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高等教育論文范文談談現代大學生文化素養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2 10:20 熱度:

  論文導讀:思想文化素養方面,當代大學生最看重的是思想道德修養。這與我們黨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一致的,也與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關。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發展的目標主要是經濟建設,技術人才更受重視,因而,比較突出科學文化知識的素養。如今,我國處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面發展階段,更加注重國家和社會治理,管理人才和綜合素質開始受到重視,因而,當代大學生比較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方面的素養,而對科學文化知識素養的重視程度相對有所減弱。對詞做了一下調查。

  關鍵詞:傳統的思想文化素養,主流思想文化素養,西方思想文化素養

  第一,普遍重視提高思想文化素養,但整體水平有待提高。調查顯示,在“您認為現在大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狀況如何?”的選項中,選擇“很好”和“較好”的占39.2%,而選擇“一般”的占55.6%,還有5.2%的學生選擇了“很低”;而在“您認為自己現在的文化素養水平怎么樣?”的選項中,選擇“很好”和“較好”的占57.7%,選擇“一般”的占40.4%,還有1.9%的人選擇了“很低”。從調查結果看,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文化素養狀況多數是肯定的,但對大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狀況評價一般。這既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自身文化素養的看重,也反映了大學生整體文化素養狀況存在的不足和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文化素養教育的必要性。第二,思想文化興趣日益多元化,但對主流思想文化素養產生沖擊。在“您最感興趣的思想文化是什么?”的選項中,選擇“國學”、“大眾文化”、“西方文化”所占比例較大,分別占28.4%、27.8%、22.8%,而選擇“馬克思主義文化”所占比例不高,僅為8.6%。這說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除了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文化以外,其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開始擴大,他們在接受主流思想文化教育較多的情況下,開始更加重視其他方面的文化素養。另外,也反映了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存在的不足,必須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多元文化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文化素養產生的沖擊,采取有效措施給予積極引導。第三,思想道德修養更受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素養有所淡化。調查顯示,在“您認為文化素養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的選項中,從高到低的比例依次是:思想道德修養(46.2%)、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27.4%)、科學技術知識(12.6%)、文史哲知識(8.8%)、審美素質和藝術欣賞水平(4.2%)、其他(0.7%)。

  2.當代大學生的傳統思想文化素養狀況

  第一,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興趣濃厚,但對傳統思想文化的發展現狀有些擔憂。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您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嗎?”的選項中,選擇“非常感興趣”和“有興趣”的占了82.5%。在“您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內容是什么?”的選項中,“詩詞歌賦”占35.9%、“傳統節日”占21.8%、“諸子百家思想”占20.8%、“傳統民俗禮節”占19.6%、其他占1.9%。其中,詩詞歌賦所占比例較大一些,這可能與中學時期的語文教育內容有關,培養了學生對詩詞歌賦的興趣。在“您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的選項中,雖然選擇“影響很強大”和“還有一定的影響”的占60.8%,但有些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未來表示擔憂,選擇“正在消逝”和“很難判斷”的占了將近40%,這說明在改革開放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應對。第二,對傳統思想文化的幫助作用持肯定態度,但對這種幫助作用的感受隨著年級增長而有所下降。調查顯示,在“您認為傳統文化對您的作用如何?”的選項中,選擇“幫助很大”和“有一些幫助”的占了91.6%,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思想文化的作用是充分肯定的。但我們也看到,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這種幫助作用的感受也有所變化,選擇“幫助很大”的學生在各年級中的比例分別是:一年級(25%)、二年級(18.1%)、三年級(19.2%)、四年級(16.7%);選擇“有一些幫助”的比例是:一年級(69.6%)、二年級(74.2%)、三年級(69.9%)、四年級(41.7%);選擇“沒幫助”的比例是:一年級(4.6%)、二年級(6.8%)、三年級(8.3%)、四年級(25%);選擇“有副作用”的比例是:一年級(0.8%)、二年級(0.9%)、三年級(2.6%)、四年級(16.7%)。這種變化表明,高年級學生可能更加注重與就業相關的實際需要和時代要求,而對傳統思想文化的幫助作用有所忽視,甚至認為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而,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傳統思想文化的積極作用。第三,學校教育是習得傳統文化素養的主要途徑,但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不太滿意。調查顯示,在“您的傳統文化素養的習得途徑主要是什么?”的選項中,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學校教育(43.5%)、家庭影響(21.8%)、網絡、影視等媒體(16.1%)、傳統節日紀念活動(13.5%)、其他(5.1%)。數據表明,中小學教育和家庭影響是大學生習得文化素養的主要途徑,網絡、影視等媒體和傳統節日紀念活動也在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形成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應當予以重視和利用。在“您喜歡通過哪種方式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的選項中,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閱讀相關書籍(49.6%)、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18.3%)、看影視戲。14%)、聽相關課程(9.4%)、上網(7.3%)、其他(1.4%)。這既體現了大學生對進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反映出自我提高文化素養形式的多樣性,教育者應根據他們喜歡的載體和形式,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加以引導,而且需要多種方式相配合。同時,也要看到,他們對“聽相關課程”的選項認同較低,比例僅為9.4%,這表明高校的傳統文化課程和傳統文化教育離大學生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許多學生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反映大學的傳統文化課程太少,不能滿足他們對學習傳統文化的需求,需要加以改進和提高。

  3.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文化素養狀況

  第一,認同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文化地位,但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主流文化地位表示認同,同時也發現,由于受多元文化的沖擊,有些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度有所下降。在“您認同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當前的主流文化嗎?”的選項中,雖然有64.6%的學生選擇了“完全認同”和“基本認同”,但也有35.4%的學生持“不太認同”和“不認同”的態度。這無疑與大學生日益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密切相關,需要對他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揮其引領作用,引導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第二,認識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必要性,但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動性不高。在“您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必要嗎?”的選項中,選擇“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了64%。這說明多數學生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有36%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和“無所謂”,需要我們認真進行分析和研究。而且,多數學生對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在“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如何?”的選項中,選擇“被動應付”的占58.9%,選擇“心不在焉”的占17.9%,還有8.2%的學生選擇“基本不聽”,三項加起來達到了85%。當然,這一數據并不代表他們不愿意學習和了解馬克思主義,而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還不滿意,更喜歡通過網絡、影視等現代手段了解當前中國的主流文化。在“您喜歡通關哪種方式了解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的選項中,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僅占7%,而選擇“網絡、影視等媒體”高達61.3%,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占17.5%,選擇“聽學術講座”的占13.3%。因而,根據當代大學生對網絡、影視等媒體的興趣,積極探索和開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多媒體教學,成為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吸引力和實效性的一個重要方式和途徑。第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作用,但不同年級和專業的感受有一定差異。在“您認為馬克思主義對您的作用如何?”的選項中,選擇“作用很大”的占4.5%,選擇“有一定作用”的占47.3%,選擇“作用不大”的占41.7%,選擇“沒有作用”的占6.5%。數據表明,盡管多數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作用持肯定態度,但不同年級和專業學生存在一定差異。從年級來看,選擇“作用很大”和“有一定作用”的學生在各年級中的比例分別是:一年級(52.6%)、二年級(48.7%)、三年級(58.7%)、四年級(75%)。從專業來看,認為“作用很大”和“有一定作用”的學生在各類專業的比例分別是:文科類(56.8%)理、理科類(45.4%)、藝術類(57%)。這些數據表明,高年級和文科、藝術類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作用感受較深,而低年級和理科類學生相對感受較;高年級學生隨著馬克思主義素養的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文科、藝術類學生由于接觸馬克思主義文化較多,因而對馬克思主義的作用體會更深一些。

  4.當代大學生的西方思想文化素養狀況

  第一,對西方文化興趣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泛娛樂化傾向。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西方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多數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興趣日益增加。調查顯示,在“您最感興趣的思想文化是什么?”的選項中,有22.8%的學生選擇了“西方文化”。在“您最感興趣的西方文化內容是什么?”的選項中,比例由高到低的選擇分別是:影視音樂(38.1%)、文史哲思想(18.2%)、法治文化(13.6%)、餐飲文化(11.9%)、科學技術(11%)、節日文化(6.4%)、其他(0.9%)。這一數據體現了他們對西方文化的興趣點日益多樣化,需要給予多方面的關注。同時也要看到,當代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喜愛尚有一種表面的、泛娛樂化的傾向,而對西方真正的思想文化精華,比如文史哲、科技、法制等方面的內容有所忽視。第二,喜歡了解西方文化,但了解程度并不太深。調查顯示,大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是多樣的,在“您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徑是什么?”的選項中,“網絡、影視等媒體”占56.7%、“閱讀相關書籍”占19.3%、“課堂學習”占19.9%、“社會交往”占3.2%、“其他”占0.9%。其中,選擇“網絡、影視等媒體”的比例最大,說明網絡、影視等媒體已成為西方文化傳播的主要渠道,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需要加強對這一領域的引領。在“您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了解程度”選項中,除了“民主社會主義思潮”一項選擇“比較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例達到50.2%以外,對“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普世價值”、“后現代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選擇“比較了解”和“了解一些”的比例基本上都在30%左右,說明很多人只是聽說了相關的概念,大部分學生對這些思潮并不真正了解,因而容易被一些言論所誤導,以至于產生認識偏差甚至錯誤價值取向。第三,容易受西方文化影響,但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比較理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趨勢的發展,西方文化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不斷擴大。調查顯示,在“西方文化對您的影響如何?”的選項中,選擇“影響較大”和“有一定影響”的比例之和達到69.8%,可見,西方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是比較普遍的。而且,由于不同專業接觸西方文化的程度不同,受其影響也有一定差異。調查顯示,西方文化對文科、藝術類專業學生影響較大,對理科專業學生影響較小一些,認為“影響較大”的學生在各類專業中的比例分別為:文科專業(9.2%)、理科專業(4.6%)、藝術類專業(8.6%)?上驳氖,在“您對西方文化的態度?”的選項中,有77.2%的學生選擇了“吸收有益的內容”,說明當代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態度是比較辯證和理性的,并不崇洋媚外和盲目接受。

  調查結論與對策

  1.調查結論

  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是比較積極健康的,但思想文化素養的結構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綜合化的樣態,而且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應當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普遍重視提高思想文化素養,但整體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興趣濃厚,但高校的傳統思想文化教育相對薄弱,不能滿足學生需要;三是認同馬克思主義文化的主流地位,但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動性不高;四是受西方思想文化影響增多,但了解程度不深,容易受到誤導。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教育,引導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2.對策思考

  第一,在理念上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和核心內容是進行意識形態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等同于意識形態教育。意識形態教育不是孤立的內容,它既與一定的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又應該與人類共識相融合,不斷借鑒世界先進文明成果。因此,從文化的視野思考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當代大學生重視提高思想文化素養的迫切要求。當然,增強文化性,不能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而是要在突出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主導性的前提下,進一步打牢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視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和借鑒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感召力、吸引力和說服力。增強文化性,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都要有堅持主導性、增強民族性、重視借鑒性的三維思維,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合理文化素養結構。第二,在內容上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性。這是由文化的豐富多樣性所決定的。要想滿足學生對文化素養的多樣性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要善于從各種文化中吸收有益營養,幫助大學生思想文化素養的提升。一是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發揮其在大學生文化素養結構中的主導作用。二是要利用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極大興趣,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積極開設有關課程。“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1]三是要積極吸收西方文化中對我國有益的教育內容。西方文化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借鑒西方國家的優秀文化成果,不僅可以豐富和充實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也會滿足學生的新奇感,提高學生的興趣。

  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資源不僅蘊含在文化的教育形式中,而且蘊含在文學、歷史、藝術等多種文化形式之中,需要深入挖掘和闡發。第三,在實踐上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性。在價值哲學中,價值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系的范疇,是指價值客體通過其屬性滿足價值主體需要的積極作用。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及其屬性對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需要的滿足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在本質上反映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富有肯定效用意義方面的涵義。”[2](P50-51)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所強調的那樣,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滿足大學生積極、健康、合理的文化需求方面發揮引領和導向作用,堅決克服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邊緣化”、“迎合化”等不良傾向。針對當代大學生主流文化素養受到多元文化沖擊、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不太滿意、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學習主動性、對西方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等問題,要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和方式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樣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主導力,引領他們選擇正確的文化素養取向。同時,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特色性,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性和實效性。

文章標題:高等教育論文范文談談現代大學生文化素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0468.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干国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激情自拍偷拍 | 亚洲成人av在线播放 | 久草新在线 | 人妖av | 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三级 | 国产日韩欧美二区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小说 | 亚洲欧洲视频 | 五月激情六月婷婷 |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忘忧草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韩国主播午夜大尺度福利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冰 |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日韩和的一区二在线 | 久久尤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二区精品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91精品网站 | 91综合在线视频 | 欧美久操网 |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jlzzjlzz国产精品久久 | jlzzjlzz国产精品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影视 | 97操操 | 久久久视 | 中文字幕人成人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 91资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