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17 10:04 熱度:
摘要:認真研究教研室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認識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作用與意義,探討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措施,是院校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對加快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實現教學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教研室,信息化建設,問題,措施
教研室是院校教學的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教學工作,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院校教學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是院校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實現教育信息化應著重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從教研室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用與意義、主要措施等方面,探討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問題,以進一步推進院校的信息化建設。
一、教研室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效,信息網絡設施建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教學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院校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卻忽視了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出現了發展不平衡和不協調的現象,影響了教研室在教學中作用的發揮。目前,教研室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ㄒ唬┲匾幠=ㄔO,忽視承傳環節
教研室擔負著承上啟下,傳承知識的重要任務,大量的教學組織實施工作、學科課程建設、教學信息的存儲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等,都要通過教研室去實現。忽視教研室承傳環節的建設,直接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過程能動因素,失去信息化建設的實質內涵,F階段,各院校仍在爭先恐后地加快教學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盲目造勢,追求宏觀規模,致使院校信息化建設“規模大,基礎弱”,使院校的信息化建設成失衡狀態。在領導層的觀念上,似乎有了規模就是重視教學,重視信息化建設才有成績。然而,在信息化大環境之下,卻忽視了教研室信息化教學的關鍵環節,在硬件設備方面不舍得花錢;在軟件技術方面缺少保障;在技術應用培訓方面傾注精力少,使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成為弱勢,跟不上信息化環境快速發展的需要,使教研室的功能作用難以得到發揮,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ǘ┲赜布渲,忽視軟件應用
在教研室信息化建設方面一直存在誤區,一是對信息化的認識有偏差。認為信息化主要是硬件條件,建起校園網,設置多媒體教室,配置計算機、打印機、硬盤等就可以滿足運行,因而忽視軟件方面的建設,如信息技術運行支持、信息流量、信息資源、信息交流平臺構建等,在教研室的軟件建設上沒有做到優先保證,致使教研室的信息化軟件與硬件設施不相配套;二是缺乏信息交流應用。良好的信息環境為教師提供了方便,但對信息資源的利用還處于低層狀態,一些新知識、新情況和新的教學手段不能夠實現快速的交流,不能滿足教學需要,與教學實踐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三是對教師的信息文化素質培養重視不夠。目前,教研室信息化的整體素質還不夠高,注重了教師個人信息工具的操作使用,而忽視對教師信息文化素質的培養,特別是信息獲取、信息的辨別、信息的整合應用能力等方面還比較缺乏,對硬件設備的使用技能和軟件功能的開發不夠,教學軟件開發利用率低。
。ㄈ┲匦畔⒘魍ǎ鲆曎Y源管理
校園網信息平臺的建立,加大了各種信息流量,加快了信息的流速,使教學信息資源具有豐富的儲備,為教學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但忽視信息資源的管理。一是管理機構不健全。由于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的,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專人管理,使各種信息資源處于無序狀態;二是缺乏對信息的科學管理,由于偏重于信息資源的采集,豐富的信息資源內容,對信息的收集、編輯整理、分析辨別、信息資源應用等方面,不能適應信息環境下教學的需要,使教學資源廢滯,使個人所占有的信息資源成為“私有財產”,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信息資源應有的作用,給信息應用帶來很多不便;三是缺乏資源的規范。網絡系統資源缺乏規范,系統軟件配置不統一,產品兼容性差,資源分類和對信息源數據的處理不規范,致使資源信息檢索困難,造成資源使用的障礙;四是缺乏信息的安全控制。網絡信息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目前,教研室信息資源管理不能達到系統全面加密,不能實現單機專用,單件專用,信息處于自由狀態,容易造成信息失控。
。ㄋ模┲貍體發展,忽視集體協作
在信息環境的影響下,院校重視了教師個人信息素質的培養,教師的信息應用能力不斷提高,但對教研室集體作用的發揮不夠。一是缺乏教學信息的共享,教師之間缺乏信息的交流,影響信息價值作用的發揮;二是缺乏合作精神。由于強調教師的個體發展較多,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不夠,教師之間不能很好地互通有無,集體學習研究與協作攻關少;三是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注重個性發展,忽視集體協作精神培養,各教學組缺乏交流,限定了集體學習研究氣氛的形成,使教研室的學習研究氛圍降低,組織功能作用無法發揮,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作用與意義
教研室信息化建設是指教學人員所具有的信息知識素質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實現教學信息化的重要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及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儲備和使用與管理,培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從事教學實踐活動的能力等。加強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對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質,加快教學信息交流和轉化效率,豐富教學信息資源,促進教學手段的發展,發揮教研室的集體協作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ㄒ唬┘涌旖虒W信息傳遞
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集體信息環境氛圍,促進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一是加快了教師之間的信息傳遞。每個教師之間的教學信息可進行及時有效的傳遞,教師可以把收集到的教學信息以多元手段和多種方式,使教學信息的傳遞與交流空間大大擴展,信息交流速度加快,信息的選取與應用也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方便;二是加快了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信息傳遞。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縮短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知識傳授更加快捷,超越了傳統教育方法的制約;三是加快了教師與外界的信息傳遞。信息技術為教學實踐帶來了跨越式飛躍,為教師的學習研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手段快速獲取外界的知識信息,并通過與外界的交流提高和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教學實踐積累。
。ǘ┨嵘畔⑥D化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網絡信息為教育信息交流提供了平臺和空間,多媒體設施的運用,為教學實踐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加強教研室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效能,提升知識信息轉化效率。一是教學手段靈活,使知識加快轉化。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實施教學,改變傳統的講臺式、直面式、單項式授課方式,使知識以多種方式向受教育者傳輸,學員更加喜聞樂見,容易接受,學習效果顯著提高;二是網絡信息發揮作用,提升學習速度。網絡信息為教學帶來極大的便捷,可快速提升師生的學習速度和認知能力,滿足學習需求,為教師和學員的知識更新與轉化開創了更大的空間,可大大提高教學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教學信息的應用效能;三是加快知識信息的交流與轉化。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縮短了知識的更新周期,促使新知識快速更新和轉化,使人們在接受知識、應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觀念與方式上同時改變,大大提高了知識的轉化效率,促進教學效果提升。
。ㄈ┴S富教學信息資源
院校在信息科學[3]的引領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與作用下,一是利于多方采集資源。教研室可通過多種渠道,對教學信息進行多途徑、多方位采集,積累儲存大量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邊緣知識,為教學提供技術支持和施教方法指導;二是加快資源轉化。對各類信息進行整理、分類和編輯處理等,形成并轉化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存儲于教研室的教學資源庫,使教學信息資源處于使用狀態,通過每個教師的計算機直接進入教學系統,服務于教學實踐;三是創建個人信息資源庫。每個教師在大量的信息中,根據需要各自進行選取,加工整合,制作教學課件、案例等相關資料,創建個人信息庫,為教學儲存資源;四是促進資源流通。由于信息資源儲量的增加,豐富了個人的信息占有量,使原來由個人占有的處于靜態的教學資源,通過校園網絡平臺的運行,加快信息資源的流通,通過教師的能動作用轉化為教研室共享的動態資源,為教師和學員提供學習參考,使教學信息資源應用于教學實踐。
。ㄋ模┐龠M教學手段發展
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主要作用是將信息技術手段和教學信息資源應用于教學實踐。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的發展,使教學方式更加靈便。一是網絡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通過網絡課程教學,教師和學員都可從多方面進行學習,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獲取知識的渠道不斷拓寬;二是遠程教育帶來了便捷。遠程教育手段的應用,為師生學習提供了方便,除在校園、教室學習外,可利用休假、實習、崗位任職等時機隨機學習,不受知識內容、教學時間、地域條件的限制;三是教學軟件的開發利用為教學實踐形成了極大的支持。教學軟件支持了教學課程與內容的承載傳輸方式,使教學課程內容用各種教學軟件技術制作成多種形式的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教學實踐;四是校園網為教研室提供了支持平臺。教研室借助于校園網絡平臺的支持,使各學科組及各門課程按其內容結構、知識特點和施教方法等,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使教學手段徹底擺脫傳統方式的制約,推動教學觀念的更新,更加突顯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使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更具有時代意義。
三、教研室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教研室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堅持硬件設施建設與軟件技術協調發展,培養全體教師的信息素養,建立學科專業信息體系,收集儲備信息資源,提高教學信息應用效能等,對教學信息進行分析、編輯、整合、應用,使大量教學信息直接進入應用狀態,并服務于教學實踐,真正發揮教研室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ㄒ唬┲貐f調發展,加強軟件技術支持
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要注重協調發展,在硬件保障的前提下,加強軟件系統功能建設,為教師提供技術支持,充分發揮信息資源效能,保障教研室信息化整體功能建設協調平衡。教研室信息軟件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提高計算機配置。在計算機硬件配置上,要提高硬件的運行速度和質量,保證產品的兼容質量和技術指標,以硬件條件保證軟件功能的開發與應用,滿足教學實踐需要。
2、多媒體技術保障。教研室在軟件建設上,一方面積極借助信息領域的先進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軟件;另一方面,要發揮技術骨干人才的作用,根據教學需要開發研制應用軟件,制作適應教學需要的教學課件,滿足教學手段的技術支持,使教師有效施展自己的才能。
3、提高信息的流量和信息價值。為滿足教師的教學信息需要,教研室要建立教學信息資源庫,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儲備和交流各種信息,保障教師的信息需求。
4、建立信息技術小組。信息技術小組主要是保障教研室的信息工具技術維修,開發新的教學軟件,指導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并為教研室收集、整理、儲備各種教學信息,為各教學組和全體教師提供信息服務保障。
。ǘ┒嗲琅囵B,強化教師信息素養
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指教師對信息的認知、信息技術的掌握、信息資源的使用等程度和水平等,是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是信息社會對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是促進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條件,是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執教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培養教師信息素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現代信息觀念。事物的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生成并活化為豐富的信息源,作用于各個領域。教師要樹立強烈的信息意識,激發教師對信息科學的理性認識和重視程度,充分認識現代信息科學的存在價值,認識現代信息對教學工作的作用與意義,并能積極掌握并使用各種信息,力求使信息與學科專業和教學實踐有機融合,領先新的信息知識。
2、強化時代信息意識。現代信息已成為各領域的先導要素,信息科學引領時代潮流,推動著信息革命的發展。新的信息觀認為,現代教育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改變了由教師單向向學員傳授知識的傳統教育形式,使學員在教師的幫助下,學員自主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并掌握知識。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單向的傳授者,學員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信息時代為教學創設了師生互動、團結互助、勤奮學習、平等交流的良好信息環境。教師應樹立強烈的時代意識,緊跟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步伐,積極掌握教學領域信息動態,加快學習節奏,適應信息時展的需要。
3、掌握應用信息技能。教研室要把培養教師的信息應用技能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教師要努力掌握信息科學常識,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科學理論知識,能夠閱讀和查閱信息資料,理性分析判斷信息的價值和使用意義。探討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掌握熟練的信息技術使用與操作技能,掌握信息的采集、整理、利用與開發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水平。
4、儲備更新知識。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之快,促使人們加快知識的儲備與更新。作為一名教師,為人師者,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必須學為先知,快速更新和積極儲備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以適應信息時代人才培養需要。教師必須樹立強烈的學習意識,努力學習,勤奮刻苦,永不放棄,不斷攀登新的知識高峰,保持自己在信息環境下的持續發展。
(三)各領域整合,儲備教研室信息資源
教研室的教學信息資源儲備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教研室的教學信息資源是儲備于教研室信息庫的各種信息資料,直接服務于教學內容,作用于師生學習,應用于教學實踐,是教學實施的重要資源保障。教研室信息資源儲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儲備技術資源。教學信息資源儲備,主要是平時收集積累,把應用于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和應用程序等技術保障資源,儲存于教研室的教學信息庫中,為教學提供技術保障與設備支持。
2、儲備教學信息。教學信息主要包括專業學科建設狀況、教學信息動態、學科邊緣知識以及新的信息知識和教學手段等。一是收集上級教學信息,掌握上級教學思想和意圖,把握教學的發展方向;二是收集各院校的教學信息,了解其他院校教學情況,學習他人的經驗;三是收集整理兄弟院校的先進教學經驗與方法,從更大范圍掌握教學動態,了解教育領域的前沿信息。教研室對收集到的信息資料設專人管理,并及時把各類信息編輯分類,歸檔存儲,定期組織教學組研究各類信息的價值和用途,及時反饋于各學科教師。
3、儲備教師個人教學資料。為豐富教研室教學信息資源,實現共享并快速進行信息交流,教研室信息資源庫要儲備大量的教師個人教學資料,包括教學課件、個人積累的教學信息、教學日志及教學經驗方法和共同探討的問題等,在校園網上實現共享閱覽,進行互動探討和交流。
4、儲備學員學習信息。學員的學業完成狀況是教研室組織實施教學的依據,要及時收集學員學習信息,掌握學員的學業狀況,主要有學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學習表現、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通過學員的學習信息反饋教學情況,為正確選擇施教方法,制定教學計劃提供依據。
。ㄋ模⿵V范圍交流,提高教學信息應用效能
教師的信息交流是指雙向或多向的互動研習活動,彼此把各自所掌握的新的知識信息、教學體會、學術成果等表述或呈現出來,從而實現互相學習借鑒的目的。教師進行信息交流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新知識交流。教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通過學習和探索,不斷掌握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探討和解決新問題;二是新方法交流。對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并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實踐應用,提高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三是新成果交流。對教學中研究和創造的新成果,采取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在學習借鑒新的學術成果的同時,共同研究探討新問題,提出具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課題,把新成果運用于教學實踐。
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徑有:一是利用校園網絡平臺進行交流。各院校之間建立網絡信息交流平臺,院校之間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交流;本院校各部門、各專業系(教研室)、學員隊等單位在校園網平臺上直接進行交流,使教學信息在教學范圍內廣泛流通。二是走出去交流。各院校組織教研組、課題組等人員,到各院校進行面對面交流,深入調查學習,獲得信息。三是利用報刊交流。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經驗體會、教學方法、學術成果及一些研究探討的學術熱點問題等,利用報刊發表進行交流。通過交流達到互通有無、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目的。通過信息交流啟發智慧,激發知識靈感,實現信息多層面、多方位轉化,使新的教學信息不斷補充,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應用于教學實踐,實現新成果的有效轉化,提高教學信息的應用效能。
參考文獻:
1.張春江,倪健民.國家信息與安全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99.
2.潘培新,亦舟.信息社會論與新技術革命[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8:18-20.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教研室的信息化建設不容忽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xinxiguanli/41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