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02 14:46 熱度:
[提要] 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在全球率先掀開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革命,此后各國政府相繼出臺相關產業政策,以求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得先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能否掌握核心技術,而研發又是核心技術獲取的主要手段。基于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狀況的研究,找出我國研發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群文職稱論文發表雜志,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現狀,問題,對策
一、引言
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后,當今世界一些主要發達國家都把科技創新投資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投資,紛紛把目光轉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在于擁有核心技術,而核心技術的獲取又在于自主創新,現如今與企業自主創新直接相關的就是企業的R&D能力,所以R&D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核心技術的獲取。而從目前全球新興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雖然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
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現狀
(一)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成果顯著。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才剛剛起步。2010年我國剛剛啟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計劃。為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51億元投入,并吸引社會資本約200億元。雖然只有短短幾年,不過成效也頗為顯著。2013年上半年,我國的新興產業產值增速,是工業總體產值的兩倍,在部分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甚至成為當地的先導性支柱產業。例如,昆明在今年10月1日即將施行《昆明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條例》,該條例不僅突出了知識產權的核心支撐作用,還強調了要優先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扶持。
在研發經費投入方面也是逐年保持增長態勢。2011年,我國共投入R&D經費8,687億元,比上年增加1,624.4億元,增長23%;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84%,比上年的1.76%有所提高。按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支出為30.1萬元,比上年增加 2.5萬元。其中,深圳研發投入強度已經全球領先,占GDP比重的4%。深圳不僅在全國率先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還為新興產業設立了專項基金,在產學研、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產業化等方面都給予了支持。
(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目前對新興產業的研發工作已經有高度重視,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增強,但在核心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以LED產業為例,其產值在2012年已經達到 2,170億元,居全國首位,LED封裝產量甚至占到全國70%、世界50%,產業規模已經發展到不可謂不大。但在關鍵技術,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上,依然受制于一些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一些高端零部件生產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已經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面臨的普遍問題。正是因為這種狀況的存在,使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含量不高,成為了高技術企業中的低技術生產;另一方面也使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效益大打折扣,后續發展能力不足。
由于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有著很多不確定性,而且我國的起步較晚,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提高本土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借鑒各國的發展路徑,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三、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評析
(一)從目前全球研發支出情況來看,發達國家的研發投入占主體,政府的支出力度對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和速度有著直接影響。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日本和歐盟基本上都是通過立法和財政金融手段來支持本國新興產業的基礎研究,歐美許多國家為本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五花八門的稅收優惠政策。此外,西方發達國家為了積極保護自己所得的創新成果,也進一步完善了專利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而且在及時擬定產業規則和標準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我國近年來也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大做文章,為了鼓勵和引導各大企業發展新興產業,不僅逐年增加研發經費投入,也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法規政策。
(二)在核心技術上,發達國家從未讓步。我國的許多核心技術方面目前都依賴于發達國家,而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一方面努力確立在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要確保在高端品牌的競爭優勢。為了確保各個發達國家形成自身的優勢,也為了避免彼此之間在研發領域的惡性競爭,這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甚至相互聯合起來,相得益彰。這樣的技術聯盟使得我國這樣后起的新興工業國家在技術進步上對發達國家是望塵莫及。由此可見,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在創新力度上不斷加大,同時相互之間的創新活動也有序地協調起來,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生產上的控制力逐步形成。我國只有擺脫發達國家在核心技術上的控制,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才能持續健康地成長。
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建議
(一)政府干預,培育良好的環境。政府干預即宏觀調控,不僅包括法律手段與經濟政策,還包括各種計劃指導和行政手段。從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各國政府都采取了不少政府干預措施,為新興產業的研發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由于七大新興產業的特別個性,政府干預也需要有所區別。例如,生物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研發出的產品進入市場很難,這就使整體研發效果不明顯,所以政府應該在新產品的準入門檻上有一定的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方面,無論是對常規能源領域的先進柴油技術汽車,還是對新能源領域的混合動力、純動力、燃料電池、醇類燃料和氣體燃料汽車等,都應該在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方面制定明確的國家戰略和國家標準。
在稅收和融資問題上主要考慮資金的支持,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所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國內還無法掌握,因此降低這類產品的進口,研發成本也會有所降低。近年來,國家也在不斷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依然存在普遍過于籠統、針對性也不夠強、沒有重視風險投資等問題。政府應該根據七大產業不同的產業化階段和技術含量,采取區別對待的原則,設計和實施差異化的稅收政策,建立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和政府采購等制度。由于新興產業的研發和生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國家應該積極創造一個寬松的政策環境,健全風險投資機制,消除體制障礙,鼓勵相關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二)促進產學研合作,提高人才利用率。我國每年畢業的高校大學生可以達到七百多萬,一方面存在學生的整體創新素質不高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使得其中的一些創新人才可能得不到重用。科技人才是新興產業研發的關鍵因素,要想提高我國新興產業的研發效率,可以將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科技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根據國外一些研發經驗,可以看出其中不乏一些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聯合設立的重點實驗室和研發機構,用來培養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
目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都形成了適合各國自身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我國是從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才意識到產學研合作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性,隨后產學研合作的步伐開始逐漸加快。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這表明我國也逐漸認識到產學研合作對自主創新的重要性,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不只是企業的事情,各大高校、科研所身為理論知識的集大成者,而且擁有大量人才,與企業聯合起來各取所需、優勢互補,必然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增強企業的研發能力,從而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三)從R&D到R&3D,使創新技術得到檢驗。我國目前的經濟總量規模已經達到全球第二,研發經費投入規模也達到了GDP總量的1.84%,在創新的基礎設施上已經有了一定的條件,但總體創新效率卻不高,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研發成果雖然投入市場卻見效甚微。仔細分析我國的基礎研究投入結構,可以發現其中90%以上是用在研究和開發上,用于新技術的測試和檢驗的投入相比發達國家還遠遠不夠。例如,全球知名的蘋果公司近日剛剛發布了新一期的OS X 10.9.3測試版,而這已經是第九個開發者測試版本,正式版本的發布日期還是個未知數,開發者的解釋是不斷的測試有利于主要功能的改進。
傳統的R&D只強調研究和開發這兩個階段,蘇竣和張漢威從新能源技術創新的規律出發,基于技術生命周期視角,將R&D拓展為 R&3D(研究、開發、示范、推廣)四個階段,不再局限于技術創新的最根本階段。馬亮認為,蘇竣的R&3D剖析框架不止對新能源技術有價值,甚至對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一樣具有指導意義。R&3D分析框架重點強調了“示范”和“推廣”這兩個階段, “示范”旨在促進R&D的試驗性示范和促進擴散的典范性示范,是一項包含特定新技術的活動,在現實環境中以全規模或接近全規模,檢測技術、產品、過程和系統。“推廣”是位于示范和市場吸收兩者之間的一個另外的技術階段,包括早期小規模的推廣和大規模的擴散兩個階段。
R&3D 分析框架打破了原有的只關注研究和開發這兩個階段的局限,揭示了一項新技術要想真正被市場接納,除了前期的研究和開發,后期的示范和推廣也至關重要。我國的目光主要投放在研究和開發階段,對于示范和推廣環節涉及較少,政府和企業應當考慮到R&3D各階段的不同作用,制定針對不同階段的政策和方法來促進我國技術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新興產業市場起步較晚的國家,要想發展好創新鏈較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要加強在研究和開發階段的投入,也要對研發成果的示范和推廣給予一定的重視。
主要參考文獻:
[1]蘇竣,張漢威.從R&D到R&3D:基于全生命周期視角的新能源技術創新分析框架及政策啟示[J].中國軟科學,2012.3.
[2]馬亮,張清輝.R&3D視角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合作研發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3.1.
文章標題:群文職稱論文發表雜志投稿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現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408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