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2-09 16:00 熱度:
【摘要】目的:討論研究應用正頜手術聯合手術后正畸矯治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的療效與影響。 方法 選取我院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病患者60例。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單側唇腭裂患者31例,雙側唇腭裂患者29例。隨機分為普通組與聯合組。普通組患者單獨進行正頜手術;聯合組進行正頜聯合術后正畸矯治對唇腭裂術后導致的牙頜面畸形進行治療。比較分析兩組不同手術后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的療效與影響。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相關檢查指標比較顯示手術后相關指標變化聯合組明顯優于普通組(P<0.05);手術后1年患者語言功能及咀嚼能力改善人數比較顯示各項功能恢復人數于復發人數均優于普通組(P<0.05)。結論 使用正頜聯合術后正畸矯治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進行治療療效顯著。聯合手術可有效調整前牙前后位置以及上下牙弓寬度,同時平整牙列,使牙列恢復較好的牙頜關系。手術后復發率較低且面部形態結構與咬頜關系良好。對患者來說能夠在改善其外形的前提下更好的解決語言發音及咀嚼等各方面問題。
【關鍵詞】檢驗醫學與臨床,正頜聯合術后正畸矯治術,唇腭裂手術,牙頜面畸形,療效與影響
唇腭裂是口腔科及整形外科常見疾病,腭裂可單獨發作,也可與唇裂同時發作。一般來說,本病不僅可以單獨表現為軟組織畸形,還可同時出現骨組織缺損與畸形。本病患者一般可見面部中部塌陷、蝶形臉以及咬頜錯亂。除外觀畸形外,患者在語言、進食等方面也存在許多障礙,如發音吐字組織語言功能障礙,無法進食等,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本病主要原因尚未完全確定,主要與胎兒在母體中時營養失衡,內分泌失調或由于感染它病及病毒、服用藥物有關。對于本病患者來說,治療過程較為復雜: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方式,包括治療手術與整復手術[1]。一般來說,單獨進行正頜手術或正畸矯治術不能完全對患者外形與功能達到良好效果且有復發可能,因此目前臨床一般采取兩種手術聯合進行的方式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進行治療。本次實驗為研究正頜聯合術后正畸矯治術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的療效與價值,特選取60例本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實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就診于我院整形外科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60例。年齡12~26歲,平均年齡(19.3±7.4)歲。所有患者排除排除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患者;排除精神障礙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接受過正畸治療患者;排除妊娠期患者及全身感染患者。60例患者中單側唇腭裂患者31例,雙側唇腭裂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頜后縮,下頜略有前突。另外出現上牙弓狹窄且牙頜紊亂。隨機分為普通組與聯合組。普通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齡12-24歲,平均(18.1±6.0)歲。聯合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14-24)歲,平均(19.2±5.3)歲。所有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前進行頭部X線掃描及CT平掃并制作頭部石膏模型[2]。醫務人員對正畸手術、評估并根據結果制定手術以及手術后正畸方案。普通組患者進行正頜手術:主要應用上頜高位Le Fort1Ⅰ型截骨術,牙槽脊裂自體髂骨移植術以及下頜骨失狀劈開截骨術。手術時進行全身麻醉后取前庭溝切口。首先行Ⅰ型截骨術前移上頜骨。取髂骨移植至牙槽脊裂處,放置中間頜板并固定上頜截骨段。行劈開術后退下頜骨在上頜牙列放置終末頜板。鋼絲臨時于頜間結扎,于上頜骨為標準固定下頜骨。手術后患者術后出現開頜、前牙覆蓋過大等牙頜面畸形。聯合組在普通組基礎上聯合術后正畸術。可于手術后兩天進行頜間牽引,偏頜患者可進行斜行牽引。根據病情恢復情況對牽引器力度及方向進行調整,避免由于牽引造成牙齒松動等其他畸形。手術后一個月骨骼進行恢復愈合,可開始排齊牙列,調整牙頜關系。
1.3療效判定
對兩組不同手術患者術后牙頜面畸形外觀改善以及語言功能、吞咽功能改善等指標進行評估。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 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相關檢查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后相關指標變化聯合組明顯優于普通組(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患唇腭裂患者人數逐年上升。造成本病主要原因多由于患兒在母體內營養不良或母體自身內分泌紊亂以及因病服藥、感染病毒等原因導致。患者除面部畸形嚴重影響美觀外,對其語言功能及咀嚼進食功能均造成嚴重影響[3-5]。本病治療起來較一般牙頜面畸形更為困難,手術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之一。但唇腭裂手術過程中腭大血管神經束受到損傷且瘢痕增生造成攣縮導致腭黏膜血運不足加重。另外瘢痕牽拉也造成上頜骨截骨段移動受限而導致畸形再次復發。
正頜手術可針對畸形的頜骨位置進行調整,對面部畸形有改善作用。使用Le FortⅠ型截骨術可使鼻旁及眶下凹陷癥狀得到改善[6-7]。對于下頜前突者可運用劈開截骨術后退下頜,使上下頜骨位置協調。另外,牙槽嵴裂植骨術可有效提高上頜骨穩定性,對牙弓完整性進行重建。正頜術后進行正畸可進一步對手術建立的頜骨位置以及咬頜關系進行改善,還能夠使軟組織逐漸平衡適應。正頜手術后進行正畸可進一步平整牙列,對上下牙弓關系進行調整,維持牙頜關系良好協調。本次研究中使用正頜術以及正頜術聯合術后正畸矯治術對唇腭裂患者術后牙頜面畸形進行治療。兩組分別進行治療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聯合組從相關檢查指標恢復以及語言、吞咽功能恢復情況等方面均優于常規組。兩種手術聯合對面部畸形進行恢復可使頜骨位置進行初步調整并改善咬頜關系。另外,對語言及咀嚼功能發揮改善調整作用且術后不易復發[8]。
綜上所述,應用正頜聯合術后正畸矯治對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患者進行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調整頜骨位置并改善咬頜關系。改善顏面部美觀的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語言及咀嚼功能進行調整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患者生活質量,術后復發率低。
參考文獻
[1]秦科,呂婉瑜.牙頜面畸形正畸和手術聯合治療的正畸策略[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5):268-272.
[2]李錦峰,周洪,任戰平,等.正畸-正頜聯合防治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3):307-308.
[3]白曉峰,盧利.牙頜面畸形正頜外科治療術前設計[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12(050:265-267.
[4]劉娟,劉東旭.正畸聯合正頜治療唇腭裂術后牙頜面畸形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01):126-127.
[5]李永平,張詩雷,謝俊明.正畸正頜聯合治療唇腭裂繼發牙頜面畸形的臨床研究[J]. 亞太傳統醫藥,2012,11(04):159-160.
文章標題:檢驗醫學與臨床投稿牙科醫生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2533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