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30 09:12 熱度: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所以對體育事業發展的越來越重視,特別是我國,在體育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方面也增加了比較大的投入,不但追求體育設施的數量,而且在體育場館、場地的規范性、舒適以及設計的新穎美觀性方面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廣州大學城華南師范大學體育館的建設為例探討其新穎性設計及施工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創新。
關鍵詞:場館建設,設計理念,施工技術
一、工程概況
廣州大學城華南師范大學體育館是根據廣東省高等教育廳和廣州市政府規劃構想,一方面是作為20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主場館和第16屆亞運會的使用場館,并作為大學城標志性建筑,展現廣州新型大學風采。另外一方面也是廣州大學城華南師范大學配套的體育設施工程,而且平時也可作為對外開放的公共體育場館設施。
該場館位于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新校區,包括著多功能體育館、游泳館、教學館三個單體工程。建筑占地面積16836m2,總建筑面積25149m2。兩個主場館(多功能體育館、游泳館)平面為橢圓形,通過半沉式地下室(教學館)有機聯為一個整體,屋面為造型獨特的半月型(室外景觀布置圖)。
室外景觀布置圖
二、主要科技創新內容
該工程從設計到施工,都堅持技術創新、以人為本、體現在出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創新理念,并將理念很好地融合到體育場館的建設項目中。現就設計創新技術和施工創新技術兩方面作出具體闡述。
(一)、設計創新技術要點
(1)新穎的建筑設計理念
多功能體育館、游泳館、教學館三個單位工程組成,兩個場館平面為橢圓形,通過半沉式的地下室聯為一體,整體設計新穎、造型獨特,功能完善,分區合理,整體美觀。
中國教育的起源源自孔子,最初樹下設一講壇,弟子席地而坐,便是教育的雛形,故有教育“百年樹人”的說法,而師范教育更猶如片片樹葉從樹干中吸取營養脯育莘莘學子而枝繁葉茂,建設構思的原點,便是“摘下一片樹葉,庇蔭一方學子”。建筑造型中,體育館、游泳館宛如一片綠葉,飄落于大地之上,為學子們遮風擋雨,助其茁壯成長,樹葉的形態充滿動感,體現了“更高、更快、更遠”的奧林匹克精神,樹葉莖干處理成采光天窗,良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可滿足平時比賽訓練的使用,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是節約型建筑的典范。
(2)與環境契合的總平面布局,倡導綠色環保概念
由于用地呈不規則形狀,現狀高差較大,設計時巧妙利用地勢地貌,將建筑沿場地周邊展開,根據用地中部北高南低特點,在體育館和游泳館之間設置半地下教學館,上部為交通疏散和集會鍛煉平臺。
交通組織中,由于周邊有校園環路圍繞,機動車可方便通行,場地與周邊道路高差最大約有3.6米,但通過進、出口坡道的設置,內部車輛和消防車輛仍可到達建筑周邊進行環繞。
(3)高效用水系統設計
大學城城市管網的供水方式采用分質供水,分高質水(近期為市政自來水,遠期為市政飲用凈水)和雜用水,綠化、道路廣場澆灑和景觀水池補充水用雜用水,其它用水為高質水,可降低場館的長期運行費用。游泳池水處理系統采用順流的循環方式,在水泵房內在循環水泵和加藥裝置自動運行,經過反沖洗進水、過濾出水的循環原理,對游泳池的水進行反復循環處理,使游泳池的水質能夠達到高標準比賽使用要求。按每年減少2~3次的換水頻率計算,每年游泳池可節約用水超過5000m3。
(4)信息校園智能化管理
該體育場館智能化系統集成總點數1200點,包括如下子系統:廣播系統(包括體育館擴聲系統、有線廣播系、消防應急廣播系統)、閉路監視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綜合布線系統、電子顯示屏系統、一卡通系統、智能化系統集成、弱電系統的防雷與接地等。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5)“椅下送風、頂部回風——置換通風”的通風系統
場館的中央空調系統采用大學城的集中冷源供冷,在體育館地下室設兩臺板式換熱器,一次側供回水溫度為2.5/12.5℃,二次側供回水溫度為6.5/13.5℃,采用四臺水泵,其中一臺變頻。體育館采用旋流風口頂送風,有組織的座椅下回風的空調方式,形成“椅下送風、頂部回風——置換通風”的通風系統。在小球比賽時,通過減少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的送風量,以及部分關閉送風支管上的電動風閥并電動調節比賽場內旋流風口的送風角度來控制比賽場內的送風風速在0.2m/s以下,耗能大大低于一般的大型建筑物。
(6)大空間智能型主動噴水滅火系統
該系統具有聯動功能:火災報警后,消防控制室停止有關部位的空調送風,關閉電動防火閥,并接收其反饋信號;啟動有關部位的防煙和排煙風機﹑防火閥等,并接收其反饋信號;消防控制中心在確認火災后,應控制電梯停于首層,并接收其反饋信號;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并接通相關的火災應急廣播,火災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燈。
(7)聲學創新
體育館首層室內墻壁采用木質吸音板,二層以上墻壁內側采用輕質防火中空隔熱吸音板,網架屋面采用K-13植物纖維素吸聲材料的屋面板。植物噴涂纖維材料K-13在噴涂底板為金屬網板時低頻有較大的吸收(本館采用75mm厚噴涂),因此選用適量的此類構造吸收。另外,在墻面安裝一定數量的木絲板吸音材料加強低頻吸收效果。場館內的吸音效果甚佳,體育館的聲學混響時間為1.9+0.15s,游泳館的聲學混響時間為3.0s。
(二)、施工創新技術要點
(1)大型屋面網架施工技術
場館內大廳屋蓋采用雙層變厚度鋼網殼結構,沿長軸飛檐和周邊挑檐與網殼相結合,達到結構受力與建筑造型的有機統一。網架結構為正放四角錐和正放三角錐雙層變厚度螺栓球節點和焊接球混用網殼,周邊柱點支撐,沿軸飛檐和周邊挑檐與網殼相結合桁架柱作飛檐點支撐,節約鋼材。網殼跨中處厚度4.05m,支座處厚度2m,短跨74.742m,網殼下弦矢高6m,矢高比為1/12.5,網殼下弦周邊支承于主體結構框架柱頂,采用橡膠彈性支座與下部結構相連。網殼用鋼為35~45Kg/m²(不含檁條),大大節約鋼材用量。
鋼結構及屋面防腐防火的涂裝,采用了以天然植物為原料、經過阻燃及防蟲等化學處理而制成的一種符合環保要求的新型功能性吸聲植物纖維材料K-13,該產品的防火能力及密度能有效地隔絕空氣,能將屋面的防火能力提高20%-55%,并能有效地控制、縮短混響時間,提高吸音效率,達到降低噪音,改善環境,增進環境音質的作用。
(2)高標準游泳池施工技術
游泳池是正式比賽用場,游泳池需達到國際級比賽的要求,游泳池的內壁對角線距離偏差為小于±2mm(偏差值少于1/2500),在施工過程中采用高精度全站儀對游泳池的對角內壁的長度距離進行反復測量。
游泳池的結構防水采用摻膨脹劑混凝土,防水等級為P8,結構施工一次成型;柔性防水層采用水泥基防水。通過有效的配合比控制和施工質量監控,整體防水效果甚佳。
(3) 建筑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
混凝土結構屋面采用50厚擠塑型聚苯乙烯板;鋼結構屋架屋面采用聚碳酸酯采光板,具有重量輕、柔韌性強、透光率高的特點;外窗以及外門采用斷熱型鋁合金單框雙玻,空氣層厚20~30mm;外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體育館內隔熱效果良好,建筑節能效果顯著。
比賽場燈具選用高效節能型金鹵燈,安裝在網架馬道上,采用智能照明系統(BA自動系統)進行控制,可以達到節能目的。
(4) 其他建筑新技術的應用
而且本工程還應用了多項建筑新技術,如:粗直徑鋼筋直螺紋機械連接技術、新型防水卷材應用技術、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應用技術、給水管道卡壓連接技術、施工過程監測和控制技術等。
三、結語
通過應用以上各項創新設計和施工技術,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在建筑節能方面效果顯著。多項建筑新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目在工程設計和施工中都應用了先進的建筑新技術,工程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在工程質量、節能環保、工程進度、循環經濟和投資效益上取得了顯著效果。該工程獲得“廣東省優良樣板工程”、“國家優質工程銀獎”、“詹天佑故鄉杯”設計方面獲得了“湖北省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參考文獻:
[1]趙忠青、姜宇,中國體育場館設計——誰的新機遇?——對話北京維拓時代建筑設計公司方案所所長岳兵,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年02期。
[2]陳曉輝,大型體育場館設計發展趨勢初探,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文章標題:論廣州某高校場館建設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創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121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