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軟件開發論文 發布日期:2013-03-23 10:13 熱度:
電子軟件工程師主要分析、設計電路圖,制作PCB,以及用電腦作為輔助設計工具進行工作。本文是發表在國家級電子期刊《電源技術應用》 上的一篇范文:淺析CCD驅動電路的相關理論及設計。
摘要:本文就CCD驅動電路的相關理論及設計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CCD,電路,方法
CCD器件工作的主要過程是被測對象的光信息通過光學系統后,在CCD器件的光敏面上形成光學圖像信息,CCD器件把這種光信息轉換成與光強成比例的電荷,并用一定頻率的時鐘脈沖驅動進行移位傳送,在CCD的輸出端獲得被測對象的視頻信號。這是一模擬信號,且輸出的時序對應著CCD光敏元位置的排列順序,而信號的電壓幅度對應著光敏元所接收到的光強的強弱,因而可以說,CCD輸出的視頻信號,包含著光強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對這一包含位置和光強信息的信號進行采集并轉換成數字信息送入到微處理器中進行處理。這一部分主要包括有CCD的驅動電路、輸出視頻信號的處理及采集電路等。本文筆者主要介紹的是CCD的驅動電路相關問題。
一、線陣CCD時序脈沖電路產生的方法
對于不同的特性的CCD其驅動時序不盡相同,從已發表的研究成果看,設計CCD驅動時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通用數字電路驅動方法、EPROM驅動方法、單片機驅動方法、專用IC驅動方法等。
1.通用數字電路驅動方法
這種方法是用數字門電路和時序電路等直接搭成CCD時序驅動電路,通過硬件電路來實現對CCD的驅動。它一般由主振、計數器、分頻器、觸發器和驅動器等中等規模集成芯片構成。CCD芯片的早期產品,由于需要復雜的三相或四相交疊脈沖,一般整個驅動電路需要20個左右芯片,存在體積較大、功耗大、成本高、設計復雜、開發周期長、故障率高、電路不夠靈活等缺點,因此它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
2.EPROM驅動方法
在CCD的一個積分周期中含有多個(一般以千計)移位時鐘。在一個移位時鐘中各路信號在不同的時刻發生變化,設計者將移位時鐘周期劃分成若干個等時間間隔,稱為狀態,時鐘波形電平變化發生在一定狀態變化時刻,這樣一行就被分為上萬個狀態,各路信號或1或0,構成一個狀態數據,依次裝到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中,只要等時間間隔地依次輸出這些數據就形成了CCD所需要的各路波形。
這種驅動電路一般由EPROM、地址發生器(異步計數器)、地址信號同步電路(鎖存器)和強制復位電路組成。顯然這種電路的硬件依然比較復雜,同樣具有體積大、功耗大、成本高、設計復雜等缺點。但是,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對任何型號的CCD來說,其硬件結構幾乎不需要變化,故應用比較靈活。
3.單片機驅動方法
由于絕大多數CCD應用系統都含有單片機,這使有關CCD應用系統開發者十分自然地考慮到使用單片機的并行輸出端輸出所需的驅動脈沖信號,再經驅動芯片接到CCD對應管腳上。這一方案與EPROM方案有些相似,EPROM方案每改變地址就輸出新的狀態數據,而此方案是用單片機的輸出指令改變輸出數據。
單片機產生的CCD驅動時序的方法主要是依靠程序編程直接輸出驅動時序信號。由于時序是由程序指令間的延遲產生,因此這種方法在驅動過程中要占用全部CPU時間,而且為了時序的嚴密一般在驅動過程中都禁止中斷響應。
這種驅動時序產生方法的特點是調節時序靈活、編程簡單,但由于受到單片機的時鐘頻率的限制,產生的頻率受到很大限制使其不能應用于高速領域。例如假定使用單片機機器周期為1μs,且假定一個移位周期含8個狀態,那么即使是全部采用單機器周期改變口輸出數據,移位脈沖頻率也只能達到125KHz。
這種方法對于CCD的一些簡單應用系統可能是適合的。但是,在復雜些的應用系統中采用單片機來形成驅動波形不堪重負,其執行的指令大部分是用于產生這些驅動波形,只在兩行間過渡段對各路輸出凍結一段時間,才能分時對CCD視頻輸出進行處理等工作。
4.專用IC驅動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利用專用IC來產生時序。由于這種電路是專門為驅動CCD而設計,所以集成度高、功能強、使用方便。在對攝像等視頻領域應用的CCD、或是功能強大的面陣CCD進行驅動時,使用這種驅動方法是首選。
大多數CCD生產廠家也都有生產相應的專用驅動IC,在應用中利用這些專用驅動IC構成標準的CCD驅動電路通常都會獲得滿意的結果。然而,對于一些特定的應用場合,如用于工業測量時這種方法又顯得過于保守,靈活性不好。
以往采用的大多是由普通數字芯片設計的驅動電路,為了克服上述幾種方法的缺點,本課題應用了FPGA技術來完成驅動時序電路設計,它具有以上方法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二、 FPGA技術的特點
1.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概述
FPGA是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縮寫,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24],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FPGA采用了邏輯單元陣列LCA(Logic Cell Array)這樣一個新概念,內部包括可配置邏輯模塊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輸出輸入模塊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內部連線(Interconnect)三個部分。FPGA的基本特點主要有:
1)采用FPGA設計ASIC電路,用戶不需要投片生產,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2)FPGA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電路的中試樣片。
3)FPGA內部有豐富的觸發器和I/O引腳。
4)FPGA是ASIC電路中設計周期最短、開發費用最低、風險最小的器件之一。
5) FPGA采用高速CHMOS工藝,功耗低,可以與CMOS、TTL電平兼容。
可以說,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統提高系統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選擇之一。
FPGA是由存放在片內RAM中的程序來設置其工作狀態的,因此,工作時需要對片內的RAM進行編程。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配置模式,采用不同的編程方式。
加電時,FPGA芯片將EPROM中數據讀入片內編程RAM中,配置完成后,FPGA進入工作狀態。掉電后,FPGA恢復成白片,內部邏輯關系消失,因此,FPGA能夠反復使用。FPGA的編程無須專用的FPGA編程器,只須用通用的EPROM、PROM編程器即可。當需要修改FPGA功能時,只需換一片EPROM即可。這樣,同一片FPGA,不同的編程數據,可以產生不同的電路功能。因此,FPGA的使用非常靈活。
2.Quartus II的設計流程
Quartus II 是Altera公司的綜合性PLD開發軟件,支持原理圖、VHDL、VerilogHDL以及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多種設計輸入形式,內嵌自有的綜合器以及仿真器,可以完成從設計輸入到硬件配置的完整PLD設計流程。
Quartus II可以在XP、Linux以及Unix上使用,除了可以使用Tcl腳本完成設計流程外,提供了完善的用戶圖形界面設計方式。具有運行速度快,界面統一,功能集中,易學易用等特點。
Quartus II支持Altera的IP核,包含了LPM/MegaFunction宏功能模塊庫,使用戶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模塊,簡化了設計的復雜性、加快了設計速度。對第三方EDA工具的良好支持也使用戶可以在設計流程的各個階段使用熟悉的第三放EDA工具。
此外,Quartus II 通過和DSP Builder工具與Matlab/Simulink相結合,可以方便地實現各種DSP應用系統;支持Altera的片上可編程系統(SOPC)開發,集系統級設計、嵌入式軟件開發、可編程邏輯設計于一體,是一種綜合性的開發平臺。如圖1.1所示為Quartus II軟件一般的設計流程。
三、 TCD1206的時序脈沖驅動電路設計
1.驅動電路的設計原則
首先通過查閱器件手冊,根據數據速率的要求確定CCD像元信號的輸出速率öDC頻率值,由它可以得到每個像元信號的讀出周期TDC=1/öDC。öDC是像元信號輸出控制脈沖,復位一次,輸出一個信號。
積分控制脈沖SH的一個周期包含有CCD器件上所有光敏元區n1、兩端設置的黑白電平參考區n2、隔離區n3和過渡區n4的所有MOS單元轉移所需要的時鐘周期。則積分控制脈沖一次掃描中共包含有n個時鐘周期。
n=n1+n2+n3+n4 (1.1)
由此可以算出每次光積分所需要的最短時間為
TSH=n×TDC (1.2)
CCD光積分控制脈沖?SH的最高頻率為
SH=1/TSH=öDC/n (1.3)
SH是一個正極性脈沖,在光積分控制脈沖中SH=“1”的時間為信號電荷的并行轉移時間,SH =“0”的時間為光積分時間。光積分時間應遠大于轉移時間,才能使柵極下的勢阱中儲存足夠多的電荷信息。從器件手冊上查出選定的CCD是單溝道線型結構還是雙溝道線型結構。對于單溝道結構,öT的頻率就等于öDC,對于雙溝道線性結構,對öDC進行二分頻就得到öT的頻率。對于CCD是采用二相、三相或四相等不同相數驅動脈沖工作,針對具體器件做其轉移脈沖的設計。在確定了öDC、 SH 、öT的頻率和特征之后,就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設計出硬件邏輯框圖。
2.TCD1206工作參數的設計
本系統選用TOSHIBA公司的TCD1206 型電路作為傳感器。該器件具有優良的光電特性, 有2160 個像元, 其驅動信號的時序如圖1.2所示。
由TCD1206 的時序圖可以看出, TCD1206 采用二相驅動脈沖工作, 時序脈沖驅動電路提供4 路工作脈沖, 即光積分脈沖SH, 電荷轉移脈沖Φ1、Φ2, 輸出復位脈沖RS。系統提供的主時鐘頻率CLK 為50 MHz, 設定數據輸出頻率為1 MHz。TCD1206 的典型最佳工作頻率為1 MHz, 該器件具有2160 位有效像元, 正常工作時要有52 個虛設單元輸出(DUMMY OUTPUTS) 信號 (含暗電流信號)。因為該器件是二列并行傳輸, 所以在一個周期內至少要有1106 ( 2212/2=1106) 個Φ1 脈沖, 即TSH>1106TΦ1。另外, 由時序圖可以看出, 當SH 信號為高電平期間, CCD 積累的信號電荷包通過轉移柵進入移位寄存器, 移位脈沖Φ1、Φ2 要求保持一個高和低的電平狀態。由于該器件是兩相驅動方式可以確定兩路電荷轉移脈沖Φ1和Φ2它們的頻率均是0.5MHz相位相差180o在確定了SH、Φ1、Φ2和RS的參數之后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設計出硬件邏輯框圖如圖1.4所示各路脈沖的技術指標如下:
RS=1MHz占空比為1:3,方波;
Φ1=Φ2=0.5MHz占空比為1:1,方波Φ1、Φ2在并行轉移時有一個大于SH=1持續時間的寬脈沖。
3. TCD1206脈沖產生電路設計
(1)復位脈沖RS的產生 RS是使輸出浮置二極管復位的復位管控制脈沖,每復位一次,輸出一個像素的信號。系統提供的主時鐘CLK為50MHz,經前面分析要求復位脈沖頻率為1MHz,脈沖占空比為1:3。
(2)兩個交疊轉移脈沖Φ1、Φ2的產生 兩相交疊柵雙溝道線陣TCD1206是在兩相交疊轉移脈沖Φ1、Φ2的驅動下,信號電荷包一位一位地轉移,可見兩相交疊轉移脈沖的產生非常重要。
脈沖頻率為RS的1/2,即0.5MHz。同時為了避免MOS電容中的信號電荷包向上下兩列模擬移位寄存器的電極Φ1、Φ2轉移不完全的情況,要求Φ1、Φ2在并行轉移時有一個大于SH=1持續時間的寬脈沖。
(3)轉移脈沖SH的產生 SH是使MOS電容中的信號電荷轉移到模擬移位寄存器中的轉移柵控制脈沖,也稱為光積分脈沖。周期大于1106×1/0.5μs,同時要求SH=1的時間應小于Φ1的寬脈沖。
綜上所述,TCD1206脈沖產生電路由verilog HDL語言描述,程序代碼如下:
module ccddr(clk,rst,sh,k1,k2,CLK_RS);
input clk,rst;
output sh;
output k1,k2;
output CLK_RS;
reg sh;
reg k1;
reg [12:0] e_count;
reg clk_odd40;
reg clk_odd10;
reg[5:0] count40;
reg[8:0] count10;
reg[2:0] R;
parameter N = 13,
M = 38;
/*rs*/
always@(posedge clk_odd10 or negedge rst)
begin
if(!rst)
begin
R=2;
end
else if(R==2)
begin
R=R+1;
end
else if(R==3)
begin
R=R+1;
end
else if(R==4)
begin
R=2;
end
end
assign CLK_RS=R[2];
/*10fenpin*/
always @ (posedge clk)
if(! rst)
begin
count10 <= 1'b0;
clk_odd10 <= 1'b0;
end
else
if ( count10 < N/2-1)
begin
count10 <= count10 + 1'b1;
end
else
begin
count10 <= 1'b0;
clk_odd10 <= ~clk_odd10;
end
/*40fenpin*/
always @ (posedge clk)
if(! rst)
begin
count40 <= 1'b0;
clk_odd40 <= 1'b0;
end
else
if ( count40 < M/2-1)
begin
count40 <= count40 + 1'b1;
end
else
begin
count40 <= 1'b0;
clk_odd40<= ~clk_odd40;
end
/*jishu40*/
always@(posedge clk_odd40 or negedge rst)
if(!rst)
begin
e_count<=0;
end
else
if(e_count<2300)
begin
e_count<=e_count+1;
end
else
begin
e_count<=0;
end
/*sh*/
always@(posedge clk_odd40 or negedge rst)
if(!rst)
begin
sh<=0;
end
else if(e_count==1)
begin
sh<=1;
end
else if(e_count==2)
begin
sh<=1;
end
else if(e_count==3)
begin
sh<=0;
end
else
begin
sh<=0;
end
/*k1,k2*/
always@(posedge clk_odd40 or negedge rst)
begin
if(!rst)
begin
k1<=0;
end
else if(e_count<4)
begin
k1<=1;
end
else
begin
k1<=~k1;
end
end
assign k2=~k1;
endmodule
4.TCD1206的驅動接口電路
驅動接口電路是時序脈沖產生電路與TCD1206芯片的電學接口,因為時序驅動脈沖產生電路輸出脈沖并不能直接驅動CCD芯片工作,從幅度、相位都不能滿足TCD1206芯片輸入引腳的要求,因此必須經過處理才能送入TCD1206芯片。
下面介紹一種典型的TCD1206芯片接口電路,如圖1.4所示。時序脈沖產生電路輸出的四路脈沖 SH、RS、Φ1、Φ2經反相器反相,再經阻容加速電路送至DS0026驅動器,放大后送給TCD1206。因為四路輸出脈沖的高電平為3.3V,低電平為0V,而TCD1206芯片輸入引腳幅度要求上述信號高電平為5V,低電平為0V,因此采用DS0026實現電平轉化。
DS0026是一個低成本、高速的、兩相MOS時鐘單片驅動器和接口電路。獨特的電路設計提供了高速運行和驅動大容性負載的能力。器件接受標準TTL輸入(標準的54/74系列和54S/74S系列)和轉換成MOS邏輯電平。DS0026的輸出脈沖寬度等于輸入脈沖寬度。主要特性如下:
(1)快速上升和下降時間-20ns;
(2)高輸出的擺幅-20V;
(3)高輸出電流驅動-±1.5A;
(4)低功耗-20mW。
總之,本文從方案的制定、系統整體設計、軟硬件調試等一系列工作都遵照相關軟件前端設計的流程,并完成基本設計要求。通過本系統的設計工作,為日后的開發、設計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電源技術應用》創刊于1998年4月,由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題寫刊名,中國電源學會、陜西省電源學會聯合主辦,是電源行業第一本面向應用、具有較強學術性、實用性和信息性的中級技術刊物。
文章標題:中級電子軟件工程師電路設計方向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ruanjiankaifa/166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