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05 16:28 熱度:
【摘 要】本文以龍游縣民間藝術發展情況實地調查資料為基礎,通過對村民、民間藝術組織負責人和政府文化部門進行問卷及訪談調查,探究民間藝術在商業化發展趨勢中的生存現狀及困境,并對民間藝術的發展策略進行了思考和探討,以期為相關部門制定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發展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理化學習雜志,民間藝術,商業化,困境,龍游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作為村落文化組成部分的民間藝術面臨商業化的挑戰。民間藝術商業化帶來最直觀的部分就是經濟收益,然而,民間藝術的商業化過程中可能會喪失藝術固有原味,成為形式單一、缺乏內涵的“商品”展示等等諸多的問題,而那些不能商業化的民間藝術又可能會逐漸衰落甚至消亡。有關于民間藝術在商業化趨勢中的保護與發展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民間藝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包括如何挖掘民間藝術的商業價值為旅游業所利用)以及在商業化趨勢中民間藝術如何繼承與發展問題,而且多側重于從理論層面上論述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開發和保護,民間藝術商業化相關的實證研究成果還比較有限。本文通過實地調查,深入剖析龍游民間藝術的生存現狀及發展面臨的困境,并就民間藝術如何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獲得進一步的弘揚和持續發展提出建議,以期豐富相關研究,并為當地文化管理部門相關決策提供參考。
1.浙江龍游民間藝術發展困境調查
1.1浙江龍游民間藝術資源概況
龍游縣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尤其以民舞為最,有滾花龍、斷頭龍、脫節龍、硬頭獅子、貔貅、小腳燈、十二月花名、三國走馬燈等近20個品種100余組。其轄下湖鎮鎮,鎮域面積101.64平方公里,下轄39個村,兩個居委會,總人口4.94萬人,是一座具有濃郁商業氛圍的商埠重鎮。該鎮民間藝術非常豐富,先后獲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省民間藝術之鄉、省歷史文化村鎮、省東海明珠等稱號,現有民間文藝隊伍64支,參與演員達2218人;共有15個民間舞種,其中龍舞8種,獅舞37對,彩燈4支,坐唱班15個。最近十來年,該鎮民間舞蹈隊伍頻繁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參加演出,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獲得兩項表演金獎,在西博會上16頭硬頭獅子獻藝狂歡節,受到了組委會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1.2調查地點、時間及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于2012年8月22日至8月30日在龍游縣多個單位進行,包括龍游縣文化館,龍游民居苑,湖鎮鎮文化站、下葉村、新光村、下童村等,問卷對象是上述3個村的村民,訪談對象對相關政府文化部門科室負責人和3個村的村支書或村主任。這3個村都極具代表性,其中下葉村的硬頭獅子,新光村的硬頭獅子和貔貅,下童村的甘蔗龍、貔貅、硬頭獅子和小腳燈都是遠近有名的民間藝術。本次調查共進行村民問卷調查30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有效率為93.3%;對民間藝術組織負責人的訪談總共有3份,對民間藝人的訪談總共有5份,對文化管理部門的訪談有3份,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預設問題。
1.3浙江龍游民間藝術發展困境調查
1.3.1對村民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1)基本信息
41-60歲的受訪者及其配偶占了絕大多數,都占總數的75%。在調查的56個村民中,小學文化程度占了半數,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6.1%。受訪者中務農人數占57%,打工人數占39%。通過比較年收入水平,被調查地區農民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4萬之間。另外,一般來說,當家庭中有成員曾從事過民間藝術表演,會表現出更高的熱情。在28位受訪者中,有家庭成員從事過民間藝術的只有6位,僅占21.4%。
(2)意愿調查
調查顯示,共有17位受訪者表示會接待表演,占60.7%,說明愿意接待民間藝術入戶表演的村民占多數,民間藝術商業化具有較好的市場潛力。民間藝術蘊含著一種喜慶氣氛和人們對未來的良好祝愿,因此圖吉利成為了大多數村民的愿意接待表演的首要原因。另外,民間藝術產生于當地民間,在當地村民中會產生親切共鳴,有8人選擇了“熱愛民間藝術”。對于不愿接待的11位受訪者,10人選擇了“不信奉”,說明村民的主觀認識和信仰對其選擇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在能夠接受的接待費用方面,17戶家庭中,13戶每年平均消費50元以下,占76.5%,說明大多數家庭只是禮儀性地進行接待,并不愿意在此類消費中花費較多;3戶選擇了“50-100元”,這與其家庭成員經歷等相關的,只有對民間藝術具有特殊感情的家庭才愿意多消費;1戶選擇了“100-150元”,這是因為該戶是經商的,圖吉利的心愿更加強烈。
在能夠接受的入戶表演頻繁程度和最佳表演次數方面,大多數受訪者對目前入戶表演頻率有所不滿,認為次數過多;在最佳表演次數上,大多數人選擇“一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村民的圖吉利心理。
在談到當地民間藝術發展存在問題時,所有受訪者都認為目前存在著“參演人員老化、接班人不足”的問題,23人認為“當地民間藝術組織管理存在問題”,18人認為“當地缺少優秀的民間藝人”,14人認為是資金不足的問題,只有2人認為是設備道具的問題。
1.3.2對民間組織負責人的訪談整理分析
(1)組織負責人對民間藝術商業化原因的觀點
訪談調查顯示,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商業化,其根本原因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以保證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由于地處欠發達地區,政府財政有限,文化方面獲得的財政資金較少,以至于各民間藝術組織長期停滯不前,設備得不到維護和更新,人員的流失也較為嚴重,關鍵是成員不愿意在節日期間無償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表演,只有具備一定的物質激勵,成員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被更好地調動起來。當政府支持不足的情況下,各民間藝術組織只能自力更生,通過多在喜慶日子里走村串戶,實現數量上的增加,從而帶動收益的增加。
(2)組織負責人對民間藝術商業化過程中的問題的看法 在采訪中,三位負責人均表示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互間的競爭。目前各組織主要還是依靠正月等喜慶日子在農村中開展演出,但“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不僅不能帶來豐厚的利益收入,而且存在著各民間藝術組織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不利于整個龍游縣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發展。各組織目前還很少與政府其他部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合作關系,需要予以突破。
表演方式單一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因為各組織的性質、表演內容、氣氛類似,而大多數村民圖的就是吉利心理,并不在意這種心理是由哪支隊伍帶來的。
再有就是成員老化問題。目前各組織的成員骨干都是十多年前的班底,目前平均年齡差不多50歲左右,難以滿足表演體力需要,而年輕一代愿意從事表演的較少,表現突出的更是鳳毛麟角,這種成員青黃不接的局面,將影響該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持續發展。
1.3.3對政府文化部門的訪談整理分析
(1)尚未制定民間藝術商業化的政策計劃,缺少整合協調機制
目前文化部門對于民間藝術還處于初始的保護和開發階段,對于近年來出現的商業化趨勢并沒有引起足夠的政策思考,沒有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加以引導和規范。同時,文化部門與各民間藝術組織尚未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和協調機制,各組織之間也缺乏足夠的交流;另外,政府部門也沒有充分發揮各組織與企事業單位的紐帶作用,不能將市場需求信息很好地反饋給各組織。文化部門表示,各村的民間藝術組織有點渙散,文化管理部門在整合地區所有民間藝術資源、實現規模效應方面存在較大困難。
(2)高素質人員和資金短缺問題
目前文化部門一些工作人員對文化缺少工作熱情和專業知識技能。文化事業由于其自身特點,難以為地方主政者帶來短期效益,在財政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文化部門獲得的資金較少。而民間藝術只是文化事業中的一部分,所以得到的政府財政支持更少。政府部門不能為各民間藝術組織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也很難開展一些大型活動,造成民間藝術及其組織商業化步伐較為緩慢。
3.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民間藝術商業化發展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著比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且民間藝術的商業化發展模式在目前政府財政支持不足的情況下,能夠調動參演人員積極性,維持民間藝術組織的生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村民不僅是民間藝術商業化的市場基礎,也是其組織成員的主要來源,但頻繁的入戶表演影響了村民接待的積極性,偏低的福利待遇也造成較少有村民愿意從事表演;民間藝術組織商業化模式單一,表演時間集中,內容同質性強,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組織內部人員老化現象嚴重;政府文化部門尚未建立起廣泛的資源整合協調機制,服務職能薄弱,存在著專業人才和資金短缺的問題。民間藝術的土壤在民間,要保護這些民間藝術,首先要保護好民間百姓對民間藝術的感情。要充分挖掘當地企事業單位和旅游景點的文化市場,通過開張表演、增設文化藝術展位等擴大民間藝術的影響力和創收能力,同時合理進行入戶表演,珍惜村民對民間藝術的感情,積極聽取村民的改進意見,創新表演內容。其次,可以加大表演所得分配力度,改善參演人員的福利待遇,重視精神獎勵,可以開展先進演出人員的評選活動,增加演出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各民間藝術組織要積極吸收時代新鮮素材,通過網絡學習、專家指導、群眾建言、個人發明等途徑,使表演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表演形式類似的民間藝術組織也可以協議合作,甚至相互融合合并,做大做強組織實力。當然,民間藝術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政府文化部門可利用大眾傳媒進行廣泛宣傳,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逐步提高民眾的參與熱情;創建文化表演活動市場供需平臺,及時將市場需求傳遞給各民間藝術組織,強化市場化概念,激活民間藝術市場的潛在能量;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專項資金,同時積極開拓多種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間藝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參考文獻:
[1]鐘泓,郝革宗.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族旅游資源的特色及開發建議[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3):22-27.
[2]汪琳,晁岳春.鄂東地區舞龍舞獅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0(6):185-186.
[3]伍鵬.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芻議[J].時代經貿,2008(2):1-2.
[4]王會瑩.商品化趨勢下的民間藝術現存狀態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6):54-61.
[5]石裕祖.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2):64-69.
[6]謝珠華.浙江省龍游縣湖鎮“硬頭獅子”現狀調查[J].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與發展初探:822-824.
[7]余繼宏.湘西州舞龍運動商業化運作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237
文章標題:數理化學習雜志投稿商業化背景下民間藝術發展調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zhexue/255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