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應用論文 發布日期:2022-06-14 08:45 熱度:
影視后期制作是保證出版或發行影片質量的關鍵步驟,也是影視作品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鍵環節[1]。部分編輯人員由于沒有掌握影視作品后期制作的技巧,一味地按照慣性思維進行編輯,導致任務量大,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還會增加編輯人員的工作量[2]。若此過程中出現編輯人員操作不當的問題,還會導致編輯的影片在播放過程中出現異常拼接的現象。為了提高影視后期制作水平,本文基于多媒體技術設計一種全新的后期制作方法。
1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技巧
1.1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視頻繪制與三維處理
為提高影視后期制作的綜合水平,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影視視頻進行數字化繪制與動態化處理[3]。大部分影視作品是由多個單幀圖像拼接而成,為達到優化影視效果的目的,使用多媒體技術中的2D輔助3D工具,對單幀影像進行多幀集成處理,通過此方式創造一種具有虛擬化效果的影像[4]。在此基礎上,使用動態追蹤工具對影視作品的背景或場景進行集成,為避免集成后的影視作品存在明顯的摳圖問題,可在操作影像時將其與MoKey工具進行集成,直接操作鼠標調整影視作品中不同元素的位置。使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影像動態處理工具,對影視作品中的某一個具體畫面、圖像進行加工處理,通過動態化處理技術保證影像畫質的連貫性。目前,此項技術大多用于制作科幻電影[5]。此外,可以使用三維影視技術對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場景進行投影設計,實現用戶群體在觀影過程中與虛擬場景的互動。例如,在日本的動漫作品中,已嘗試使用虛擬技術進行配音。
1.2影視后期調色操作
對影視作品進行調色處理,可以優化影視作品的播出效果。在此過程中,可在一個新電腦界面打開影視作品,將不同幀的界面呈現在不同的窗口中,按照后期處理與調色需求,在不同的模塊輸入不同的編號[6]?刹捎眉胁僮骰騾^塊操作的方式,調整某個畫面的分辨率與幀頻。根據不同動畫進入界面的時間,設置對應的時間表,如果在調色操作時,初始化內容為廣告內容,便需要在設定時,根據廣告場景調整視頻場景的色彩。在廣告場景中,可以根據畫面幀的時間軸創建一個新的時間節點,將過渡色彩導入時間軸,通過截取、拖動等方式調整色彩,以此種方式實現對色彩的調和與綜合銜接。在實際操作中,調節界面下面可能存在多個可編輯操作模塊,而不同的模塊之間可以通過拖動的方式進行集成[7]。對于參數較低的色彩模塊,可以采用空間折疊的方式優化計算空間,確保軟件整體具有簡潔明了的優勢。該過程中,如果后期編輯的視頻屬于自定義視頻,而拍攝視頻的設備又缺少主動調色模板,可以在終端編輯或操作模塊中,以安裝第三方插件的方式設置一個調色模板,通過模板實現后期制作時的一鍵調色。
1.3影視后期制作中的整體校正與優化
為了避免在影視后期制作過程中,出現某個片段過于突兀,可根據影視作品的制作與編輯需求進行整體校正,實現對作品播放效果的全面優化。例如,在后期制作時可以將影視作品導入一個預設的編輯模板,選擇在跳轉時間節點的畫面與鏡頭,根據跳轉畫面的亮度手動調節視頻整體的亮度與對比度。調整基礎參數后反復觀看片段,檢查銜接片段是否存在卡頓問題[8]。如果播放時銜接較為流暢,無卡頓現象,可直接跳轉下一界面進行參數校正與優化。如果播放時銜接存在卡頓,畫面跳轉流暢度較差,可以針對此界面創建一個Prorse格式界面,將銜接位置的前后兩個界面導入模板中,按照預設的模板校正銜接位置。輸出標準模板中的影視作品內容,按照上述步驟檢查制作成果,如果無明顯異常便輸出片段,然后插入作品中[9]。在上述設計內容的基礎上,引進數字化技術,對影視后期制作中的鏡頭進行組拼設計。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影視作品后期優化設計時,為了保證視頻整體的播放效果,提高多幀畫面的銜接性,會在設計中使用數字化技術輔助線性編輯理念進行設計。例如,可在編輯中,借助FinalCutPro編輯處理工具,根據多幀界的內容與時間排序,進行素材內容的邏輯排序,保證不同幀數界面在影視作品中的良好銜接。同時,輔助蒙太奇設計手法,進行作品的藝術性設計,最大限度的展示影視作品的藝術性。對于編輯過程中出現的多維度畫面,可以使用Motion等軟件,對拍攝鏡頭進行多維度協同編輯處理。為避免在后續整體優化設計時,出現界面渲染效果偏差等方面的問題,可以使用MentalRay技術進行畫面的二次渲染補救。例如,影像作品中許多的鏡頭是對向拍攝的,而在編輯時會使用RGB界面整體環境的校對。但校對過程中由于無法區分拍攝角度對界面畫質造成的影響,會導致整體界面出現渲染不協調的問題。針對此種問題,可以引進視覺校正技術,對渲染完成后的界面導入R視覺通道,在此通道中進行板塊的獨立區域渲染調整。同時,根據拍攝素材與最終呈現影視作品的需求,進行部分場景的虛化或弱化,還可以采用對界面進行摳圖、疊加等方式,進行真實場景的模擬與后期合成,保證影視作品后期呈現效果的真實性。此外,考慮到畫面中不同物體的前后關系,可以采用穿插渲染技術,對需要遮蓋的動畫進行刪除,并保留界面中需要展示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重復上文內容中的調色與三維處理技術,即可實現對影視作品的后期制作達到更加良好與優化的效果。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影視作品的后期制作,可以在實現素材內容科學拼接的基礎上,保障整體畫質的清晰度與流暢感。
2對比分析
在完成對影視后期制作方法的設計后,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技巧方法的應用效果以及多媒體技術在這一方法中的應用可行性,選擇傳統基于數字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方法作為對照組,通過對比實驗的方式分析兩種制作技巧方法的應用效果。為了方便論述,將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方法作為實驗組,將傳統基于數字技術的制作方法作為對照組。選取5組未經過后期處理的原始視頻作為實驗樣本,每個原始視頻的時長均為10min,為了驗證不同條件下影視后期制作的效果,5個視頻的分辨率設置為1400×1200、1152×768、800×600、480×240和320×240。利用兩種方法對視頻進行后期處理,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客觀性,兩種后期制作方法均選擇在Windows10操作系統上完成制作。利用兩種后期制作方法完成后期制作后對比導出視頻的品質,選擇將導出視頻的分辨率作為評判依據,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視頻分辨率與原始視頻分辨率相比均有明顯提升,并且提升幅度較高,而對照組的視頻分辨率與原始視頻相比分辨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幅度并不大,VI-V和VI-IV導出的視頻分辨率仍然不符合影視視頻制作的高分辨率要求。因此,通過上述得出的實驗結果能夠初步證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后期制作方法能夠保證視頻的分辨率,促進視頻制作質量提升,并為人們展示更加清晰的視頻內容。為了進一步驗證后期制作的效率,選擇將視頻在完成制作后導出的時間作為對比指標,針對兩種后期制作方法的制作效率進行量化評價。由于在影視后期制作過程中,制作時間受人為干擾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在對比兩種制作方法的應用效率時,排除視頻制作階段的時間,只記錄視頻完成制作后導出的時間,利用計時裝置記錄兩種制作方法的視頻導出時間,并將結果繪制成圖1。從圖1可以看出,對照組的視頻導出時間均超過3.5min,而實驗組的視頻導出時間均低于2.5min,由此可以得出實驗組的視頻導出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同時,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驗組的視頻分辨率更高,且符合視頻制作的分辨率要求,而對照組的視頻分辨率較低,并且VI-IV和VI-V視頻的分辨率不符合影視后期制作的要求。因此,綜合上述實驗及得出的實驗結果可知,本文提出的后期制作技巧方法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在提升視頻制作效率的基礎上,確保導出視頻的分辨率。此外,本文提出的后期制作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結合現代化的衛星技術,實現對多個視頻內容的同步數字壓縮和編碼,進一步體現該制作方法的優勢。
3結語
科技的進步使人們認知了色彩在視覺傳達中的重要性,人們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及對影視文化的感知,通過觀看電影的方式感知不同類型的影視文化。為了進一步優化影視作品,本文從影視視頻繪制與三維處理、影視后期調色操作、影視后期制作中的整體校正與優化3個方面,開展了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技巧方法設計研究,并通過對比實驗證明了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可以提高影視作品后期制作效率,還能夠提高制作成果畫面的分辨率。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技巧方法》來源:《信息與電腦(理論版)》,作者:余曉霞
文章標題: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影視后期制作技巧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yingyong/48463.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