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11 14:57 熱度: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反映的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在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就地城鎮化成為了城鎮化的一條重要實現途徑,而其中鄉鎮因其特殊的地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摘 要】 文章提出利用達州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人口多的特點,可以就近或者就地實現城鎮化,這是達州城鎮化建設的特色。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路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特色鄉鎮發展規劃;以特色產業來夯實特色鄉鎮發展的物質基礎;以獨特文化來展示特色鄉鎮發展的精神內涵。
【關鍵詞】 評工程師論文,達州市,特色鄉鎮建設,就地城鎮化
一、就地城鎮化與鄉鎮的建設發展
就地城鎮化就是“原地”城鎮化或者“就近”城鎮化的意思,是指農村人口在其原住地或者原住地附近,以中小城鎮為依托,實現城鎮化的過程。而鄉鎮,主要是指縣、縣級市或市轄區管轄的縣城關鎮、建制鎮以及鄉、民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基層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在城鎮化過程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向大中城市遷移,因為定居大城市將面臨諸如戶籍、經濟實力和生存能力等多方面的阻礙。相反,農民進入鄉鎮比進入大城市付出的代價要低得多,同時又能改變生活方式,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因此,以中小城鎮為依托的就地城鎮化仍是不少農民城鎮化的現實選擇,鄉鎮成為就地城鎮化的前沿陣地,在一些地方甚至成為就地城鎮化的主要陣地。
鄉鎮與農村人口就地城鎮化的特殊關系,使得鄉鎮的發展建設顯得更加重要。重視鄉鎮的建設,推動鄉鎮的發展,提升鄉鎮的輻射能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充分釋放鄉鎮在就地城鎮化中的作用。
二、達州特色鄉鎮建設的現實條件
達州屬欠發達地區,到2013年城鎮化率為37.8%,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在達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重視鄉鎮的建設和就地城鎮化的發展。但是,鄉鎮建設不能盲目貪大求洋,應該走特色鄉鎮建設之路。特色鄉鎮建設的核心在“特色”二字,達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素有“中國氣都、巴人故里”之稱,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悠久,具備建設特色鄉鎮的現實條件。
達州自然資源豐富。目前,達州市已發現礦物38種,產地250余處。其中探明儲量的28種,產地146處,可開發利用的28種,已開發利用的21種。同時,達州林業資源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0%以上,中草藥資源雄厚,是四川省主要的中藥材生產和加工基地,境內每縣(市、區)均有傳統優勢大宗藥材產品。獨特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鄉鎮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達州人文資源獨具特色。除了有眾多秀麗的自然風光之外,還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距今4700年前的宣漢羅家壩遺址、古?人巴人遺跡、渠縣土溪漢闕、唐代著名詩人元稹通州四年行政、近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王維舟、張愛萍等人的足跡、20世紀30年代川陜蘇區的紅軍文化等,充分展示出達州文化資源的雄渾厚重和豐富多樣,是達州鄉鎮的獨特名片。
達州擁有便捷的交通體系。達州是國家布局規劃的二級物流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2013年末,達州市境內公路總里程194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370公里,多條城際快速通道正在建設中。便捷的交通體系有利于達州豐富的資源能快速運出產地,走向市場。
達州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國家提出要“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達州地處長江支流嘉陵江流域,對達州而言,融入長江經濟帶是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同樣,四川省出臺了“川東北經濟區發展規劃”,達州被列為川東北“雙核”之一,這些都給達州經濟的發展和鄉鎮的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三、達州特色鄉鎮建設的路徑選擇
特色鄉鎮建設沒有具體的標準,但立足“特色”,從推動就地城鎮化的角度來看,達州特色鄉鎮建設至少應該有科學的發展規劃,短期發展與長遠利益互不沖突;能建設良好的產業基礎,保證鄉鎮居民的生活品質;能傳承特有的地方文化,打造鄉鎮的經典人文名片。為實現這一建設目標,達州的特色鄉鎮建設之路具體應該是以特色產業為依托,以獨特文化為載體。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特色鄉鎮發展規劃
當前鄉鎮的發展大多缺乏科學規劃,發展處于無序狀態,缺乏可持續性。為此,需要重視鄉鎮發展規劃的戰略指導作用,要認真做好調查研究,準確把握鄉鎮的資源稟賦、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人口現狀和文化特征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編制好鄉鎮發展規劃,在規劃中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當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系問題,并注重突出文化的獨特性,協調好鄉鎮發展與地域特色、特色文化的關系。最后,制定保障措施,保障特色鄉鎮發展規劃的貫徹落實。
2、以特色產業來夯實特色鄉鎮發展的物質基礎
產業是鄉鎮發展的物質基礎,而達州資源豐富,可依托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堅持以特色產業夯實特色鄉鎮發展的物質基礎。
(1)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對推進農業現代化,解決農民就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鎮建設意義重大。達州素有“中國苧麻之鄉”、“中國黃花之鄉”和“中國富硒茶之都” 的美譽,特色農業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良好條件。同時,近年來達州十分重視特色農業的發展,涌現了一批“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特色農業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是,這對于城鎮化率不高,農業人口較多的達州而言,特色農業的發展還遠不能滿足特色鄉鎮建設的需要,不能滿足農民就地城鎮化的需要,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還是選擇外出務工。為此,應該做大做強現有農業“品牌”,提升其產業輻射能力,同時,立足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展“特色農業”的產業扶持發展范圍,使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不斷發展壯大。
(2)重視特色旅游產業的扶持和發展。旅游業涉及到“行、游、住、吃、購、娛”等多個領域,既能增加收入,也能改善人居環境,對經濟的發展和鄉鎮的建設意義重大,應該讓特色旅游業成為達州特色鄉鎮建設的一道風景線。達州旅游資源豐富,有國家AA級旅游景區真佛山,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龍潭河,還有國家AA級旅游景區渠縣龍潭等,外加上極具吸引力的紅色旅游線路和特色鄉村游。因此,在達州建設特色鄉鎮過程中,應該要重視發揮資源優勢,完善旅游布局,加大旅游開發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旅游宣傳,提高旅游服務和管理水平,扶持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
(3)條件成熟的鄉鎮可發展特色工業。在達州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背景下,發展工業也是鄉鎮建設值得考慮的一個方向。但是,發展傳統工業對資源、區位、經濟基礎等要求較高,并且容易產生污染,不是所有鄉鎮都適合發展工業,工業一般都集中在了“工業園區”。為此,發展特色工業應該是達州鄉鎮建設中值得考慮的一個重要參考方向。達州特色鄉鎮建設過程中,對于不適應集中發展傳統工業的鄉鎮,可重點考慮發展特色工業,比如以苧麻為原料的輕紡織工業,以農牧產品深加工工業和中藥加工生產基地等。
3、以獨特文化來展示特色鄉鎮發展的精神內涵
特色文化是鄉鎮的名片,更是鄉鎮精神內涵的體現,達州在特色鄉鎮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鄉鎮獨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比如,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應該體現在鄉鎮發展中,還有巴人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等都應該注意保護和發展,這些都是鄉鎮的特有“文化名片”。當然,堅持特色文化不等于保守傳統,固步自封。鄉鎮建設的目的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即鄉鎮面貌不完全是傳統的,也要有現代化的,要用現代化改造和改進傳統。也就是說,鄉鎮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將地域特色和特色文化融入時代潮流中,依據地方性、特色性,塑造良好的鄉鎮文化形象,既增強鄉鎮的人文氣息,也彰顯特色鄉鎮的現代化特征,拓展屬于自己的風格,促使鄉村文化和現代城鎮文化的協同發展,形成特色鄉鎮的獨特文化。
【參考文獻】
[1] 包惠.2014年達州市政府工作報告[EB/OL].http://www.dazhou.gov.cn/ZWGK/DZJG/ZFGZBG/2014/02/26/103802156567.htm.
[2] 潘海生,曹小鋒.“就地城鎮化”:一條新型的城鎮化道路―關于浙江省小城鎮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政策?望,2010.9.
[3] 祁新華,朱宇,周燕萍.鄉村勞動力遷移的“雙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鎮化效應―基于中國東南沿海三個地區的實證研究[J].地理科學,2012.1.
文章標題:評工程師論文范文達州特色鄉鎮建設路徑探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2426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