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07 13:44 熱度:
摘 要: 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時代的新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探討一種新的方式。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刊,思想政治教育,和諧校園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舉措。在當今社會,我們黨處于社會主義整體布局的事業新階段,建設小康社會是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黨的任務,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和諧校園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能力,是目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課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中的重要地位
1.1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角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掌握思想教育,是全黨的重中之重,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黨的所有任務都是徒勞”。
1.2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在當今社會,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社會的創造活力,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文明的統一性的形成,有利于各方面利益的形成,正確處理人民之間的矛盾,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決打擊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使群眾會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當前為增強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人民群眾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奮斗做出貢獻,構建和諧社會[1]。
1.3思想政治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唯一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黨的部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實際問題這個環節,要做到有正確的統一思想和超強的凝聚力量,密切聯系人民,讓老百姓感受到黨存在的意義,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完善,使群眾的心緊緊跟著黨,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構建和諧社會。
二、新時期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任務的提出,必然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1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提出了新要求。構建目標的核心價值觀密不可分,以確定一個和諧的社會,目標的設定要有一種認同感,目標要想正確指導方向取決于正確意識形態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發揮。 [2]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側重于目標和主題,精神動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要有智力支持,輿論環境,思想保證,價值,文化和條件。
2.2對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要堅持的做法和經驗,一切從本質出發,研究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增強親和力滲透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3]應符合新的規定,以構建和諧社會,努力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機制,以保持生機和旺盛的生命力緊密結合起來。要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新功能緊密結合,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性,時效性,發覺滿足人民的多種需求。探索新途徑,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讓主流意識形態掌握和占領思想陣地。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大學生是我們的群眾基礎,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容小覷。為此,我們必須努力探索的實質內容,新思路、新手段、新途徑,我們必須做到:
3.1在教育思路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形勢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而且必須是實用的,有效地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以上的方式展開,以達到性性向關注的重點放在灌輸擴大滲透,居高臨下地基層發展,從單一層次向多層次,多維度的創新理念拓展,從而使思想政治大學生創特色,求突破,上水平的教育[4]。
3.2在教育內容上創新。根據高等院校的特點,從學生自身出發,確定工作的內容。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兩個誤解:第一,把人的意識問題政治化;其次,簡單化,只有政治教育,沒有思想教育。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學生的個別化。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在基礎上的整體良好教育工作的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育為核心理念,并信仰,; 第二,愛國主義教育要著眼于深入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深入的公民道德教育。根據這個模型,公民道德教育是基礎,要進行所有的學生在生活中的教育,圍繞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和奉獻精神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成為合格公民;愛國主義教育是關鍵,要進行大部分的學生在愛國主義為團結的核心,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包括大學預科課程的優秀傳統文化,擴大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認同;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黨的工作重點,使學生在先進分子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和生活中的共產主義畢生的愿望的偉大理想為目的,通過培訓教育,吸納他們進入黨的組織。
3.3在教育方法上創新。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學生,強調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力戒說教和講簡單粗暴,和創新的工作方法,被隱藏的顯性教育相結合。這是占主導地位的教育,同時做好 “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巧妙先進的思想灌輸到學生頭腦的意識和無意識的影響力;由一個單一的灌輸到雙向通信[5]。我們要灌輸的結果和方法的創新,注重引導,從硬到軟灌輸灌輸轉變為一個雙向交流的灌輸;透氣性公共教育納入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應滲透到教學中,學校的日常管理相互滲透的思想政治教育。為了加強透氣性,我們必須從全面的教育,教育整個人,環境育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與大學的教學管理,服務和文化活動,形成隱性教育的所有方面相關的載體。
3.4在教育手段上創新。在當今的教育方式上,依然是傳統的授課方式,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教育需求。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高校教育和引導,使思想政治教育標的生動有趣,寓教于樂,形式盎然。這些都是一個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了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機會。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只要我們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從大學的改革和發展出發,繼承和發揚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勢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就能夠承擔起歷史賦予的責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2]黃蓉生等 《思想道德修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年12月版
[3]張建鵬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思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5年6月
[4]樊立芳簡析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國的作用傳承2008年第11期
[5]陳秉公 21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理論體系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解曉翠(1987.10—)女,漢,山東濰坊人,西安工業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2012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文章標題:中小學教育刊投稿談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校園建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657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