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20 15:18 熱度:
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發展的新階段,高校不斷擴招及其管理機制不健全將高等教育由“嚴進寬出”推進到了“寬進寬出”的狀態,而“寬進寬出”狀態與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相背離。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高校學風低迷等問題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制定多元招生方案、引入嚴格淘汰制、建立和完善科學可行的評價認證體系等對策,為保證高等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條科學的思路。
[關鍵詞]教育研究與探索雜志投稿,改革,評價,寬進嚴出,高等教育
對此,應該改革和完善“寬進”的標準,注重質量與數量的協調;同時,要著力做好“嚴出”的實踐與研究,確保高等教育的質量,與國際先進高等教育接軌。實施“寬進嚴出”的政策能有效地平衡擴招帶來的生源良莠不齊等問題,保證高等教育的質量,促進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一、“寬進嚴出”的價值
(一)體現教育的全民性與公平性,是國際先進教育的共同趨勢
隨著對受教育者年齡、分數、職業限制的逐步放寬,教育的全民性、公平性有了良好體現,為逐步構建起學習型、知識型社會奠定了基礎。這也有助于緩解基礎教育的競爭壓力,使基礎教育能更好地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改革。同時,自由的參與途徑、規范的評價系統和嚴格的淘汰機制能有效地保證教學質量,是美國等先進教育地區的共同趨勢。美國擁有現今最發達的高等教育,正是得益于學分認證和互換、彈性學制、救濟補償等消除教育壁壘的政策,高質量的學分管理和考核評價系統,以及嚴格的淘汰制。
(二)學生自主選擇性和能動性不斷提高,在更合適的學科上發展自我
入學門檻降低與學科準入放寬,以及轉換專業機制不斷完善,使學生自主選擇專業得到尊重,學生學習主動性被激發、能動性得到體現,極大地激勵著學生去追求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幫助學生在所感興趣的領域獲得更多的知識、發揮更大的價值。
(三)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素質,保證高等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
各高校對于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合理、全面、具體,淘汰制度逐步完善,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開始培養起危機意識,以及不甘落后的競爭意識。高校畢業的學生們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個人,被社會普遍接受和承認,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二、當前問題與原因
(一)錄取的學生良莠不齊,整體質量下降
提高高等教育入學率,增加高等教育規模,“寬進”的政策表面上已經實施了許多年并且逐步取得了成功,但透過數據觀察,高等教育還存在深層次的問題:一是有機會進入大學的學生沒有理想,有理想的學生沒有機會進入大學,F在的學生把高考看作人生中的一個戰場,考上大學不再是開啟夢想的鑰匙,而是戰場上贏得的勝利,享受放松娛樂的生活似乎成了理所應當的事。錯誤的引導使許多學生在來高校上課的第一天就帶著享受生活的錯誤態度。相比,許多有其他天賦的學生卻或是因為招生政策的局限,或是由于昂貴的學費等原因沒能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二是,招生政策和保障措施的問題。目前“寬招”的政策被不少高校錯誤理解成了“擴招”政策,簡單地實施擴大招生人數、降低入學分數的招生政策。這導致許多有某方面突出才能的人沒能被合理地挑選出來接受教育,反而招來了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沒理想、沒抱負的學生,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學習風氣。
(二)畢業要求不高導致高校學風低迷
在“寬進寬出”的現狀下,很多學生平時不用花時間學習,只要考前花點時間背背“重點”就可以順利通過考試,畢業時很輕松就能拿到學位,很多學生變得十分懈怠。這種缺乏壓力的錯誤引導使學生在本該努力學習的大學期間不專心學習,而是抱著及格就好、60分萬歲、能保證畢業文憑就夠了等消極態度選擇了逃課、玩手機、整日荒廢在夜市、影院、游戲、網絡之中,高校似乎成了其就業前的放松場。另一方面,高校畢業要求過低致使校內學風低迷,教育資源被浪費。過低的畢業要求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由此導致校內學風低迷,高校的教育資源被嚴重浪費,不僅耽誤了學生的全面成長,也阻礙了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高校過低的畢業要求以及不完善或是根本形同虛設的淘汰制,是催生以上現象的罪魁禍首。
(三)高校之間教育壁壘繁多,學分互不承認
在學習期間許多學生隨著接觸不同領域的增多,逐步了解到了自己的興趣方向,這時他們想要及時地轉換專業或是更換領域。然而,由于目前不同高校之間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彼此之間互不承認,頻繁地設立教育壁壘。學生想轉到其他專業要求成績非常優異,要是想轉到其他學校的相關專業更是沒有途徑,只能重新高考。這嚴重阻礙了高校間的合作,極大地限制了學生跨校選專業、合作搞科研的自由,使許多有某一方面興趣的學生沒能在所感興趣的領域學習研究,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淘汰缺乏實施依據,教考合一現象普遍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施淘汰的基礎,實施淘汰要有原則、有標準,必須要以一套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作為“嚴出”的標準和支撐。一方面,各高校或是淘汰機制不健全,或是根本難以實施。究其原因是由于各高校還是延續中學時期的以各種試卷考試的得分來評價學生,缺乏對學生作出客觀科學、全面系統評價的能力;而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的評價往往因為教學質量不好定量評估而忽視其重要性,反而以教師的科研能力及論文發表情況以偏概全地評價教師的能力,這產生了重科研輕教學的錯誤引導,背離了高校以教育為本的原則。另一方面,教考合一現象普遍。負責教學的教師同時也參與學生的考查,主觀影響明顯,給學生劃考試重點、因人情而降低考查標準的現象時有發生;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要參考其所教學生的成績,而學生的成績由所帶教的教師來決定,這本身就是一個存在內部矛盾的命題,構不成一種真實合理的評價體系,無法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三、對策
(一)制定更加公正、多元的招生方案,健全保障體系
招生對象多元化。必須明確“寬招”不等于“擴招”,許多學者提出的“寬招”是指放寬高校招生的人數、分數、年齡、職業和學科準入等要求,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招生渠道,讓更多超常兒童、落榜特長考生以及社會大齡求學者和自考生得以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這相比“擴招”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僅著眼于擴大招生人數、降低入學標準的“擴招”所帶來的招生質量下降、學業素質良莠不齊等弊病,體現出“寬招”的教育全民性、公平性,為社會篩選出更多的有才有能之士。
招生途徑多元化。一些學者提出了采取分級高考和錄取原則的想法,即對于一些重點大學、學科、熱門專業采取統考、聯考加面試的考試招生方式;對于一般本科院校主要看會考成績,參考統考成績,但不過多強調統考;對于?圃盒I,主要看會考成績,面試后即可入學,這與美國精英的私立大學以及大眾的公立大學采用不同的錄取方式相似。同時,努力不斷完善我國現有的自主招生、校長實名推薦等招生制度,使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可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樣一方面緩解了基礎教育的壓力,另一方面保證了有天賦有理想的學生能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同時,也應該多鼓勵發展多元的教育方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尤其是開放式大學的建設應予以重視。
專業轉換自由化。實施“寬進”并不僅僅是在招生方面努力,還要設法建立起更靈活的高校退學、轉學、休學機制,不斷適應和滿足學員跨學校學習、科研,以及校際范圍內轉專業、校際雙學位授予等新要求。應努力學習美國等國家一些優秀的教育制度,比如不同高校間的學分認證和互換制度、學費跟著學生走的制度、彈性學制制度等,努力打破高校間的教育壁壘,激發學生更努力地在真正感興趣的專業上獲取知識、在所感興趣的領域里發揮更大的價值。
保障體系健全化。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等級的助學資助機制以及獎學金機制,讓一些有天賦有能力但經濟受限的學員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讓在學業上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得到及時的鼓勵。這本身也是“寬進”要求的,體現著教育的公平性。
(二)依托成熟的教育評價體系,建立嚴格的淘汰機制
高等教育的一個改革方向就要引入更嚴格有效的淘汰制,這已經成為一種共識。2003 年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密歇根大學安阿伯分校、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四所公立大學的四年畢業率分別為41.7%、 70.5%、69.5%、41.7%,而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本科生淘汰率分別為 5%和 10% ,其他高校的淘汰率就更低了。相比其他教育發達國家20~40%的淘汰率,我國高校的淘汰率明顯偏低,而實踐也證明依靠淘汰機制要比班主任、督教員等更能激發學員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熱情、改善高校的學習風氣,因此必須提高高校的淘汰率,這是實施“嚴出”最為核心而有效的措施。同時,嚴格可執行的淘汰制度可以給學生以壓力,讓他們明白受教育是學生的權力,但是努力學習更是學生義務,真正激發學員的競爭意識,使學生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學習中來。嚴格的淘汰制也可以給社會釋放正面的信號,引導對大學教育的正確認識,對社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應。但是在淘汰制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依托于明確科學的全面公正的評價原則和評價標準,多依托于公正的社會國家組織實施的考試認證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必須以社會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為前提,這是實施“嚴出”的基礎。
(三)著力推進建立和完善科學可行全國承認的評價認證體系
建立健全評價體系的一些基本設想。有的學者提出了“取消高考,統一實施大學(研究生)畢業統一考試”;有的學者提出“變一考終結制為平時成績加社會認證,變學校出題、學生應考為學生申請成績認定,即自己完成學業任務、創新課題、實踐活動后讓教授鑒定計入學分”。但相對來說,一些學者提出的“建立科學可行的全國承認的畢業生評價體系”的探討更具有應用價值。“科學”就是說要依據科學的質量控制標準,在平時就對學生德智體等諸多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而年終匯總,避免形成“一統就死,一放就亂”的高考式認證模式。全國性的就是說高校間要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形成一套全國范圍內認可的評價體系,打破教育壁壘,為校際彼此承認學分、校際聯合培養等做好基礎性工作。
著眼于當前的校際范圍的教考分離。當前,可以先通過把對學生的評價權從授課教師手中部分轉移給上一級的直接管理者,讓教研室主任或是相關的專門負責考查的人來考核學生,實施校內的教考分離,并將此作為對授課教師評職晉級的一個指標。這樣不僅可以督促教師更負責任地教授課程,使教師的精力從科研向教學方向轉移,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危機意識,讓同學意識到必須靠自己平時的努力才能通過考核,以此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校的學習風氣。同時,注意放寬修雙學位的學習年限、轉換專業、轉學等方面的限制,允許學生選擇授課教師、允許高校淘汰的學生重新參加升學考試,并且及時為休學生復學提供方便。另外,可以對不同的課程執行雙重收費標準、普通自費(部分自費)和全額自費的收費標準,正常入學、升級和雙修課程的學習費用按普通自費標準收取,留級和復學期間課程學習費用及自費生的費用應按全額自費標準收取,以此來敦促在校學生珍惜學習機會。
著眼于未來社會層面的教考分離。未來的教考分離可以嘗試依托中國眾多相關領域的學會,逐步建立起國家統一的多層次的針對某一方面能力的認證機構與考試體系,形成更多的類似于“國家四、六級英語能力測試”等針對某一方面具體能力的測試。即每年在特定日期由國家級的相關學會組織全國范圍內的考試,在各高校學習的學生只有參加與專業領域相關的一些國家能力測試通過后或達一定分數時,學校才準予畢業,否則就嚴格地以一定比例予以淘汰。畢業時,學校參考該生所參加認證考試的及格情況及所獲成績決定是否準予畢業。各高?梢灾贫ㄔ谛W生的考核要求,比如不及格科目達到某一數量時或是某一科沒有達到某一分數時就嚴格地執行淘汰制度。這樣可以很好地把學生的評價權從授課教師手中轉移給更公平公正的國家考試,實現社會層面的教考分離,給予每個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由于有統一的認證基礎,各高?梢赃M行橫向比較,彼此間更順利地實現互認學分,以消除教學壁壘,建立起更靈活的高校退學、轉學、休學機制,不斷適應和滿足學員跨高校學習、科研、校際范圍內轉換專業、校際雙學位授予等新要求。當然,社會自學考生也可以申請相關的認證,取得相應認證后應享有與普通高校同等的社會待遇,任何人只要愿意學習并通過了認證都可以獲得社會的承認,保證“寬進嚴出”的實施。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德廣,李梅.“寬進嚴出”是我國高校發展的必然趨勢[J].現代大學教育,2011,(3).
[2] 龔本正,龔毅.高等教育應走寬進嚴出的路[J].中國高等教育,2001,(15、16).
[3] 董存田.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要做好“寬進嚴出”這篇大文章[J].現代教育科學,2003,(6).
[4] 鄧石華.從“嚴進”到“嚴出”:革除“應試教育”頑癥的新思路[J].教育發展研究,2005,(6).
[5] 楊學為.自學考試制度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寬進嚴出”[J].中國高等教育,1999,(2).
[6] 鄭堤,龔秉周,潘曉彬.寬進嚴出,勢在必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7] 李婷.淺談高校淘汰機制在促進大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方面的作用[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8] 侯昭海.關于上大學寬進嚴出的思考[J].理論觀察,2002,(3).
文章標題:教育研究與探索雜志投稿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19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