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應用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0 16:02 熱度:
摘 要: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俗稱電子標簽,它以獨特的工作原理與先進的功能特性,應用于各個領域,特別是當前RFID技術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研究和應用,突出了該技術的獨特優勢以及與其它溯源技術的區別與聯系,并且還存在著制約RFID技術應用的問題,展望了RFID技術在食品領域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電力論文核心期刊,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安全追溯,電子標簽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oda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commonly known as electronic tags, it takes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unique and advanced and applied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and other tracing technology, and also have restricted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problems, prospects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food.
Key words: RFID technology; safety traceability; electronic tag
當前食品安全一直是人類關心的話題,民以食為天,尤其是近年來一些疾病和傳染病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肉類食品安全引起的,因此為了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利用RFID技術對食品安全實施跟蹤與追溯,進行全程的監控有著重要的意義。
1 RFID技術國內外應用現狀
1.1 RFID技術在國外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很多發達國家都極其重視食品安全,除建立相關法律制度外,還采用高科技手段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比如日本就建立了“食品身份證制度”,即產品履歷和跟蹤監視制度,要求生產、流通等各部門廣泛采用RFID技術、條碼技術用來詳細記載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數據。
1.2 RFID技術在我國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RFID技術也已經被應用于食品安全跟蹤管理中,并得到了眾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2002年5月農業部發布“動物免疫標示管理辦法”規定:豬、牛、羊必須佩帶免疫耳標,建立免疫檔案管理制度;在山東省全省范圍內,借助山東省質監系統金質工程網絡平臺,建立全省食品安全質量數據庫,為消費者提供動態、權威的食品質量追溯信息等,這些試點工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的建立。
1.3 食品安全實行質量追溯業務流程
當前,對食品供應鏈安全管理的手段還不是很多,傳統的方法無法實現追溯管理,雖然某些食品行業中用到了條碼技術以進行食品安全追溯,但該方法一般均需采用人工方法近距離讀取條碼,無法做到實時快速地獲得大批食品的質量信息,而且在流通環節上也無法提供食品所處環境信息的實時記錄。為了消除食品安全的隱患,追查出現漏洞的加工、運輸或儲存環節,就需要對這些過程進行安全責任追溯,在具體應用中有兩種實現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
首先從上向下安全追溯。從上向下安全追溯實際上是縱向追溯。縱向進行追溯的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質量問題引起的原因,追溯確定產品的原產地、產品屬性及特征。其次,從下向上安全追溯。顧客或消費者在食品市場的銷售點,如超市POS銷售點購買的食品出現了安全問題,可以向上層層追溯,直到最終的問題所在,該方法主要用于問題產品召回。食品安全質量追溯的業務流程具體如下:
(1)在食品產地的源頭,不論是畜類飼養過程中的飼料相關信息,還是蔬菜種植過程中的化肥、農藥等相關信息,都可以通過電子標簽記錄到食品安全數據庫中,以作為將來質量追溯的原始數據。
(2)對于食品加工的廠家、技術操作員、食品的加工方式、加工地點和加工時間等相關信息也會記錄到數據庫的相應字段中。
(3)在食品物流過程中,物流的每個環節(裝卸、搬運、包裝、運輸、配送等)都布置了多種傳感器的集成讀寫器設備,可以實時采集、記錄該批食品所處的環境信息,實現全程的監控和跟蹤。
(4)具體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安裝在運輸車輛車門后的讀寫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讀取車內所載食品貨箱的電子標簽信息,連同傳感器信息一起發送到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中儲存。因為車廂內的環境信息基本一致,所以在讀寫器而不是在電子標簽上安裝集成的傳感器有助于大幅度降低系統的成本。
(5)食品在運輸到物流倉庫時,也將被讀取信息和記錄食品入庫的時間,并由系統自動分配存貨區,倉庫中也布置有集成傳感器的讀寫器,同樣按照一定時間間隔讀取電子標簽信息和采集、記錄環境信息。 (6)按照采集到的環境信息,物流倉庫的質量評估系統將發揮作用,自動對庫存食品進行評估,根據環境相關信息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將有變質可能的食品優先發貨,其余食品可以暫緩。
(7)食品經過嚴格、周密的物流過程,安全的食品將被運送到顧客或消費者手中。因此,不管是在餐桌旁邊還是在貨架上,顧客或消費者不僅可以了解到自己所選購食品的原料產地、生產廠家、生產的具體日期等信息,還可以根據食品安全評估系統對該食品進行認證,享受放心食品。
(8)食品一旦出現問題或變質,評估系統也會實時改變評估結果,提示顧客或消費者不要食用,或者通知零售商盡快將其撤下貨架,不能出現安全隱患。
(9)在緊急情況下,不但可以按照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找到每件食品的最終銷售者,還可以找到物流或加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環節,形成由政府統一管理、協調、高效運轉的架構,這也是國際上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
2 食品的安全追溯
運用RFID技術實現對食品的全過程跟蹤監控,就要求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實現無縫銜接,實現物流與信息流的統一,也使供應鏈處于透明的狀態。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即RFID技術,結合標準的標識代碼體系,可以對供應鏈各個環節全過程的有效標識,建立各個環節的信息管理、傳遞和交換的方案,從而對供應鏈中各個環節進行追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妥善處理,把損失降到最低。
以蔬菜供應鏈追溯模型為例。蔬菜供應鏈和大多數農產品供應鏈一樣,也包括生產、加工、倉儲、運輸和銷售等幾個環節,提交新鮮蔬菜供應鏈效率的關鍵也在于如何協調幾個環節及如何提高每個環節的效率[1]。當前國內新鮮蔬菜供應鏈示意圖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通過運用RFID技術,能夠方便地把整個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信息讀入公共數據庫,各個環節可以方便地增加相應環節的數據,顧客或消費者和相關主管部門也可以通過通信網絡和終端進行查詢和追蹤。
(1)生產環節。主要指較具規模和規范的蔬菜種植基地的生產。生產基地一般實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具有采用RFID技術的條件。蔬菜種植基地可為每個地塊或品種設定一個標簽,對該地塊或品種蔬菜從種植到打包的整個過程中的必要信息通過讀入或輸入設備進行初始信息的及時錄入,如蔬菜品種、生長時間、噴施農藥的名稱及次數,使用的化肥、收割時間等,甚至包括該品種的特點描述。按照農產品編碼標準,給每類蔬菜設置一個編號作為其身份的唯一標識,在該品種蔬菜完成供應鏈的第一個環節時,該電子標簽已經存儲了其所有的基本信息。當收購企業對任何地塊的蔬菜品種收購時,可以通過數據采集器對農產品以及其信息采集,不僅加快了收購速度,降低了出錯率,而且還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了POS系統、EDI系統、藥物殘留測試系統、電子商務等系統的基礎數據,為產品溯源提供了源頭數據。如某種植基地種植的是黃瓜,其電子標簽包含內容如表1所示。
(2)產品的加工環節。因為電子標簽可以方便地增添信息,所以在產品加工的環節中,可以首先讀取電子標簽包含的信息,加工企業可以根據本身需要和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添加必要的信息,如產品的加工單位、加工的具體時間、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包裝的重量等。經過加工企業的數據充實后,產地信息和加工環節信息都已經存儲在該電子標簽中,終端顧客或消費者在零售或批發市場通過查詢終端查詢該產品相關信息時,便可以對其相關信息一覽無余,對于事故后追溯也變得容易可行。
(3)食品倉儲環節。蔬菜作為一種時令產品,對倉庫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倉庫環境不適宜或欠佳的情況下,更應該減少蔬菜在倉庫的存放時間,對于需要入庫儲存的蔬菜,在蔬菜入庫前通過讀取設備讀取電子標簽數據后,其包裝規格、包裝重量會自動寫入計算機,由計算機處理后根據倉庫特點形成庫存相關信息,并輸出蔬菜入庫的區位、貨架、貨位的指令。在盤點的時候,終端讀取蔬菜包裝上面的電子標簽,并實時記錄盤點的數量。在現場清點完畢后,盤點的工作人員核實清點的數量并上傳至后臺的數據庫中。后臺的數據庫按照實時上傳的資料與系統中的信息、資料進行比較,數量若有差異,則系統將自動生成盤點清單差異表,然后將數據提交上級或指示終端重復盤點,蔬菜出庫的時候也無需過多的人工參與就可以對庫存數據自動更改。RFID技術的應用,在大大加快出入庫及倉庫盤點的速度、降低錯誤率的同時,也為使用計算機進行庫存管理、提高倉庫管理自動化程度提供了便利[2]。
(4)物流運輸環節。RFID技術在新鮮蔬菜物流運輸環節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在途貨物的跟蹤、監控及口岸檢查。把RFID技術和GPS結合起來,可以為物流公司提供實時監控和跟蹤服務,同時對業主而言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方便地知悉自己的貨物到達什么位置;在經過口岸接受檢查時,檢查單位無需要拆開蔬菜包裝,只要通過手持式終端閱讀器就可以知道包裝產品的具體內容,大大提高了口岸檢查速度并緩解了口岸的擁擠壓力。
(5)產品的銷售環節。RFID技術在零售環節中的應用體現在對零售商店或超市內單位包裝蔬菜的安全性,即防盜、蔬菜有效期的監控和臨時銷售等。RFID防盜技術就是將電子標簽置入商品包裝,由計算機系統通過現場的閱讀器等配套設施實時監控商店中各種商品的標簽。這樣,零售商就能放心地開架銷售。RFID電子標簽還能夠對某些具有時效性的商品的有效期進行監控,如對某種食品進行跟蹤,一旦超過了有效期,電子標簽就會報警。RFID技術的應用使食品“源頭”跟蹤及食品供應鏈的完全透明。其由于RFID系統通過為每一件蔬菜產品提供單獨的識別身份及儲運歷史記錄,從而提供了一個詳盡而具有獨特視角的供應鏈,確保食品來源是清晰的[3]。
3 企業實施食品的跟蹤、監控與追溯
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中,信息采集是基礎,即企業對產品及其屬性以及參與方的信息進行有效標識,利用RFID技術對相關信息的采集、傳輸以及管理是成功開展食品跟蹤的關鍵。實施產品的追溯,要求系統具有“快速、可靠、精準、一致”的特點,有效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預警機制”。
首先,結成統一戰略聯盟。要求所有參與方應各負其責地提供正確的條碼數據信息,確保記錄與維護這些信息的安全、可靠和準確。進行食品安全的跟蹤與追溯,好比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斷了,整個鏈條就脫節了,所以需要供應鏈所有參與方就實施食品跟蹤與追溯要求達成一致,結成戰略聯盟。
其次,確定食品供應鏈全過程中跟蹤追溯信息。建立各環節信息管理、傳遞和交換的方案,從而對供應鏈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跟蹤與追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妥善處理。
最后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統。在跟蹤與追溯過程中,供應鏈中所有參與方需要彼此間交換信息內容、表述和形式達成一致,交換的數據需要標準化。為確保信息流的連續性,每個供應鏈參與方必須將預定義的可跟蹤數據傳遞給下個參與方,使后者能夠應用可跟蹤原則。供應鏈各個節點之間信息交換可以采用EDI、Email、傳真等方式。在發生產品質量問題時,這些問題可以在供應鏈中的不同環節,由消費者、分銷商,或上游供應商發現,主要步驟:現質量問題;傳遞發現問題的有關信息;確定有關供應商的原因或信息;確定有關批號,要么在庫存中,或運輸中,或已經發貨;確定其他有同樣質量問題的批號,并采取糾正行動。在食品供應鏈中,信息系統主要有三個顯著功能: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信息管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可信性、準確性、一致性、速度和風險。
參考文獻:
[1] 戴偉輝. 無線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技術交流,2004(9):37-38.
[2] 程奇,潘開靈. 基于RFID技術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 物流科技,2005(3):22-24.
[3] 杜玉梅. 射頻識別技術RFID及其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J]. 企業技術開發,2004(10):13-15.
[4] 楊新月,王麗麗,付榮華,等. 物流信息管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文章標題:電力論文核心期刊投稿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yingyong/2582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