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25 10:17 熱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融合變革的推進,大數據技術與理論算法不斷革新、云計算能力逐步提升,網絡設施的不斷完善驅動著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智能化、智慧化、無人化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特別是5G技術的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部署和AI物流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可以為智慧物流提供技術支持,也為發展物流配送無人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物流配送無人化作為智慧物流體系的重要分支,是在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下,利用無人機、無人車等實現無人參與的、高效滿足客戶需求的物流配送服務。智慧物流體系下無人物流配送技術應用的協同將對物流的智能化進程起到核心推動作用,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進一步引領物流業的創新發展。
隨著消費市場向新零售轉型,以及制造業智能升級發展,物流體系與零售體系、智能制造深度融合,進一步凸顯了物流的重要性。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快各行業對無人技術應用的進程,無接觸物流配送更顯現出重要的作用,物流配送無人化是智慧物流的發展方向,所以對物流配送無人化創新發展的研究很有必要。
通過檢索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目前物流配送無人化的研究文獻較少,主要集中在探討物流無人化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及阻礙等,江宏闡述了物流無人化發展狀況與趨勢,認為電商行業巨頭主導推動的物流無人化技術,在政策與資本的助力下會加速落地應用,并將擴散到更多行業、更多場景[1]。葛濤簡述了蘇寧物流“臥龍一號”無人配送車的研發和運行情況及其面臨的發展阻礙,認為蘇寧物流通過打造“末端配送機器人—支線無人車調撥—干線無人重卡”的三級智慧物流運輸體系,能夠實現無人物流技術應用的閉環[3]。陸煜泓認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物流配送需求不斷增加,提出加強市場推廣、創新盈利模式,規范無人配送體系,推動無人化配套的協同性等建議促進物流無人化的發展[8]。
一、物流配送無人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當前物流配送無人化作為一種新的物流配送方式正處于研究、試應用中,已經落地于社區、酒店、醫院、園區等部分實際應用場景并產生了商業價值,但受到技術、成本、政策等條件的制約,復雜開放場景的大規模應用尚未廣泛鋪開,其實際應用仍處于初步階段,物流配送無人化的全面實現還有相當一段距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人才方面的問題,即技術開發人才不足。從當前物流配送無人化發展來看,人才是限制無人化發展的關鍵因素。物流配送無人化技術是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需要各種專業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協同合作才能實現。當前的無人化技術還處于不夠成熟的階段,還需要開發公司進一步組織技術人才創新、研發。
二是技術方面的問題,無人化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問題。物流無人配送技術是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需要各種專業的技術人才協同合作才能實現,另一方面相關技術的開發比較分散,各個組織或企業之間缺乏協同合作,技術標準化、配套設施有待統一和加強。
三是資金籌措與使用問題。新技術的初期研發、試驗和后期維護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于一些資金量不足的初創技術型開發企業來說,資金不足是制約新技術開發與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阻礙了無人技術的大規模落地實施。
二、物流配送無人化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市場需求因素
現代物流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行業,覆蓋面大、聯結著各行各業,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的細分市場所帶來的快遞物流需求快速提升。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提供的數據,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邁上300萬億元新臺階,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00.1萬億元,2020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4.9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7%,2020年物流業總收入10.5萬億元。其中,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業務收入累計達8795.4億元,呈持續增長態勢,如圖1所示。
隨著中國物流行業尤其是快遞業務收入的持續性增長與規模擴大,為物流技術的革新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與市場空間。如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技術的創新發展備受行業企業關注,一方面以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設備取代人力,在補足企業人力配送短板的同時,也能大大減少人力成本,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包裹高效處理與配送業務需求;另一方面智慧物流體系下無人技術的協同應用能夠提供“快”“精”“準”的配送服務,提升消費者體驗,滿足客戶對高水平配送服務的需求。
同時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新型消費模式保持逆勢增長,民生物流需求大幅增加,對物流配送的運輸效率要求越來越高。所以越來越多的電商、物流行業巨頭開始嘗試推動物流無人化,即以數字化為核心驅動力,以自動化、智能化技術設備取代人力,主要體現在利用無人機(車)進行配送,以突破地面運輸的限制。物流(快遞)企業的積極投入是實現物流配送無人化的強大動力。
(二)政策法律因素
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行業,得到了國家從上到下的普遍重視,為了促進新技術應用于物流業,不斷出臺與物流業轉型升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動以智慧物流技術實現設備與人力的協同作業發展,從而促進物流業提質、降本、增效。
(三)技術應用因素
隨著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AI等關鍵技術的不斷發展,自然語言處理、5G通信、自動駕駛等技術正在快速迭代,深入物流的各細分領域,更加高效智能的物流系統、更加科學解決物流問題的對策和途徑的出現成為可能,為實現物流配送無人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四)資金成本因素
從長期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革、人力成本不斷上漲,以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替代人力完成各項物流活動是必然趨勢,無人化是物流標準化、智能化、專業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具有技術優勢的智能物流裝備特別是無人化設備企業獲得政府的投資支持與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政府采取設立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培育物流龍頭企業、支持物流企業上市等多種舉措,助力智能物流技術設備的不斷創新發展。
(五)人才供給因素
人才是行業和企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形成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當前物流技術快速更新迭代情況下,物流科技人才對于物流企業發展智能化、智慧化至關重要。目前,我國物流相關從業人員普遍技能傳統單一、綜合素質欠缺,同時人員培養體系不完善。因此,人才是當前物流配送無人化發展一大影響因素和約束條件,所缺乏的人才主要是技術開發的軟硬件人才、運營過程中的無人機(車)的操控、監控及維護人才、智慧物流設計與規劃管理人才等。
三、結語
當前,隨著社會市場需求、技術革新和成本結構的變化,物流產業正在趨向無人化革新和智慧化重構。無人配送的發展受到市場需求、政策法律、技術應用、資金成本、人才供給等諸多因素影響,還需要企業擁有豐富的線下場景的鋪設能力、全渠道的配送體系和既有的市場資源、智能無人配送設施設備,市場化實力更是影響物流無人配送未來發展和競爭的關鍵。在未來發展智慧物流的道路上,降低運營成本、加快技術升級、提高消費者體驗,是無人化技術取勝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江宏物流無人化發展狀況與趨勢展望[J]物流技術與應用, 2019(2):90-93.
[2]葛濤蘇寧物流:從“臥龍-號“談無人配送車的發展意義[J]物流技術與應用, 2019(2):106-108.
[3]陸煜泓“因疫而興的物流無人化末端配送發展分析[J]科技視界, 2020(13):199-200.
《物流配送無人化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來源:《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作者:吳孟霖,劉欽
文章標題:物流配送無人化創新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dianxin/zhineng/4750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