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7 16:35 熱度:
[摘 要]根據目前的考古資料記載,在我國黑龍江東部地區,在魏晉時期存在著兩支文化遺存,即河口遺存和鳳林文化遺存。通過對歷史遺存研究,這兩處文化遺存具有一致性和趨同性,充分的反應了當時民族融合及發展。文中對河口遺存和鳳林文化遺存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省級文學期刊投稿,黑龍江東部,魏晉時期,河口文化遺存,鳳林文化遺存,文化格局
一、河口文化遺存
河口遺存上世紀在黑龍江牡丹江中下游蓮花水庫區考古發掘中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由于其空間范圍較小,所以其遺存文化內涵也相對較為單純,所發掘出來的主體器物即是陶器,以罐、缽、盆和杯為其主要組成部分,而且形態較為單一,罐的種類較多,以侈口、筒形、深腹及平底形狀為其主要特征,而且器形較大,個別的已轉化為甕類。同時在罐或甕的頸部對稱飾有2個或是4個乳丁狀紐,這是該遺存區別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從相關的層位學資料來看,可以說在本地區前一時期的東興文化消亡后才出現的河口遺存。
從河口遺存出土的陶器來看,其與前一時期的東興文化沒有明顯的傳承關系,而與牡丹江中下游的東康類型在陶器組合上較為接近,而且器件在主體特征上也存在著相同之處,可以肯定二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但由于河口遺存所出土的陶器個別較大,這與漢魏時期的文化遺存還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文化上的差異可能與年代和地域具有一定的關系。東康類型活動于兩漢時期,而且下限可能還稍晚一些,分布在牡丹江中游的沖積盆地周圍,而河口遺存出現基礎上可以與其進行銜接,這就使其在年代上可能存在重合的部分。通過其內在文化的聯系可以分析出,河口遺存應該是東康類型的地方變體,即在漢魏年間,東康類型的一支向北遷移至牡丹江下游地區,在當時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的變化下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新變化,即河口遺存。
二、鳳林文化遺存
鳳林文化是一種新發現的考古學文化,其在友誼鳳林城址七城區考古發掘中識別出的晚期遺存,根據目前所存在的資料可以將其大體分布區域確定下來,即以七星河為中心的三江平原地區,目前發掘地區主要有鳳林城址七城區、雙鴨山保安2號城址、寶清炮臺山城址,這三處地點的晚期遺存的文化面貌均屬于鳳林文化。鳳林文化遺存由多種文化原因共同構成,文化面貌較為復雜。鳳林文化的陶器以生活容器數量最多,還有生產工具和裝飾品。陶容器以夾砂陶為主,次為泥質陶,有少量的紅衣陶和黑皮陶。少量器表有紋飾,有的缽的器表飾有黑色彩繪圖案。部分器物飾有器耳,多為平底,以中小型為多,大型較小。石器主要為生產工具,包括刀、鑿、磨盤、磨棒等。骨角器較多,主要為生產工具和裝飾品,還有較多的用牛、羊肩腳骨制成的卜骨,上有較多明顯的灼痕。鐵器和銅器占有一定數量,分為生產工具、兵器、裝飾品等。從所出土的器物中可以看出,鳳林文化不僅直接繼承了本地區前一時段的滾兔嶺文化,而且還體現了松花江北岸蜿蜒河類型的特征和風格,廣泛的吸收了周鄰地區的文化因素,從而形成了自身獨特的風格。
鳳林文化的房址形制多樣,亦反映不同的文化來源。根據房內結構不同,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附設曲尺形火炕的房址,面積較小。火炕是用黃土堆壘捶實,中間設單股煙道,上面用經修整的薄石板平鋪而成,再在石板上面抹一層較薄的草拌泥。火炕一般設在房址的東部和北部或西部和北部。火炕的一端接灶,另一端為出煙口,成為取暖與炊事合二為一的設施。另一種為不設火炕的房址,面積多較前者大,少數還設有門道,門道方向無定。柱洞較少,分布沒有規律。房內設灶有三種情況。其一是中間有一圓窩的方形硬面灶;其二是由若干石塊圍砌構成的灶;其三是直接利用殘陶罐或甕作為灶。房子內與灶相對的居住面上多鋪砌一較大的平整柱礎石。少數房子內四壁內側有豎立木板的“溝槽”跡象。兩大類結構的房子。前者無疑是吸收了團結文化的內涵,而后者大多反映了同滾兔嶺文化的內在聯系。
鳳林文化是在繼承本地區前期文化――滾兔嶺文化的基礎上,向南、向北分別吸取周鄰地區團結文化、蜿蜒河類型的因素,同時又發生了明顯改進與擅變,而發展成為一種內涵廣闊、面貌復雜的新的文化遺存。進入魏晉時期,東部地區存在兩支文化遺存。這兩支文化面貌差別顯著,有著獨自不同的淵源和分布范圍。而且彼此的聯系與交往似乎不是很多。文化遺存的相對減少和文化因素的變遷與趨于復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該時期社會組織結構的調整與民族融合的新進程。較前一階段相比,這一時期的鐵器數量有所增加,但增加比例很小。在屬于鳳林文化遺存的保安2號城址中出現鐵犁等新的農業生產工具,表明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生產力水平質的飛躍。同前一時期一樣,石器和骨器仍有相當數量。
三、結束語
從現有的歷史考古資料不僅看出,黑龍江東部地區在進入魏晉時期,由于多元并存的文化格局解體,而文化因素發生了重組且文化重心也隨之發生遷移,而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鳳林文化為魏晉時期的文化重心。從考古的相關資料中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七星河流域的居民已經跨入了文明社會,體現出了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飛躍。而且文化特征開始向趨同性和統一性發展,充分的反映了當時民族融合和民族發展的新進程,文化呈現出不同演進的趨勢,并向文化面貌的一體化方向發展。從代表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鐵器的出現及使用情況看,雖然鐵器得以推廣,但并未完全排除石器和骨器的特殊地位,石器和骨器在生產生活中長期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是黑龍江東部地區漢魏時期文化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參考文獻:
[1]許永杰.黑龍江七星河流域漢魏遺址群聚落考古計劃[J].考古.2000(11).
[2]張偉.王學良.田禾.黑龍江友誼縣鳳林城址1998年發掘簡報.考古.2000-11-25.
文章標題:省級文學期刊投稿黑龍江東部魏晉時期的文化格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377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