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P2P網絡借貸行業潛在犯罪風險

所屬欄目:計算機應用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09 15:08 熱度:

  摘 要 互聯網金融在2013年以來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應運而生。眾籌,P2P類網站層出不窮。大有席卷投融資市場的趨勢。筆者在研究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防范的框架內,在本文著眼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從平臺的模式分析入手,逐步解析平臺的風險漏洞和法律界限,同時建議相關部門聯合制定有關行業規則,盡快填補這一領域的監管空白。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P2P,線上交易,風險控制

  2007年,P2P網絡借貸平臺作為一種新興金融資源配置方式登陸上海以來,影響范圍迅速遍及全國,類似網貸平臺快速涌現,目前全國P2P網貸企業已超過千家。然而快速興起的同時,因法律規范模糊、市場準入混亂、行政監管缺位,P2P行業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也應運而生,同時誘發了非法吸存、洗錢、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滋生。本文結合P2P網貸行業在國內的發展狀況,揭示該行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同時針對風險提出防控建議。

  一、國內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現狀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所謂P2P網絡借貸,是指個人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借貸,貸款方在P2P網貸網站上發布貸款需求,投資人則通過網站將資金借給貸款方,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并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P2P網絡借貸源于英國,隨后發展到美國等其他國家,國際知名的P2P網貸公司有:英國的Zopa(全球首家P2P平臺)、美國的Prosper和Lending Club。

  (一)國內P2P行業迅速發展

  自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貸平臺拍拍貸落戶上海,P2P網貸行業開始進入中國并一直處于萌芽狀態,直到2010年被國內創業者看中并開始大膽試水,2011年大量P2P網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2012年該行業又經歷了井噴式發展,截止目前,不完全統計國內 P2P網貸平臺已近2000家上海P2P網貸行業與全國同步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自第一家拍拍貸成立至今,目前在上海注冊成立的網貸平臺達到近40家,其中不乏在國內有影響力的標桿性平臺,如拍拍貸、平安旗下的陸金所、美國Lending Club的中國版――點融網等。

  (二)國內P2P行業發展特點

  國內P2P網貸行業快速發展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國內個人消費借貸和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不斷增加為其發展提供了成長的土壤;二是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金融服務領域,平臺運營成本優勢明顯;三是畸高利率、風險分散、保本付息等模式對投資者誘惑巨大;四是行業游離于監管邊緣,入行門檻低吸引大量投資者嘗試。

  總體來說,目前P2P網貸行業發展呈現出“三有三無三聚集”的特征。“三有”即有需求、有供給、有巨大發展潛力;“三無”指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機構監管;同時形成“三積聚”表現為大量社會資金往平臺聚集,市場潛力巨大引來大量互聯網金融人才的聚集,行業發展良莠不齊帶來了各種風險的聚集。

  二、國內P2P網貸平臺發展模式分析

  當下行業研究人士對國內P2P平臺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分類方式:一是根據平臺運營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分為純線上模式、線上線下結合模式、純線下模式;二是根據平臺是否介入信貸資金運作及提供擔保等情況分為純信息撮合模式、債權轉讓模式、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本文主旨在于提示P2P行業潛在經濟犯罪風險,故筆者選擇針對第二種模式分類展開分析,更能直觀地揭示當前大量P2P平臺介入資金運作可能催發的各種風險。

  (一)純信息撮合平臺模式

  純信息撮合平臺模式也被稱為“拍拍貸模式”,該模式下,平臺不參與信用擔保,不介入資金運作,純粹進行信息撮合,幫助資金借貸雙方進行資金匹配,其本質是直接融資,是金融脫媒的表現形式。它改變了資金通過銀行等媒介機構匯集后再給予資金需求方的模式,是一種符合互聯網金融定義的金融創新模式。目前,國內堅持純粹信息撮合模式的P2P平臺僅有拍拍貸一家,但是由于國內征信不完善、催收難度大等原因,拍拍貸的壞賬率一直居高不下,面對大量信用擔保模式P2P平臺的競爭,拍拍貸會否異化為提供信用擔保的P2P平臺尚未可知。

  (二)債權轉讓平臺模式

  債權轉讓模式為當前P2P的主流模式,此類平臺多數承諾擔保本金,且承諾較高收益,平臺將借貸人債權在期限和金額上進行拆分后不斷進行錯配和轉讓,來滿足投資人需求,平臺運營中往往涉及到搭建資金池、居間交易、平臺擔保等經營方式。此類P2P平臺已經脫離了純粹信息中介的屬性,本質上是提供間接融資服務,實是在履行金融機構的職責,顯然這種P2P模式已經偏離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金融脫媒的核心意義,其本質就是沒有牌照的金融機構,但其并不具備傳統金融機構制度性保障的優勢,如金融機構運營中最典型的利用金額、期限錯配方式對抗壞賬率方面,P2P因為先天性不足更易引發系統性風險,為對抗此類風險,多數P2P平臺通過搭建資金池的行為解決業務運行中的流動性問題,從而造成大量P2P平臺在宣稱沒有壞賬的同時,資金池的規模不斷上行,利用后期吸納的資金掩飾前期運營的風險,而并非業務的實際增長和風險的真實可控。銀監會主席肖鋼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債權轉讓和資金錯配行為,其存在的背后就是風險的不斷堆積,本質上就是個“龐氏騙局”。   (三)信貸資產證券化平臺模式

  上海的陸金所和北京的有利網是該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本質就是將金融機構或者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產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以極低的門檻對外進行銷售,且期限比傳統渠道銷售更靈活。之所以將這種模式定義為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因為此類型平臺的業務發展其實是取決于其背后的傳統金融機構的擔保規模和擔保能力,其壞賬率也取決于傳統金融機構的運營能力,而投資者青睞此類平臺也是因為其背后金融機構的超強擔保實力。該模式的優勢不在于利用互聯網技術,實質在于突破監管,屬于監管套利的行為,利用P2P平臺的監管空白,合理避開監管部門規定的理財產品銷售中程序繁瑣、金額期限限制等門檻,向公眾銷售更小金額、期限更靈活的產品。因此,該模式的核心優勢不是利用互聯網提供了信息和風險控制支持,僅僅在于通過P2P平臺變相銷售理財產品銷售暫時沒有納入監管體系,屬于空白地帶。 2013年,央行、銀監等部門針對P2P網貸行業進行了密集調研,對陸金所的信貸資產證券化模式給予了肯定,認為其在創新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同時,較好控制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但是,通過上述分析,無論是平臺提供本息擔保模式還是陸金所模式,均偏離了利用互聯網技術讓金融脫媒的核心意義,本質上均很難將其定義為真正的P2P創新模式,但鑒于國內征信體系不完善的現狀,純粹的信息撮合平臺模式成長艱難,而債權轉讓模式如不改進將極可能陷入“龐氏騙局”的危局,陸金所等平臺借助其背后傳統金融機構的擔保實力開展業務的模式,或許是目前令監管層最為放心的發展模式。

  三、P2P網貸平臺潛在經濟犯罪風險分析

  2011年至今,國內P2P網貸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平臺數量由數十家發展至上千家,總借貸規模也突破千億,大有沖擊傳統金融行業格局的勢頭。但囿于 P2P平臺性質不明、監管缺失等先天不足,加之風險控制不佳、市場經驗不足等因素,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逾70家平臺宣布倒閉,特別是10月份以來,超過40 余家平臺集中出現體現困難和倒閉、負責人跑路等現象,居間交易、拆標錯配、高息套利、黑標假標、攜款跑路等亂象浮出水面,投資者上億資金損失無法追回,P2P行業逐步成為風險聚集的高危行業,極可能成為滋生各類經濟犯罪的溫床。

  (一)平臺主體性質不明,可能淪為非法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相關法律對P2P網貸行業做出具體規定,造成該行業主體性質不明、行業門檻空白、業務范圍模糊、行業監管缺失等諸多問題。現有的 P2P平臺多以信息服務、投資咨詢等名義在工商部門登記后即上線運作,運營中也僅有互聯網信息監管部門針對其網絡信息安全進行監管,并無監管部門對其金融業務進行專門監管。法律規定和行業監管的缺失,造成目前多數P2P平臺借互聯網金融的幌子,實則開展商業銀行吸儲放貸的業務,根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及《刑法》第174條之規定,多數P2P平臺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界定為非法金融機構,涉嫌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

  (二)介入信貸資金運作,引發涉眾型金融犯罪

  據前述P2P發展模式相關分析,當前國內P2P行業發展脫離了互聯網金融的“金融脫媒”屬性,多數P2P平臺在提供信息撮合的同時,介入了信貸資金運作,本金擔保、搭建資金池、期限錯配等現象大量出現,P2P提供的金融服務實際上突破了投資人直接對接借款人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投資方式、對象、時間、收益全由平臺控制,實際上形成投資人把資金交付給平臺完全支配并獲取利益的局面,是典型的非法集資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調研發現,部分倒閉的 P2P平臺均存在承諾利息畸高、自融自用、分標拆標、期限錯配的現象,因為多數P2P平臺并不具備傳統金融機構的期限錯配風險控制和投資收益能力,其開展信貸業務必然采用以舊還新模式,一旦出現運營風險,難以避免倒閉的宿命,投資者將血本無歸,最終走向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的深淵。

  (三)資金流轉缺乏監管,為洗錢犯罪提供便利

  網絡借貸的資金流轉游離于國家資金監管體制之外,成為不法分子隱秘、安全、快捷的洗錢通道。首先,P2P平臺只對出借人身份進行形式審查而非實質審查,更不會審查出借人的資金來源,犯罪分子很容易通過虛假注冊后自貸自借或分散出借后收回本金等方式,實現非法財產合法化;其次,網絡借貸的資金并不是由出借人賬戶直接劃入借款人賬戶,往往通過平臺運營商賬戶進行中轉,而平臺運營商賬戶往往滯留大量資金,從而破壞了洗錢資金流向的對應關系,增加了洗錢犯罪偵查的難度;最后,P2P平臺沒有信息披露和交易記錄上報的機制,也不會主動承擔交易記錄保存和可疑交易報告等反洗錢責任,極易造成犯罪證據的滅失。

  (四)信用風險防范乏力,滋生惡意借款詐騙行為

  信用風險是信貸行業的傳統風險,其源于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導致交易違約的可能性提高,增加一方遭受經濟損失的風險。近期國內P2P行業信用風險事件頻發,部分惡意借款人利用交易過程虛擬化的特點,利用P2P平臺實施詐騙,甚至出現了純詐騙性質的P2P平臺,如“福翔創投”上線僅三天,“老板”即捐款潛逃。分析上述亂象原因:一是P2P平臺普遍風控能力不強、信審能力有限,僅憑借款人提供材料判斷其資信能力;二是部分惡意借款人偽造資信材料,誤導網貸平臺做出不真實的信用評級,加劇了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三是目前國內征信體系尚未建立,借款人惡意違約的成本幾乎為零,借貸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凸顯。

  (五)從業人員管理失位,誘發職務類犯罪

  如前節所述,P2P平臺外部人員利用平臺風險控制漏洞實施犯罪,然而P2P從業人員也存在利用線下審核借貸人資信情況等職務便利,幫助不合格借貸人違規獲取授信借款,從中收取回扣或好處費的職務犯罪行為。

  (六)技術風險控制偏弱,誘發諸多犯罪風險

  P2P網貸平臺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營,必然面臨著系統漏洞、數據安全等技術風險控制的問題,但是,當前國內多數P2P平臺并沒有互聯網營運的背景和經驗,也沒有尋求互聯網技術企業提供專業支持,技術風險控制能力偏弱,潛在的大量技術風險極可能引發諸多犯罪。一是利用P2P平臺資金流轉程序設計的漏洞實施犯罪。二是利用P2P平臺數據泄露實施其他犯罪,P2P平臺在信貸審核過程中,留存的大量客戶身份信息和資信證明材料,將會形成非常龐大的個人信息數據庫,而P2P平臺數據安全控制能力的缺失,極可能造成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大規模泄露極可能滋生信用卡詐騙、電信詐騙等諸多類型犯罪。

文章標題:計算機網絡論文發表P2P網絡借貸行業潛在犯罪風險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yingyong/24775.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在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丨区2区 |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 av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人干人操|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a级黄色片在线观看 | 午夜三区 | 国产免费看|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99日韩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自拍偷拍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 亚洲天堂av网 | 欧美日韩精品亚洲 | 神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97精品国产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av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高观看 | 福利精品 |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 狠狠色网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h|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素人约啪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