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01 17:07 熱度:
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它要求學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和發展,做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合格公民。然而,當代的大學生尤其是大專生,大多都是90后,他們沒有經歷過父輩們那種艱辛創業的磨礪,而且家庭及學校教育中又存在各種偏差,再加上當今社會的影響,助長了當代大學生浮躁的心理,因此,培養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畢業生畢業就業不僅需要有寬博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各種技能。隨著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尤其是大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能力,這是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期刊投稿,大學生,吃苦耐勞,能力,培養方法
1.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意識缺乏的表現
很小的時候我們都生活在父母的呵護、教導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于是我們每個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走向了夢寐以求的大學。跨入大學校門,我們都離開了父母,開始了獨立生活。然而進入大學后,我們首先要面臨的是角色轉換的問題,面對自己的未來,我們都需要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去體會。近幾年里,由于90后逐漸進入大學校門,獨生子女政策使得90后的孩子自制能力普遍較差。在調查中發現,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于大學生來說越來越陌生了,很多大學生幾乎在家里沒干過家務,更不用說吃什么苦頭了。由于社會和家庭環境造就了大學生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孩子,大多數學生不但生活自理能力差,更嚴重的是他們缺乏一種吃苦耐勞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當他們生活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困難時,適應能力差,不能進行自我調節,生活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常常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任性、嬌氣、怕吃苦,勞動觀念淡薄。當代大學生中在生活費用方面經常出現透支,有時一個月下來竟然不能維持生活,還要借其他同學的錢來維持,更嚴重的是還經常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費。雖然有些同學心中有尋找兼職的想法,靠自己賺來的錢養活自己,但是都只是想法,沒有賦予行動。有些同學會將衣服送到洗衣房洗,自己都懶的動手洗。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在生活上很自理,可以自己洗衣服,通過學習獲得獎學金或利用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來獲取生活費。在獨立生活這方面,大多數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能力。學習上考試失敗或者學習成績不好常常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或者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不從自身找原因,破罐子破摔。看看我們現在的大學生,且不說經常組織活動,在體育課上,有些學生就會表現出自理能力差,吃苦精神及文明禮貌上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憂慮。因此,我們首先要從學校管理角度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能力。
2.學校應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
學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因此,學校對他們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應試教育使得有些學校只注重升學率,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體功能,忽視了對學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養,使學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斷下降。結果不僅使學生的主體性被壓抑、而且導致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下降。直至“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有利就去做,沒利考慮去做”的狀態。那么學校應如何從管理方面加強對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的教育呢?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既需要有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也要在全社會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I)建立學校聯動機制。學校不僅是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傳授,也應教會學生如何應對困苦的生活,引導大家樂觀積極面對困苦的局面,灌輸吃苦不是痛苦,而是迎來快樂的開始,是磨礪意志的必經途徑的思想。對學生開展不同目標的吃苦訓練,使之落到實處。讓學生大學生涯體會到不同的吃苦經歷。
(2)建立學校與社會的聯動機制。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對大學生吃苦耐勞意識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發揮社會的作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變社會環境的隨意影響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多參與社會勞動,大力宣傳吃苦耐勞精神,樹立好榜樣。
(3)建立學校與家庭的聯動機制。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學校教育要發揮較好的作用,與家庭配合不可或缺,而且家庭對學生的成長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學生在一個個家庭中成長,家庭成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成員、家長的社會責任意識對學生的影響最為直接、也最為深遠。學校在做好學生吃苦耐勞意識培養的同時,也需要家庭配合,提高家庭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意識的認識。
(4)建立學校與用人單位的聯動機制。高等學校尤其是大專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地方,學校要加強與社會用人單位的溝通,及時發布用人單位對人才要求的各種信息,真正把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吃苦耐勞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3.大學生具有吃苦耐勞能力的優勢
在實踐中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意識,對學生的吃苦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變革,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提煉適應時展要求的教育內容與實踐活動,使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意識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吃苦耐勞能力是大學生內在意志品質的外在表現,提高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后使學生在現今社會中不但具備了對科學文化學習的意識,而且還使大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了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具備了良好的人格魅力,最大的好處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社會建設的有用之才。對于學校來說完成了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能力的任務,有效的提升了素質教育,打破了應試教育的不足,學校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了多學生吃苦耐勞能力的培養,并運用相關有效的方法在實踐中實施,從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從而,大大提升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從各方面具備了吃苦耐勞的能力,成為實現經濟騰飛的中流砥柱,市場經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只有具備吃苦耐勞的能力,走到哪里都會特別獨立,相信都會被用人單位所認可并予以重用。只有具備了吃苦耐勞的能力,相信在復雜殘酷的社會大環境下,對待任何事情都會游刃有余。作為21世紀的人才,具備吃苦耐勞的能力不僅對自身有好處,而且還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結語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的能力,既要建立各種有效機制,更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使大學生真正感受到吃苦耐勞能力對自己未來成長和發展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平,淺談和諧社會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10(1).
[2]高霞.高職院校學生吃苦耐勞教育新探索[J]《新學術論壇》,2009,(7),
[3]張忠文.培養大學生的勤儉吃苦耐勞精神[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2,(4)
文章標題:核心教育期刊投稿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210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