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統的中樞包括計算機網絡機房、中央控制室等。需要考慮機房所在位置樓層、平面位置、面積、承重、管路出入口、空調位置及室外機的擺放、接地引入點、空間高度、電力預留、消防鋼瓶室預留等因素。
2.機電安裝
1)弱電接地系統
為了減少干擾,保護設備,弱電的接地系統必須與強電分開,單獨設置接地極或利用聯合接地系統引出接地線至各個區域。網絡機房應使用獨立的接地干線及等電位連接,同時UPS電源、弱電豎井內及所有管槽均需可靠的接地,并對設備區設置接地排。
2)電源和用電量
智能化系統的供電需求隨著計算機的大量使用日益增加,因而對整個建筑群的供電量都產生大們影響。弱電系統的終端需要與強電配合,一般在每個弱電信息終端附近都應考慮設置電源插座,在弱電設備間應考慮設備用電情況,如樓層交換機、有線電視放大器等,所有機房的用電量應有一個完整的統一計算并提供給設計方予以提前統一考慮,以便早作配電預留,避免遺漏和少估算。
3)變配電、消防、給排水、泛光照明
消防專業應提供緊急廣播信號給弱電的廣播系統,變配電、給排水、照明等應提供設備通訊接口給設備監控系統。需集中管理的平臺事先作好接口選型和軟件要求,才便于最中集成平臺實現。
3裝飾設計
1)綜合吊頂
在使用吊頂的場合,應注意裝飾與弱電施工的設計配合問題,在吊頂設計中,要會同弱電系統的工程設計一起就設備的安裝和定位予以協調并反映到圖紙上,避免造成審美缺陷、減少施工糾紛。
2)平面功能布置
必須滿足使用要求、功能規范,同時又兼顧美觀實用性,部分系統的弱電設計必須在裝飾平面功能布置確定后才能做出來,如行政辦公樓等地。
3)裝飾材料
裝飾材料(主要是隔墻和吊頂)對弱電系統信息點位影響很大,要早匯同裝飾公司一起探討和定論。如隔墻使用玻璃,則需重新考慮弱電系統設置在墻面的廣播音控器、門禁開關、信息插座和布管途徑。
4)建筑聲學設計
數字會議系統的房間應考慮建筑聲學設計,即裝飾設計需對房間內各個墻面、地板、天花及有關設備考慮采用不同的吸聲反射結構及便面材質以控制聲音的混響、均勻度。通過墻面的隔聲結構來阻擋外界聲音干擾,降低本底噪聲,從而保證這些專業系統的音響效果。
4外部環境配套
1)電信通信設施的申請辦理
弱電設計方根據建設方在通信系統方面的使用要求,確定通訊方式及模擬、數字中繼線的技術規格,由建設方向電信部門辦理用戶申請。電信部門反饋通訊機房位置、面積要求、進線數量等,待通訊機房工程完工后,電信部門進場排放電纜和安裝相關設備,調試后投入使用。
2)衛星天線使用申請
衛星接收系統技術規格確定后,建設方還需辦理衛星天線接收使用的相關申請手續。
三.總體設計
1、明確設計的范圍:包括地下、地上的綜合樓、廠房,門廳和員工食堂,保安、消防控制室設、數據中心、辦公室、員工宿舍等及后期將有的新建筑。
2、設計思想:智能系統工程建立的五大步驟,它包括:系統規劃、系統設計、詳細設計和產品選型、工程施工和運行維護管理。通過對建筑物的4個基本要素,即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以最優化的設計,提供一個投資合理又擁有高效率、舒適、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環境空間。
3、設計定位:智能系統應實時便捷、保障其通訊(CAS)的高效和安全自動化為核心,可靠的建筑自動化(BAS為生產基礎保證)和信息自動化(IAS)為實時服務。
4、設計目標:將樓宇自動化管理系統(BMS)、通信網絡系統(
CNS)和信息自動化系統(IAS)三者通過總體規劃,進行綜合和分解。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集成在建筑環境這個支持平臺上,將建筑物的結構(建筑環境結構)、系統(智能化系統)、服務(住、用戶需求服務)和管理(物業運行管理)四個基本要素進行優化組合。提供一個投資合理、具有高效、舒適、安全、方便、節能環境的建筑物。
四.結述語
隨著現代社會高新技術的發展,對智能建筑的弱電工程及計算機控制通信和設備自動化管理技術要求也日益提高,涉及面更廣,技術性更強,創造投資合理,環境舒適的智能建筑的建設是迫切需要的。因而,設計中要有全面的觀點,不斷掌握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完善設計。
參考文獻
1陸偉良.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2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智能建筑設計技術
3李林.智能大廈系統工程
4張瑞武主編.智能建筑
5杜成章.建筑智能化的系統設計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