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3 15:05:39
電子與信息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集成肖特基二極管的分裂柵碳化硅(SiC)MOSFET器件————作者:馬超;陳偉中;張波;
摘要:該文提出一種集成肖特基二極管結構的新型分裂柵碳化硅MOSFET器件,有效改善傳統DT-MOS器件的反向恢復與開關特性。該新型結構首先采用元胞內集成肖特基二極管技術替代傳統DT-MOS的右側溝道,其次采用分裂柵極集成技術代替傳統槽柵設計,將柵極分成了柵極G和源極S兩個部分,中間由二氧化硅進行介質隔離。其作用包括:集成肖特基二極管抑制體二極管導通并消除雙極退化效應;集成分裂柵與源極短接,減小柵漏耦合面...
基于AirComp的分布式CNN推理資源調度研究————作者:劉喬壽;鄧義鋒;胡昊南;楊振巍;
摘要:在傳統AirComp系統中,匯聚節點接收到來自不同發送端的信號相位是否嚴格對齊將直接影響AirComp的計算精度,將AirComp引入分布式聯邦學習和分布式推理系統中,由于相位對齊問題造成的計算誤差則會導致模型訓練精度和推理精度下降。目前,現有的AirComp分布式聯邦學習和分布式推理系統,無論在訓練還是推理過程中,基本上都未考慮信道對模型性能的影響,導致其推理精度遠低于本地訓練和推理的結果,這一...
智能超表面輔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車聯網通感一體傳輸與資源分配優化————作者:李美玲;朱蕓燦;申陳寧;李興旺;
摘要:為應對6G密集城市環境下車聯網(V2X)通信和傳感路徑受限問題,該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可重構智能超表面(RIS)輔助的通感一體化(ISAC) V2X系統框架。針對非視距(NLOS)下的車輛移動性,采用擴展卡爾曼濾波(EKF)算法,結合ISAC回波信號中的實時信道狀態信息(CSI),實現對移動車輛位置的跟蹤與預測。該文提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NOMA)的多車輛間功率分配優化方案,在保證感知精度的同時...
基于空間柵格梯度的到達時差快速迭代定位方法研究————作者:王杰;吳凌昊;卜祥璽;李航;梁興東;
摘要:在無人機應用、空中旅游、應急救援等新興業務驅動下,到達時差(TDOA)定位技術不斷發展,逐漸成為低空智能網聯的關鍵技術之一。但現有解析類迭代定位算法計算量過高,難以滿足低延遲實時定位需求。因此,該文提出基于空間柵格梯度的TDOA快速迭代定位方法。在定位前,首先進行預處理,包括構建空間柵格、根據已建立的空間柵格計算柵格間的TDOA梯度,并基于這些梯度構建柵格迭代矩陣。在定位過程中,根據定位初值調用迭...
基于個性化張量分解的高階互補云API推薦方法————作者:孫夢夢;劉嘯威;陳文輝;申利民;尤殿龍;陳真;
摘要:在萬物互聯的云時代,云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是數字經濟建設和服務化軟件開發的關鍵數字基礎設施。然而,云API數量的持續增長給用戶決策和推廣帶來挑戰,設計有效的推薦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現有研究多利用調用偏好、搜索關鍵詞或二者結合進行建模,主要解決為給定Mashup推薦合適云API的問題,未考慮開發者對個性化高階互補云API的實際需求。該文提出一種基于個性化張量分解的高階互補云API推薦方...
CFS-YOLO:一種利用粗細粒度搜索與焦點調制的早期火災檢測方法————作者:方賢進;姜雪鳳;徐留權;方仲毅;
摘要:早期階段火災的目標較小,且易受到遮擋、類火物體的干擾。Faster RCNN, YOLO等火災檢測模型因參數量過大導致推理速度較慢,無法滿足實時檢測;早期火災邊緣和顏色特征在模型中丟失,造成檢測精度較低。針對上述問題,該文提出了一種粗細粒度搜索與焦點調制的早期階段火災識別模型CFS-YOLO。通過粗粒度搜索優化特征提取網絡,最大化提高推理速度,細粒度搜索用于獲取早期火災的邊緣和顏色信息,避免特征信...
本地差分隱私下基于混合分布的真值發現算法————作者:張朋飛;安建隆;程祥;張治坤;孫笠;張吉;朱伊波;
摘要:移動群智感知是收集數據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從眾多質量不同的感知數據中發現“真值”。為解決真值發現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隱私泄露問題,現有方法通常結合本地差分隱私技術來對工人提交數據進行保護。然而這些方法往往沒有充分考慮到數據中存在的表示工人質量的高斯噪音對噪音“真值”的準確度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直接采用拉普拉斯機制進行隱私保護會由于拉普拉斯分布的隨機性和無界性導致大量噪音注入。為...
原子空間稀疏分解驅動的RIS輔助毫米波MIMO系統密鑰生成機制————作者:楊立君;孔文杰;陸海濤;亓晉;
摘要:針對毫米波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中智能超表面(RIS)輔助的密鑰生成方法面臨的導頻開銷高、信道信息估計誤差大和信道稀疏度依賴性強等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原子范數最小化(ANM)的RIS輔助密鑰生成方案。現有基于壓縮感知(CS)的密鑰生成方案需預設信道稀疏度作為先驗知識,且受限于網格化離散建模,易導致密鑰失配問題。該方案通過引入ANM技術,將基站(Base Station, BS)與用戶...
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體化關鍵技術體系與硬件原型驗證————作者:趙川斌;孫紅;張騰宇;羅宏亮;王禹淙;蔣玉驊;林博;高飛飛;
摘要:第6代移動通信(6G)系統將基于通信感知一體化能力獲取精確的環境信息和用戶狀態信息,從而在保障通信業務的同時將真實物理世界復刻為數字孿生世界。該文提出一種完備的6G通感一體關鍵技術體系,包括靜態環境重構、動態目標感知、物體材質識別3大基本能力。具體地,該文設計了基于多用戶、多基站、主被動融合的靜態環境重構技術,構建了多基站協同、多特征融合的動態目標感知技術,研究了基于多基站協同的電磁感知與材質識別...
毫米波通信中基于阻擋預測的無人機抗阻擋軌跡設計————作者:馬雪;解解;董洋瑞;李小亞;賀晨;范建平;
摘要:無人機毫米波通信能夠在多種按需服務場景中提供高速數據傳輸。然而,毫米波信號易受障礙物阻擋,使得路徑損耗大,嚴重影響系統吞吐量性能。為解決這一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阻擋預測的無人機抗阻擋軌跡規劃方法,在障礙物地理信息(包括位置、形狀、大小)未知且移動用戶定位存在誤差的情況下,準確預測鏈路阻擋并規劃無人機飛行軌跡。通過設計引入定位誤差泰勒展開項的幾何特征向量,對用戶與無人機之間的鏈路阻擋進行預測,進而...
基于5G空口的通感一體化實測數據集————作者:丁圣利;陳保龍;姜大潔;
摘要:通感一體化是國際電信聯盟定義的6G的六大場景之一。為了推動通感一體化的技術落地和標準制定,該文公開了一個實測的、基于5G空口的通感一體化感知信號數據集。該數據集使用通用軟件無線電外設工作于sub-6 GHz頻段,運行5G NR (New Radio)物理層協議棧,復用NR的下行解調參考信號作為感知信號進行數據采集,包含了2個場景和2種感知模式共8組數據。在每個場景和每種感知模式下,提供了包含運動感...
基于最大安全近鄰與局部密度的自適應過采樣方法————作者:趙小強;何嘉琦;
摘要:針對不平衡數據過采樣的過程中如何合成有效新樣本的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最大安全近鄰與局部密度的自適應過采樣方法。該方法利用最大安全近鄰和局部密度將少數類樣本劃分為安全樣本、邊界樣本和離群點;在此基礎上,通過組合加權設置樣本的采樣概率,使得靠近邊界的“次邊界樣本”更容易被選擇為根樣本,并且自適應地調整K近鄰的參數K,選擇最優合成區域;針對離群點,采用超球面內的隨機過采樣策略,進一步增加少數類樣本的多...
6G通感算一體化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作者:吳子君;張海君;馬旭;任語錚;
摘要:通感算一體化網絡作為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發展方向,融合了通信、感知和計算功能,為未來智能網絡的高效協同提供了技術支撐。該文首先介紹了通感智能協同和云霧邊算力協同技術,并結合區塊鏈技術,研究了通感算一體化體系架構,提升了數據傳輸與存儲的安全性。隨后,深入分析了高精度感知與干擾管控方法,包括按需適配的高精度感知機制、雙層優化頻譜共享框架以及通感互干擾的優化策略。最后,圍繞彈性接入與資源優化,探討了...
面向低空智聯網的多維信息統一表征技術綜述————作者:董超;崔燦;賈子曄;朱奕安;張磊;吳啟暉;
摘要: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低空智聯網(LAIN),通過構建多種應用場景下的3維網絡體系,可協助實現泛在覆蓋和萬物互聯的美好愿景。然而,隨著LAIN的快速發展,在數據采集和利用過程中,分布式飛行器和地面設備在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來源廣泛、格式各異,但由于尚未形成對數據的統一表征標準,極大地限制了LAIN中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因此,該文首先總結了當前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了LAIN下潛在的異構數據類型,指明...
標簽噪聲下融合信息分類處理和多尺度魯棒學習的空中目標意圖識別方法————作者:宋子豪;周焰;蔡益朝;程偉;袁凱;黎慧;
摘要:針對傳統深度學習意圖識別方法難以在噪聲標簽存在時獲得可靠模型的問題,該文提出基于信息分類處理(ICP)網絡和多尺度魯棒學習的空中目標意圖識別(ATIR)方法。首先,基于空中目標屬性性質,構建基于ICP的編碼器,以獲得更具可分性的嵌入;隨后,設計了從精細到粗糙的跨尺度嵌入融合機制,利用不同尺度的目標序列,訓練多個編碼器來學習判別模式;同時,利用不同尺度的互補信息,以交叉教學的方式訓練每個編碼器,以選...
多模型融合的無人機異常航跡校正方法————作者:王威;佘丁辰;王加琪;韓戴如;晉本周;
摘要:低空空域的開放和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使得低空飛行活動日益增多,航跡規劃是確保無人機在復雜低空環境下有序飛行的關鍵。然而由于無線遙控鏈路中存在的干擾、欺騙等各種攻擊,導致無人機偏離規劃的航跡,給低空安全帶來嚴峻挑戰。為減小位置欺騙攻擊引起的航跡異常,該文提出一種多模型融合的無人機異常航跡校正方法,通過預測無人機的位置參數進行航跡校正。為了降低長期預測誤差對無人機航跡校正的影響,提出融合長短期記憶網絡(...
一種改進的交互多模型算法在機場運動目標跟蹤中的應用————作者:魯其興;湯新民;齊鳴;管祥民;
摘要:為了提高場面監視效率,實現場面運動目標精準跟蹤,考慮到傳統交互多模型由于固定馬爾可夫轉移概率矩陣導致模型跟蹤精度降低,該文提出一種轉移概率自適應改進的交互多模型濾波算法。該算法利用觀測數據和濾波殘差數據,結合模糊推理算法,構建機動強弱模糊推理系統,推理出觀測數據與隱馬爾可夫顯狀態集合的映射關系,得到顯狀態集下的狀態序列;根據隱馬爾可夫模型中的Baum-Welch算法實時求解狀態轉移矩陣和更新觀測概...
基于多維資源聯合調度的低軌衛星通感一體化性能優化方法研究————作者:趙世秋;謝旭旭;李云濤;丁曉進;張更新;
摘要:針對低軌衛星場景下,傳統固定功率分配、頻譜帶寬受限及全雙工同頻干擾等影響通感一體化性能的問題,該文提出一種基于多維資源聯合調度的通感一體化(ISAC)性能優化方法。首先,以通信可達和速率、雷達探測互信息和位置精度因子的綜合性能為優化目標,并考慮低軌衛星星座同時可用衛星數量多的特點,建立了包含選星、子信道功能分配和功率分配的多變量聯合優化問題;其次,針對該混合整數非線性規劃問題難以直接求解的特點,將...
基于圖像多重隱寫的區塊鏈隱蔽通信方案————作者:劉媛妮;范飛;趙宇洋;張建輝;周由勝;
摘要:針對現有基于圖像隱寫的區塊鏈隱蔽通信方案利用傳統深度學習方法面臨的抗隱寫分析能力低、信息嵌入率低及信息泄露等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圖像多重隱寫嵌入的隱蔽通信方案。首先,構造基于隱寫器的多重對抗網絡,通過生成對抗網絡和隱寫分析對抗網絡的對抗迭代訓練,生成更適合信息隱寫的載密圖像;其次,利用基于位置圖信息的密文域可逆信息隱藏方法,將隱蔽信息嵌入至載密圖像,生成含完整隱蔽信息的載密密文圖像;最后,將載密...
面向6G的最優和次優毫米波大規模波束成形陣列架構————作者:洪偉;徐俊;陳繼新;郝張成;周健義;于志強;楊廣琦;蔣之浩;余超;胡云;侯德彬;朱曉維;陳喆;周培根;
摘要:波束成形(Beamforming)陣列技術是現代無線電系統的核心使能技術,其發展歷程貫穿電磁學理論突破、半導體工藝革新和系統體制迭代3個維度。移動通信的演進進一步驅動了波束成形陣列技術的發展,特別地,混合波束成形陣列技術在5G 3GPP Release 15標準中被確立為5G毫米波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為適應未來6G通信與感知的需求,毫米波波束成形陣列技術將向超大規模(>1 000單元)、智能化(A...
電子與信息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在該期刊上投稿兩篇,一篇錄用,一篇拒稿。 錄用的情況:9.1號投稿、9.5號完成初審、9月下旬外審意見返回,返修,9月底編輯完成加工,12月份定稿、1月份出版; 拒稿情況:收稿后一周內拒稿,領域不適合 總體上該期刊效率非常高,審稿意見也非常好,對論文質量有較高要求。推薦投稿
2023-01-04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