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14 15:34 熱度:
摘要:湖南省錫田地區地處湘贛交界處,位于南嶺成礦帶的中段北苑,從國土資源項目開展以來,該地區的地質找礦工作取得了較為有效的進展,并發現了較大規模的錫鉛鋅多金屬礦脈,具有較多的礦床類型。文章主要對其進展和找礦前景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界期刊,錫田地區,南嶺成礦帶,錫鉛鋅多金屬礦脈,礦床類型,找礦前景
湖南省錫田地區是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湖南諸廣山―萬洋山地區多金屬礦評價的重點工作地區,對于該地區的金屬礦勘查和評價工作,在有效的工作方法下獲得了較好的成效。本文主要在對其找礦取得的各項勘查評價進展和找礦成果突破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其找礦前景。
1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分析
湖南省錫田地區地處湘贛交界處,位于南嶺成礦帶的中段北苑,該地區在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開展以來,已發現矽卡巖型、矽卡巖復合型以及云英巖型等類型的鎢錫礦床,并且其中具有20多條較大規模的鎢錫多金屬礦脈,主要分布于錫田巖體啞鈴柄地段的東西兩側以及與其內外相接觸的壟上以及曬禾嶺和桐木山礦區,其鎢錫礦規模都在大型以上并且具有較好的狀況前景。
該礦區內的出露地層以上古生界為主,其巖體為多期次入侵的復式巖體并分為早期和晚期兩種,其中鎢錫礦床及位于復式巖體的啞鈴柄部位。對于該礦區來說,較為頻繁的巖漿活動成為了其多樣的物質條件來源,從而在晚期巖體附近以及巖體內外接觸帶形成了以鎢錫礦為主的多金屬礦床。
2 湖南錫田地區多金屬礦勘查進展
從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開展以來,該地區的多金屬礦勘查工作進展較為明顯,截止到2013年,湖南錫田地區的壟上、曬禾嶺和桐木山以及山田等四個礦段的主要礦體可估算資源量達到了超大規模,在隨著勘查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基礎之上,其錫鉛鋅等金屬礦估算的資源量也會更為明顯的增加。
2.1 礦體特征研究
在進行國土資源調查的過程中,對湖南錫田地區的成礦地質條件基礎上提出了該地區的鎢錫礦成礦模型,并在實際勘查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驗證,隨著勘查工作的深入以及成礦模型的不斷完善,勘查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例如在2008年的礦區外圍山田礦段首次發現的大型規模的矽卡巖型鎢錫礦體以及在2009東南部桐木山礦段云英巖型鎢錫富礦體,并且礦床規模隨著勘查工作的深入而不斷增大。
2.2 礦體勘查和評價的突破和進展
湖南錫田地區的錫鉛鋅多金屬礦是近些年來南嶺地帶繼騎田嶺錫礦取得重大成果后的鎢錫礦尋找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其所取得的進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2.2.1 截止到當前,該地區內所勘查出的鎢錫多金屬礦床的數量達到了8個,其中有4個為大型規模的鎢錫金屬礦床、1個為中型規模礦床。在勘查工作的深入過程中,未來將會至少勘查中3處以上的中型規模鎢錫金屬礦床。
2.2.2 通過對該地區的勘查工作可以發現,運用1∶5萬水系沉積物對錫田地區內的綜合異常進行圈定,發現其數目高達41處。在這其中有9處為已知的礦床分布并且具有找礦意義的甲類異常鎢錫金屬礦床,經過勘查工作推斷,其可能具有2處大型鎢錫金屬礦床異常、11處小型鎢錫多金屬礦床異常,并且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找礦意義。
2.3 找礦成果及突破
在不斷深入的地質條件探測以及勘查工作基礎上,該地區的找礦成果以及工程成礦成果也是較為明顯的,顯示出了該地區較大的找礦潛力。
2.3.1 類型突破。在勘查過程中,對桐木山地區的巖凸部位進行施工共9孔,發現隱伏在云英巖型的鎢錫多金屬礦床共有10個,其走線控制在70~230m之間,斜深為60~410m。另外,通過勘查工作發現,該地區單個礦體的厚度達到了0.51~2.40m,礦體品位WO3為0.095%~0.78%,Sn為0.032%~1.873%,并且沒有對礦體的界限進行圈定。
2.3.2 鉆探施工成果?辈楣ぷ鞯拈_展以及對勘查工作的不斷總結,對成礦規律的研究和突破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過去幾年對湖南錫田地區壟上礦段進行施工鉆孔的成礦率達到了89.05%,而對桐木山礦段的施工鉆孔成礦率也達到了較高的88.5%。
2.3.3 深度找礦成果。在該地區進行找礦作業的過程中采用過重勘查方式和物探手段對錫田地區深度隱伏的鎢錫金屬礦床進行勘查,并對其勘查結果進行了有效的比較和分析。其才采用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測量對深度隱伏較大的礦床進行研究,并在根據電阻率高低異常情況的基礎上采用鉆探驗證的方法形成成礦新理論,在以上勘查工作中有效地證明了桐木山礦段的良好找礦成果。
3 找礦前景分析
通過以上對于湖南錫田地區的勘查及成礦地質環境研究,可以發現其具有良好的成礦條件,并且該地區有著較為頻繁的斷裂發育以及褶皺和巖漿活動,具有一定的物化探特征。就當前狀況來看,該地區已經發現了多條鎢錫金屬礦礦脈,并且具有較大的資源前景,其必將成為湖南錫田地區大型的錫鉛鋅多金屬礦產地。通過對當前該地區的勘查工作程度以及重力異常和成礦地質規律分析,可以發現在該地區的巖體西接觸帶山田以及東接觸帶具有較好的遠景資源潛力,最高可達到48.9×104t。
3.1 錫田巖體西接觸帶
該地區首先是指錫田巖體啞鈴柄西部和嚴塘復式向斜的內外接觸地帶,對于壟上礦區來說,其主要有三條礦脈,其長為1100~4100m,礦體厚度為5.05~10.36m之間,品位Sn0.264%~0.332%、WO30.281%~0.675%。其次,該地區的局部地區富含Pb與Zn,當前已經探明的資源總量Sn為8.32萬噸,WO3為6.53萬噸。最后,該地區的南側花里泉一帶存在著較多的棋梓橋組以及錫礦山組灰巖,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土壤化探,并且具有較為有利的地層、構造以及巖漿巖條件,是其礦區遠景擴大的重要有利地段。
3.2 錫田巖體東接觸帶
該地帶位于錫田巖體啞鈴柄東部與小田復試向斜的內外基礎帶,在該地區的曬禾嶺以及桐木山礦區發現了12條主要礦脈,同西接觸帶相比其崎嶇為小田復式向斜之一系列次級背斜,主要由是由盆泥系中上統地層組成的,發育和褶皺軸部平行或者基本平行的斷裂,并且巖體內有著較多的東部隱伏延伸。該地區地帶的南北長度為9km、東西寬度約為3km,在此范圍內的錫品位普遍較高并且其褶皺軸部可能存在著厚大礦體,比西接觸帶的找礦前景更為廣闊。
3.3 錫田巖體內部
在錫田巖體內部的早期和晚期巖體接觸部位以及晚期巖體中發現的云英巖脈帶型鎢錫金屬礦的數目為4處,并且從其主要的產出特征以及蝕變礦化類型分析來看,其在深部可能尋找出隱伏云英巖體型錫礦。
參考文獻
[1] 熊建勛.湖南省錫田地區錫鉛鋅多金屬礦勘查的進展及找礦前景[J].科技創新導報,2012,(20).
[2] 余春陽.錫田地區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6,(2).
[3] 伍式崇.湖南錫田地區錫鉛鋅多金屬礦勘查主要進展及找礦前景[J].華南地質與礦產,2011,(2).
[4] 馬鐵球.錫田含W、Sn花崗巖體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形成構造背景[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4,(1).
文章標題:建筑界期刊投稿錫鉛鋅多金屬礦勘查的進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2671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