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電子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1-06-21 08:00 熱度:
摘要:隨著傳統測繪技術向數字化測繪技術的轉化,我國工程測量的發展正在向工程測量內外作業的一體化,數據獲取及其處理的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的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的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字:工程測量,應用,發展
一、工程測量學的研究領用領域。
工程測量學的研究領域既有相對的固定性,又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工程測量學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為對象的工程測量和以設備與機器安裝為對象的工業測量兩大部分。在學科上可劃分為普通工程測量和精密工程測量。工程測量學的主要任務是為各種工程建設提供測繪保障,滿足工程所提出的要求。精密工程測量代表著工程測量學的發展方向,大型特種精密工程建設是促進工程測量學科發展的動力。
二、工程測量儀器的發展
工程測量儀器可分通用儀器和專用儀器。通用儀器中常規的光學經緯儀、光學水準儀和電磁波測距儀將逐漸被電子全測儀、電子水準儀所替代。電腦型全站儀配合豐富的軟件,向全能型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專用儀器是工程測量學儀器發展最活躍的,主要應用在精密工程測量領域。其中,包括機械式、光電式及光機電(子)結合式的儀器或測量系統。主要特點是:高精度、自動化、遙測和持續觀測。
高程測量方面,最顯著的發展應數液體靜力水準測量系統。這種系統通過各種類型的傳感器測量容器的液面高度,可同時獲取數十乃至數百個監測點的高程,具有高精度、遙測、自動化、可移動和持續測量等特點。兩容器間的距離可達數十公里,如用于跨河與跨海峽的水準測量;通過一種壓力傳感器,允許兩容器之間的高差從過去的數厘米達到數米。
與高程測量有關的是傾斜測量(又稱撓度曲線測量),即確定被測對象(如橋、塔)在豎直平面內相對于水平或鉛直基準線的撓度曲線。各種機械式測斜(傾)儀、電子測傾儀都向著數字顯示、自動記錄和靈活移動等方向發展,其精度達微米級。
具有多種功能的混合測量系統是工程測量專用儀器發展的顯著特點,采用多傳感器的高速鐵路軌道測量系統,用測量機器人自動跟蹤沿鐵路軌道前進的測量車,測量車上裝有棱鏡、斜傾傳感器、長度傳感器和微機,可用于測量軌道的三維坐標、軌道的寬度和傾角。液體靜力水準測量與金屬絲準直集成的混合測量系統在數百米長的基準線上可精確測量測點的高程和偏距。
工程測量專用儀器具有高精度(亞毫米、微米乃至納米)、快速、遙測、無接觸、可移動、連續、自動記錄、微機控制等特點,可作精密定位和準直測量,可測量傾斜度、厚度、表面粗糙度和平直度,還可測振動頻率以及物體的動態行為。
三、工程測量現階段的發展狀況
1、空間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與發展
GPS的出現使定位、導航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目前GPS偽距單點定位的精度為2~10m;載波相位單點定位為厘米到分米級;差分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定位為亞米級到米級;實時動態定位(Real-TimeKinematic,RTK)為亞厘米到厘米級,而載波靜態相對定位為毫米級。
2、數字測繪與空間信息的系統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我國數測繪技術從20世紀90年代處開始,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已日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和多個具有自主版權的國產軟件,F在的數字測繪正在從二維向三維發展,形成三維測繪技術。
3、變形檢測理論和方法的發展
變形檢測是一項跨學科的研究,它是研究變形信息的獲取、分析和解釋,以及預報變形的理論和方法。
變形分析包括變形的幾何分析和物理解釋。前者用于模擬時空的特征,后者用于解釋變形和引起變形原因之間的關系。
4、工業測量
現代工業生產要求對產品的設計、仿真、生產的自動化流程,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檢驗與監控等進行快速的、高精度的測量和定位,并給出復雜形體的數字模型或運算軌跡等,這對工程測量提出了新的任務,興起了工業測量。工業測量技術發展飛速,技術設備向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邁進。
四、本公司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現狀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物探隊成立于1975年,是華東冶金地質系統一支從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的專業隊伍,改革開放以來,我隊堅持“立足地勘、多種經營”的地質工作方針,在大力發展地質找礦事業的同時,充分利用技術裝備和品牌優勢,積極拓展地質延伸產業,為社會提供地質勘查、工程物探、測繪、管線探測、巖土工程勘察、地基處理、基坑支護等施工。
蕪湖長江二橋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由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交由物探隊勘基六公司承接,主要任務為橋位、不良地質、特殊巖土路段及路線地質的勘察工作及相應的全部土工試驗。2010年8月28日,六公司承擔的工程項目正式拉開序幕,相關人員及機器設備開始進場,同時外業施工也相繼進行。工程以了解勘察項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質特征、各工程方案的一般地質條件與控制方案的主要地質問題為目的,并為擬定路線走向、橋位工程方案的比選及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提供地質資料。本次勘察共投入100米工程勘察鉆機、麻花鉆、靜力觸探儀等設備,采取以工程地質調查、麻花鉆、機鉆、原位測試等相結合的綜合勘探手段,開展相應室內、外測試,全部外業勘察工作(含試驗)于10月18日結束,內業也于2011年初結束。
地形測量樣表
工程測量數據樣表
地形測繪中控制點的展繪
五、工程測量學的發展展望
隨著科學的進步,工程測量學必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快速的發展:
1.測量機器人將作為多傳感器集成系統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進一步發展,其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影像、圖形和數據處理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在變形觀測數據處理和大型工程建設中,將發展基于知識的信息系統,并進一步與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工程與水文地質以及土木建筑等學科相結合,解決工程建設中以及運行期間的安全監測、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的各種問題。
3.工程測量將從土木工程測量、三維工業測量擴展到人體科學測量,如人體各器官或部位的顯微測量和顯微圖像處理。
4.多傳感器的混合測量系統將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如GPS接收機與電子全站儀或測量機器人集成,可在大區域乃至國家范圍內進行無控制網的各種測量工作。
5.GPS、GIS技術將緊密結合工程項目,在勘測、設計、施工管理一體化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6.大型和復雜結構建筑、設備的三維測量、幾何重構以及質量控制將是工程測量學發展的一個特點。
7.數據處理中數學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識將成為工程測量學專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工程測量學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從一維、二維到三維、四維,從點信息到面信息獲取,從靜態到動態,從后處理到實時處理,從人眼觀測操作到機器人自動尋標觀測,從大型特種工程到人體測量工程,從高空到地面、地下以及水下,從人工量測到無接觸遙測,從周期觀測到持續測量。測量精度從毫米級到微米乃至納米級。工程測量學的上述發展將直接對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起重要作用。
結束語:
工程測量技術有著悠遠的歷史,它的服務范圍也極其廣闊。在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以及科學研究領域,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金玲等編著《測量學基礎》,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年
。2)李朝奎、李愛國編著《工程測量學》,中南海大學出版社2009年
。3)李青岳、陳永奇編著《工程測量學》,測繪出版社2008年
文章標題: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及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dianzijishu/945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