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應用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16 16:35 熱度:
摘要:分析對比了野外地形圖測繪全站儀作業方式與動態RTK作業方式。結合兩作業方式相互配合的實踐運用,一些體會。
關鍵詞: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方式;比較;方法和實踐;結束語
一、引言
野外地形圖測繪是利用測繪儀器,來進行野外地形信息數據的采集。野外地形圖測繪傳統作業方法是通過全站儀采集碎步點數據來實現的。但是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GPS技術的成熟及其RTK定位技術的廣泛應用,采用GPS動態RTK定位技術進行野外地形圖測繪也得到廣泛使用。
本文結合近幾年工作實踐,對比野外地形圖測繪全站儀作業與動態RTK作業兩種作業方式,結合各自優劣之處,提出野外地形圖測繪結合的方法,積累一些經驗,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二、全站儀、GPS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方式
全站儀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是采用全站儀觀測,來完成地形圖的測繪。具體是通過測量員操作全站儀,立尺員跑建筑物、道路、獨立點等特征點,繪圖人員繪制草圖,大家協作的方式進行碎部點數據采集。全站儀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要求:測量員認真正確操作儀器;仔細檢查輸入的測站點與后視點坐標及點號,時時注意儀器的對中、整平;立尺員合理選擇地物、地貌特征點,對于一些特征點要跑足夠密度的點;繪圖員應認真觀察地形,繪制的草圖必須清楚易懂、點號準確無誤。全站儀野外地形圖測繪參與人員多,要求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作業。
GPS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是采用動態RTK技術來完成地形圖的測繪。具體是通過測量員把基準站架設在有已知坐標的點位上,然后手持GPS流動站接收機、手簿,進行碎部點的數據采集。GPS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要求:測量人員必須在有衛星信號和基準站信號的前提下,豎直流動桿,進行測量作業。GPS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參與人員少,能獨立完成作業。
三、兩種作業方法比較
全站儀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要求點與點之間必須相互通視;觀測視線長度不宜過長;全站儀搬站數不能過多,否則導致點位累計誤差增大。全站儀作業不受天空衛星狀況、外界強輻射等因素影響,作業范圍廣,對于一些在山、林、地物較多、城市樓層密布的地區,宜采用全站儀作業。
GPS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要求衛星信號好,天空開闊,無障礙物;施測點不宜在高壓線、無線電臺、電視信號發射塔、移動通信基站、大型金屬建筑物,強能量噪聲源、大面積水域等附近;避免高溫作業,氣溫高,電離層活躍,降低RTK精度。動態RTK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不要求點與點之間通視,不受觀測視線長度影響,作業區域大。但對于一些在山、林、建筑密布區、強干擾源地區不適合動態RTK作業,宜于在平原或天空開闊地區、沒有強干擾源地區使用。
四、方法與實踐
通過以上兩作業方法的比較,和作者近幾年的實踐,結合各個測區地形地貌特點,既有山高林密、較密的建筑群、強大輻射源的地區,又有天空較開闊的空曠地區。結合區域特點,全站儀與GPS動態RTK相互配合的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方法,更大限度得以利用。下面就以
我院2008年濟源下冶礦區1/500地形圖測繪為例,介紹兩作業方式的配合的一些心得體會。
下冶測區隸屬濟源市下冶鄉;測區內地形屬山地,最高點高程約600m,最低點高程為300m,測區比高為300m;下冶河從測區中央穿過,河兩岸是陡峭石壁,坡度大于45°,無法攀登;測區內多坡地,坡上大部分是梯田,低處是耕地,高處是樹林;區內居民地星羅棋布,村內仍保留不少窯洞;區內交通較好,柏油路,水泥路,大車路,曲曲彎彎盤山而行。結合測區內地形復雜,地物繁多,既有較密的建筑群、樹高林密的山地區,又有較開闊的空曠區,我們采用全站儀與GPS動態RTK相互配合的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方法。
結合下冶測區以前做過E級GPS控制測量,我們收集到七孔窯、蜘蛛山、牛精樹嶺、園頭4個已知等級三角點及20個E級GPS點成果。首先針對全區E級控制點進行了檢查,采用動態RTK在已知等級三角點園頭上設置基準站,用流動RTK在各個E級控制點和等級三角點上,檢查坐標,確認全測區控制精度可靠后,我們進行了分組。此次測量,我們共4人,分為2個小組進行地形測繪工作,分別為:全站儀組,1位觀測員(繪圖員)、2名跑尺員;動態RTK測量組,1位觀測員(繪圖員)。
全站儀組在E級控制點或者動態RTK布置的圖根點上,架設全站儀,進行碎步點數據的采集。主要側重于村莊、樹林密集區等的地形圖測繪。
動態RTK測量組,把GPS基準站架在已知點上,在天空開闊的地區,1名測量人員手持GPS流動站和手薄,進行碎部點數據的采集。主要是道路、農田等天空開闊區域的地形圖測繪。
在天空開闊區域,采用動態RTK測量模式,代替全站儀進行圖根導線測量,在不要求通視的條件下,測定沒有累積誤差的圖根點,使測圖所需圖根點精度、數量得到滿足,且速度快,加快了測圖進度。
在一些村莊空曠地區、公路上;在一些通視條件差的低山、坡地地區,采用全站儀與動態RTK聯合作業。首先動態RTK測量組,采用動態RTK測量模式,在上述地區增補圖根點,并施測碎部點。而全站儀組在圖根點上架設全站儀,采集碎部點數據,這樣相互配合的方式,減少了地形的限制因素;減少全站儀支站數,減少測量累計誤差,提高了碎部點點位精度。
在濟源下冶礦區1/500大比例尺地形測圖的測繪中,采用全站儀與GPS-RTK技術配合的方法,實現了優勢互補,提高測圖效率、縮短工期、節約了成本。
五、結束語
全站儀與GPS動態RTK搭配的野外地形圖測繪作業方法,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測圖效率,在現今的野外地形圖測繪中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和使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野外地形圖測繪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野外地形圖測繪將會越來越簡單。
參考文獻
[1]潘正風,楊正堯,程效軍,等.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M].武漢:武
漢大學出版社,2004.
[2]徐紹銓.GPS測量原理及應用.武漢大學出版社.修訂版,1999,23(5):120-125.
[3]劉大杰.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原理與數據處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6.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野外地形圖測繪方法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yingyong/41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