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9-11-19 10:28 熱度:
摘 要:針對目前智能窗戶發展不夠成熟以及產品成本過高的問題,在國內光纖以太網和云計算技術迅猛發展、無線局域網普及的背景下,開發了物聯網智能窗戶系統。設計采用arduino控制芯片以及各種傳感器芯片組建智能窗戶,并通過 ESP8266WIFI芯片接入互聯網;利用偽造序列號的方式完成TCP協議的NAT穿越,實現手機終端到智能窗戶的點對點連接;通過云虛擬主機平臺,實現對智能窗戶的管理。該智能窗戶系統具備實時監測,遠程控制,智能安防等功能,滿足了用戶對智能生活的要求。
關鍵詞:智能家居;P2P連接;物聯網;遠程監控
0 引言
目前智能家居領域發展火熱,智能窗戶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智能生活的要求。智能窗戶種類很多,但是現有智能窗戶大多數僅僅是本地智能,即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實現自動開關。只有少數智能窗戶具備遠程控制的功能,但也都是利用了移動通訊 GSM 模塊,這種方式傳輸的數據量小,而且根本不具備實時性[2] 。綜上所述,現有智能窗戶主要有以下幾點不足:①數據傳輸量很小,不具備實時監控的功能;②不具備智能安防的功能;③窗體驅動模塊設計不好,導致只能用較高電壓驅動窗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了克服這些不足,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種操作簡單,具備智能安防與遠程監控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窗戶。
1 系統設計
1.1 需求分析從整體來看,智能窗戶系統應劃分為兩個部分:遠程通訊部分和本地智能部分,如圖1所示。其中,遠程通訊部分負責手機客戶端到智能窗戶的通訊,并且負責將環境數值以及窗戶的狀態發送到手機的客戶端上。本地智能部分負責檢測各種環境數據,并根據預先的設定,進行窗戶的開關控制[4] 。
1.2 技術分析
1.2.1 遠程監測及遠程控制分析小到可穿戴設備,大到智能家居,交通工具等。未來智能設備的數量將是數以億計的。在本設計中,數據存儲于智能窗戶的 SD 卡中,而不必上傳到服務器,數據的分布式存儲緩解了服務器硬盤的壓力。另外,由于我們平時接入互聯網的設備絕大部分都處于NAT防火墻之后,外網中的設備無法直接訪問局域網內的終端。傳統解決方案是通過服務器轉發數據。但是物聯網設備數目龐大,服務器將無法承受巨大的轉發壓力。而且中央服務器使得網絡中的數據流量集中到一點,不能夠充分利用空閑的線路[3] 。本設計利用集中式對等網絡實現點對點通訊,在不需要服務器轉發數據的情況下就能將手機連接到智能窗戶。
1.2.2 NAT穿越分析如圖2所示,本設計通過偽造序列號的方式完成 TCP協議的NAT穿越。
Phone 向 MiddleServer 建 立 TCP 請 求 連 接 , MiddleServer獲得host_p_addr和host_p_port映射后的 nat_p_addr和nat_p_port的信息,并通告給Window。 Phone第二次發起TCP請求時,設定TTL值,使得數據包剛好到達 NATA ,Phone 抓包獲得剛發出的 TCP 序列號,通過 UDP 協議直接通告給 Window, Window 便可以偽造一個 TCP SYN 包,其中源地址: nat_p_addr,端 口 號 :nat_p_port,目 標 地 址 : host_w_addr,端口號:host_w_port。Window收到自己偽造的TCP包,于是產生了一個SYN_ACK的包。 NATB 為建立一個映射后轉發該包。NATA收到后,將該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改為host_p_addr,目標端口號改為host_p_port并轉發。Phone收到轉發的數據包后,如符合SYN的確認要求,就會再次發送SYN_ACK,作為第三次握手返回出去。至此 NATA 和 NATB 建立了映射表,Phone 和 Window之間能夠直接通信[1] 。
2 軟件實現
服務器端系統采用 hibernate 和 spring 框架開發,利用了mysql數據庫,搭建在tomcat上。
2.1 功能描述
2.1.1 注冊與登錄模塊模塊功能:用戶在服務器注冊并登錄賬戶,綁定智能窗戶,便于對智能窗戶的管理。同時方便以后再添加和管理設備。用戶打開手機客戶端,進入登錄頁面。如果沒有帳號則選擇注冊。客戶端將用戶登錄信息提交到服務器,Tomcat 收到 Post 請求,將數據轉發到 LoginServlet處理。LoginServlet對數據做初步驗證,檢查用戶名密碼是否合法,之后將數據封裝成一個JavaBean 對象,轉發給業務邏輯層處理。業務邏輯層Service通過Dao對象中封裝的函數訪問數據庫,如果數據庫中沒有賬戶信息,則拋出異常信息:登錄失敗,上層的 LoginServlet 捕獲到異常信息后,頁面跳回到登錄狀態。反之,如果存在賬戶則登陸成功,跳轉到智能窗戶控制頁面[8] 。同樣,注冊頁面通過查詢數據庫檢驗賬戶是否存在,若賬戶合法則將賬戶寫入到數據庫,并跳轉到登錄頁面。其功能流程圖如圖4所示。
2.1.2 綁定模塊模塊功能:用戶賬戶與智能窗戶進行綁定,便于對智能窗戶的管理。前提業務:注冊與登錄。手機客戶端登錄賬戶后,點擊添加設備選項。用手機掃描智能窗戶上的二維碼,獲得智能窗戶的 ID 值,點擊綁定后,數據提交到服務器上。其效果圖如圖5所示。
查詢數據庫,如果數據庫中存在該智能窗戶的ID 值并且沒有其他用戶綁定該窗戶,則向客戶端發送確認消息,用戶點擊確認后,服務器上用戶賬戶的數據表中便寫入了智能窗戶的ID值,從而實現綁定。如果數據庫中不存在該智能窗戶的ID值,或者該 ID已經被其他用戶綁定,則向客戶端發送錯誤信息,由用戶選擇是否繼續綁定。
3 結束語
目前,4G網絡逐漸普及,5G網絡的研究也在進行中。我國光纖以太網發展迅速,網絡通訊速度正在飛快地提升,物聯網的概念必將深入人心。就本設計所應用的技術來說,面對數目龐大的物聯網智能設備,本設計所采用的數據分布式存儲是緩解服務器壓力的有效方式。同時,當前人們所用的互聯網接入工具無非就是智能手機、電腦等用來瀏覽網頁的設備,連接方式僅限于客戶端—瀏覽器模型,本設計所應用的 TCP NAT 穿越技術,實現了點對點連接。不同于某些傳統的P2P下載軟件或者視頻軟件,本設計所應用的P2P連接技術所實現的是實時控制與監測。當物聯網設備普及時,點對點連接將是緩解服務器轉發壓力的有效方式。
另外,僅就本設計來說,智能窗戶具備實時監測、遠程控制的功能。相比于傳統的通過GSM模塊發送消息的智能窗戶,本設計的數據傳輸速度更快,而且實時監控能力更強,窗戶工作電壓為 5V,更安全,且功耗低。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蔡康.P2P對等網絡原理與應用[M].科學出版社,2011.
[2] 桂勁松.物聯網系統設計[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3] 諶璽,張洋.思科CCNA認證詳解與實驗指南[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物聯網智能窗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來源:《計算機時代》,作者:王 超,林百順,馮開屏,李清清。
文章標題:物聯網智能窗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zhineng/4129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