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02 08:56 熱度:
摘要:城市老街區承載了城市歷史發展的文化脈絡,是城市記憶與個性的活化石。廈門中山路片區是廈門生活態的縮影,如何進行有機更新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議題。在提出保護與更新策略之前,該地區的調研工作應當是持續的,系統的并且發展著的工作.
關鍵詞:調研策略;有機更新;保護
摘要:城市老街區承載了城市歷史發展的文化脈絡,是城市記憶與個性的活化石。廈門中山路片區是廈門生活態的縮影,如何進行有機更新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議題。在提出保護與更新策略之前,該地區的調研工作應當是持續的,系統的并且發展著的工作。
關鍵詞:調研策略、有機更新、保護
筆者在研究生階段參與杭州中山路保護與更新項目的調研及策略設計等基礎工作,后于廈門任教,對廈門中山路片區遺存的豐富業態、特色建筑、城市肌理及地區所呈現出的立體的生活氣息所感染。借助學生實踐周時間,展開中山路片區調研工作,耗時總計40天,分2個階段記錄中山路當下城市現狀,并對日后可能的城市更新策略的提出提供借鑒。
一、 項目概況
中山路此名最早于南京出現,是各個城市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規劃的城市主干道。廈門中山路片區是以中山路為中心的騎樓街區,包括東西向的廈禾路、大同路、思明東西路、中山路和南北向思明南北路及之路大中路,鎮海路等。廈門最早的一條馬路開元路(即提督碼頭至浮嶼)也位于該區位中。該區位中以騎樓建筑為特色,建筑隨地形高低起伏,最早興起于1925年前后,是廈門城市舊城改造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是當時華僑在華投資房地產的重要成果。
二、 調研階段
秉承對現場實際情況的尊重,我們借助相機記錄、訪談對話、手繪描述等多種對街道立面、室內平面構造、使用家庭基本情況、商業業態等方面內容進行了翔實的記錄,盡可能的客觀展現真實的中山路現狀。在2010、2011年7月我們對中山路核心區(即北至大同路、西至思明北路,南至思明思路,東至鎮邦路)進行了兩次調研。第一次于2010.7.11號開始至2010.7.25號,重點調研大同路。第二次于2011.7.12號至26號,重點調研了核心區剩余區塊。
2.1調研方法與策略:
A調研步驟:a感受—b記錄、問卷—c描述、匯總
在調研開始之前,我們把整個中山路CAD圖按1::1000打印出來貼于教室墻上,進行講解分組,學生結合專業情況分成立面組、室內平面組、問卷調研組。并統一圖示,如下圖。在立面圖中,豎向五欄分別表述手繪街道立面情景、門派編號、簡化的調研文字記錄、騎樓立面照片及小組編號和組員,并按照門排編號的前后關系10-12組組成立面拼合輯。在手繪街道立面情境和拼合圖層中,我們強調盡可能多的細節表達和正確的比例尺寸。在平面表達中,強調對室外活動和室內空間并重觀察,但若確實因為不可抗拒力而導致觀察不到的平面,可結合調研進行適當的推測,但需在圖紙中標注推測。
a、 感受:首先在對中山路歷史片區的相關歷史資料有所了解和解讀之后,對中山路片區的住宅、商鋪、公共設施等進行了地毯式的觀察,要求在幾個不同的特定時間段,例如早上六點、中午2點、傍晚7點,夜間11點等,用相機記錄不同天氣狀態下的原住民及游客等不同人群的生活態。并選定角度與場景,用速寫的方式繪制該地區有意思的或觸動的生活場景,爭取多角度,多形式的立體的記錄方式。
b、 記錄: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涉及被訪問者基本情況,建筑物基本情況,改造意愿選擇等。其中建筑物基本情況中重點記錄所在巷道名稱、門牌號、建筑結構、建造年代、層數、表面材質(抹灰,木材,石材,紅磚);使用面積、其中一層、二層以上各是多少;居住人口、是否有加建及加建空間所在位置、加建空間功能;底層業態、店名、二層及以上功能。
c、 描述與匯總:用之前定下的標準繪制立面與平面,并拼合街道,全面展示街景。
B調研成果
a、 中山路的歷史沿革:
20世紀20年代,隨著廈門市市政會的成立,林爾嘉先生擔任該市政會會長,廈門就發起“開山填海,拆除舊城興建新城市”的倡議,之后興修了廈門市第一條現代化的馬路,即開元路,路面仿照英國的麥加頓式,再到1925年大規模拆除城墻,用來填平廈禾路內的沙灘,之后華僑不遺余力的引進南洋外廊式建筑,興建騎樓。在1938年之后,到1949年,廈門的興建新城市因為戰爭而停滯。之后,在新舊城的更新中,中山路日建繁華,成為廈門市繁華商業中心之一。但是在中山路背后的這些傳統街區得到了比較好的保留。可以說,今天的廈門中山路片區是20世紀30年代的時代縮影。
b、 中山路片區業態現狀
本次調研共涉及思明西路、升平路、鎮邦路、大中路、棉襪巷、土崎巷、梧桐埕橫巷、天一巷、南橋巷、大同路、局口街、山頂巷、曾姑娘巷,共計305戶人家。在調研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對每位被訪談者都發放了詳細的問卷,如下圖。
通過對回收回來的問卷進行分析得到該地區的業態分布:其中104戶為住宅,66戶經營服裝鞋帽,24戶經營餐飲,33戶經營雜食百貨,21戶提供美容美發等生活服務,政府事業服務為8戶,另有8戶為功能不詳,另有3家旅店。總體上來說,中山路核心區即背向街道區,保留著較好的具有廈門地域特色的生活態,商業等級較為低端,但是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較為齊全,商業的參與者也多為該地域的原住民。這種街坊商業生活態原始尚未被現代商業態所侵染,鄰里關系和諧,90%的被調查者皆不愿意離開該區域。
圖表6中山路核心區業態分布圖
c、 中山路片區改造意愿及現狀要求
通過對調研問卷和調研結果的總體分析計算,得出183戶被調查人員選擇房主自發的進行改造,以政府的政策為輔助,并且認為改造迫在眉睫,立刻需要有規模的改造。但是也有68戶的被調查者認為可以進行政府政策為主導的,自發改造為輔的改造行為。53戶被調查者的人認為選擇維持現狀,但18戶提出改善社區的衛生問題,26戶對社區的建筑質量問題提出質疑,19戶人家對社區的安全問題表示擔憂,希望能加以治理。144戶被調查者同意中山路社區進行逐步開發,成為具有文化和地域特征的宜居宜商社區。
三、 結語
廈門中山路片區的調研是一個長期資料匯總與訪談記錄的過程,我們不僅需要對地塊分區、問卷做的更加細分與詳細,而且應當對所得到的問卷進行更為科學的分析。只有在非常詳實而又細致的調研基礎上才能得到最該地塊最真實的地理人文信息,而基于真實的信息基礎上的更新才能更尊重該地域的原住民意愿以及做出更好的更新策略。目前的工作不僅需要完成剩下區域的調研工作,而且應該用更為科學的如類似SPSS的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參考文獻
[1]梁宇.“承”與“延”杭州中山路業態調研方法及有機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與文化.2007.11
[2]中國美術學院中山路課題組.杭州中出路綜合保護和有機更新的原則[J].現代城市2008.6
[3]董明如陳力關瑞明.廈門中山路歷史街區的復興探討[J].福建建筑.2011.3
[4]李百浩嚴昕.近代廈門舊城改造規劃實踐及思想(1920—1938年)[J].城市規劃學刊2008-05-15
文章標題:廈門市中山路保護與更新之調研策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1247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