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09 15:27 熱度:
【摘要】周圍環境的改變會使人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對那些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還未完全成熟的大學新生而言,邁入大學校門開始獨立生活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時會有很多心理問題產生,對這些問題正確的認識,并進行有效應對研究,是極為重要的,對大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成才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新生,心理問題,應對研究
大學新生入學后,因生活環境、學習方式和自身角色等方面的轉變,必然要經歷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在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心理失衡的問題,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能否順利渡過適應失衡期,對大學新生的成長和成才至關重要,若有些問題認知錯誤或處理不當,就會導致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所以正確對待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有效地疏導和應對,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人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入學后一切都是新的,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調適心態,適應新鮮又陌生的大學生活,對他們心理素質和能力無疑是一種考驗,很多大學新生感到緊張、被動、困惑……學生們的這種心態常常被人們稱之為“大一困惑”,這些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不適應感突出。上大學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生活,告別父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包辦一切的生活,而開始自己照顧管理自己的大學生活,大都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如軍訓的緊張勞累(體力吃不消)、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被動“灌輸”學習到主動“開放式”學習)、與同學關系不協調、自己打理內務的煩惱等,非常容易使大學新生產生不適應心理,注意力無法集中,成了心理障礙中的一員。
2、盲目無聊的心態顯現。一年級是從高中生轉變到大學生的重要人生轉折點,他們上大學興奮之余,往往沒多久即陷入了困惑之中,失去“升學”這根無形指揮棒的牽引,好象一下子來到了大草原而沒有了方向,迷茫不斷地闖進他們的腦海,不知自己該干什么、干什么好。不清楚大學的奮斗目標是什么?焦慮、茫然、無聊,整天沉湎于網絡、玩游戲、看閑書、逛大街……完全沒有了高中時候的奮發圖強,把“60分萬歲”當作座右銘,有的甚至以過度的娛樂和戀愛來填補此階段心靈的空虛,表現出盲目無聊心態。
3、挫敗自卑心理時有發生。新生來到大學面臨的挑戰非常多,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準備,往往導致他們自我評價失真,處理不好個人的生活事務,處理不好同學關系,不善于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焦慮、挫折、茫然,挫敗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如有的到了大學失去師生關注后,就會產生對自己的否定心理和挫敗心理。有的因為高考失利來到了并不理想的大學,也會產生挫敗心理。更有甚者超長發揮來到了大學,會認為周圍人都比他優秀而自慚形穢。有的困難邊遠落后地區的學生,來到大都市,感覺喧囂繁華的現代生活遠得于己無關,萌生自卑的心理。
4、人際孤獨交往困難。在大學生諸多的心理問題中,表現最多的就是人際交往問題。很多新生不愿敞開心胸,喜歡自我深思,自我行動,而以往又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難以應付較快節奏的學習和生活,很長一段時間與身邊的同學還不能完全熟悉,沒有可以訴說知心話的朋友,感到孤獨寂寞。還有些新生希望與人交往,但缺乏交往技巧和方法,影響交往的深度和廣度,尤其要面對室友間的情趣愛好、飲食習慣、家境狀況、作息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有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彼此無法相容。還有些新生在交往中缺乏自信,膽小不敢說話,一說話就面紅耳赤,辭不達意,自我防衛戒備心理特別強,形成交往障礙,孤獨寂寞感加深。
二、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原因分析:
大學新生的心理受家庭、社會和學校及學生自身的綜合作用,造成其心理問題原因是極其的多面復雜:
1、家庭因素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許多父母只重視知識灌輸和對孩子的過分呵護,不注重對孩子的能力素養的培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造成許多大學新生既任性自我又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家長采用簡單、粗暴的家長制手段,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慮、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有的家長受傳統的“高教獨立”思想的影響,認為孩子進了大學,父母的教育作用就不重要了,即使有了問題也糊涂地認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師教,把教育子女的責任完全推給了學校,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
2、社會因素的影響。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時刻都在沖擊著大學生的心靈。對于主流正確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他們易于接受,但對非主流錯誤不健康的東西,因其社會閱歷較淺,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也很容易受不良思想觀念的干擾,使大學新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困惑和矛盾,形成心理疾患。
3、學校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的學校,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心理教育咨詢工作欠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問題。隨著高校的改革和擴招,學生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有些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相對比較薄弱,抓的力度不夠,對學生的心理工作重視不夠,還沒有建立起一支經過專業化訓練的從事心理教育的機構和隊伍,往往認為心理方面屬于學生的個人問題,涉入較淺。要知道學校教育在一個大學新生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必須引起有關人士的重視。
4、大學新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大一新生入學后,社會、學校、家庭開始以成年人的標準來評價他們。在這“心理失衡期”階段,新生面臨著思想上的自我定位、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自我調試等一系列問題。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他們感覺到了社會和家庭對他們的要求和厚望,主觀上總是想做得好一些以獲得社會的承認,成為生活學習的強者,卻由于涉世不深、經歷尚淺,缺乏社會經驗和能力,感到莫名的壓力和無奈,常會表現出自我情緒的失控常常難以得到社會的充分信任和理解。
三、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應對措施:
面對大學新生“過渡期”諸多的心理問題,我們應充分地應對,調動家庭、社會、學校、大學生本身諸方面因素形成合力,主動做到防范、疏導、轉化等工作,使大學新生盡快地克服不適應感,消除各種心理問題,以充足的自信投入大學的學習生活中。
1、強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和作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都是膾炙人口的家庭教育佳話。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在培養目標的確定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特別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思想覺悟、文化素質、職業、經歷、興趣和愛好的影響。科學的目標定位必須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即孩子的年齡特點、天資、學習基礎、有無特長等出發,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實事求是地提出可行的目標定位。要改變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較突出和普遍存在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把自己的愿望、興趣作為目標定向強加給孩子狀況。要改變有些父母為孩子打算不能從社會需要的人才層次和職位多少出發,盲目替孩子填報志愿和專業的行為。要消除“高教獨立”依賴學校的錯誤思想認識。
2、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大學生的教育工作。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依托和補充,全社會都要關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理論、新聞、文藝、出版等方面要堅持弘揚主旋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提倡婦聯、工會、人事局、勞動局等部門共同舉辦由大學生、家長和教師參加的參觀、考察系列社會活動,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健康教育。要求各類文藝專業團體和重大演出場所踴躍參加高校大學生教育實踐,著力打造“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積極作用。政府要積極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把大學生健康教育納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全面聯合開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專項行動,整治危害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低俗信息,關閉違法違規網站,凈化大學生上網空間,形成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良好社會空間。
3、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培養工作。面對很快成為大學生活新主人的大學新生,高校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責無旁貸,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范疇,制定明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成立由輔導員、心理指導教師、學生、家長代表參加的大學生心理指導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做好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幫助新生盡快適應新環境。可以通過講座、報告、座談等活動,讓大學生意識到大學與中學的不同,告知他們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個思想準備。多開展健康的集體活動,幫學生熟悉校園環境,了解同學、增進友誼,消除陌生感,盡快適應新環境。
(2)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指導他們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堅持鍛煉身體等,保持樂觀而平靜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3)創設良好的外部交往環境,指導新生提高交往技能,建立良好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和同學人際關系,形成尊重他人、以誠相待、熱情誠懇、謙虛有善、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幫互助等良好的班風和集體心理氣氛,減輕他們人際交往的心理壓力。
4、發揮大學新生本身內因作用。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面對新的環境和挑戰,大學新生本身必須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積極主動迎接挑戰:
(1)主動盡快地去適應環境。首先要積極調整心態,接受已成為大學普通一員的事實,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通過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減輕心理壓力。其次是了解大學生活,盡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從頭做起,積累經驗,主動參與集體生活,爭做生活的主人,使自己健康成長。
(2)確定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入學熟悉環境后,不要放縱自己,應立即確立一個新的目標。這樣無形中會轉移注意力,削弱心理問題對心理的影響,擺脫因不適應而帶來的心理問題。并且有了明確目標,就有了內在驅動力,可促使人變得積極向上,從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3)主動接納自己。首先不要總想著自己的身體缺陷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實力,激勵自己作肯定評價,學會自信、自主、自強、自立。其次要積極參與活動,真正成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大學生。三要激發內在動力,相信憑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奮斗精神,沒能得到的東西總有一天會得到。
盡管大學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較多,也讓大學生很困惑,但是只要我們懷有一種樂觀、積極、進取的心態去迎接、研究、應對,那么我們的大學和學生一定是陽光燦爛和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黃代森.饒婕大學新生心理問題探究《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年第5期.
[2]楊明.大學新生的心理問題與調試《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3]楊祥冰.黃彥明.關于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4]文豐安.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外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第1期
[5]謝忠明張恩泰.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書育人》2006年第2期
[6]慕淑珍.簡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及對策[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6年第3期
文章標題:大學生心理教育論文關于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190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