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08:24 熱度:
摘要:《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是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監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針對目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結合課程特點和個人的教學經歷,提出以提高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為目的,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考試方式改革等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地基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施工現場;應用能力
1引言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是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監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建筑結構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課程本身理論性強,學習的內容都是地下隱蔽工程,課程內容涉及到多門學科,橫向跨度大等原因,大多數學生都認為抽象、難學、枯燥,使教學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針對該這種情況,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當今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目標,筆者認為《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教學應進行如下方面的改革:
2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教學內容的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國家要求高等職業院校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但目前有些高職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往往是中職教材的“發面饅頭”、或本科教材的“壓縮餅干”,基礎理論分量過重,應用技能比例偏輕,沒有從根本上反映出高職教材的特征與要求;還有的教材編寫者缺少對生產實際的調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對職業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項能力的科學分析,編寫的高職教材出現體系不明、內容交叉或重復、脫離實際、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另外,教材的編寫往往周期較長,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不能及時反映到教材中來,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規范、新規程、新標準,這與高職要求緊密聯系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和實際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在教學中要求我們老師熟練掌握新規范、新規程、新標準,了解本課程在生產一線的應用情況,很好的把握本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在內容上的銜接,這樣才能把教材中錯誤、腐朽、無用的東西摒棄,在教學中做到重點突出、輻射廣泛,學生學得正確、清楚、明白。
3從緒論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年輕人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面對一門新課程,他們會懷著好奇心聆聽第一次課。第一次課就是學生對這門課的第一印象,幾乎決定了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上緒論課時應巧妙設計教案,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先從我們國人引以為榮的長城、大運河、趙州橋等說起引出該課的核心地基與基礎;再從一棟漂亮的別墅、到它剝去外衣的剖面圖,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地基、基礎,他們的位置等。在學生的興奮中介紹幾例國內外地基基礎工程成敗的實例,如:眾所周知的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從外行人眼中的奇跡到內行人對他它傾斜原因的分析;加拿大特朗斯康谷倉,從它建造時的技術、成本、時間,到建成24小時內的傾覆,到修復后使用的成本、所用時間,及其事故原因分析;及我國的一些工程事故實例,說明地基基礎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最后告訴學生國家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一般地基基礎的工程造價約占土建總造價的30%,工期約占總工期的35%,當高層建筑采用深基礎或人工地基時,其造價和工期所占比例近50%,等等。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誘導、逐級深入,使學生對本門課程由陌生、熟悉進而產生興趣,提高對本門課程的重視程度,這樣對今后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改革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歷史上經得起時間考驗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教育模式并不多,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兩種基本教育模式:一種是強調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重視提高學生的認識的赫爾巴特的“傳統教育”模式;一種是強調學生的活動和探索,重視促進學生的發展的度為的“現代教育”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量的大量增加,我發現教學確實能培養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但是教學過程費時較多,對教學設備的要求較高,而且要求教師自己要懂得如何發現,但是它的精神實質應該是教學中隨時隨地都予以考慮的。教學需要改革原來滿堂灌、死板的教師為主體的單向教學模式,單向被動的教學模式不僅遏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無益于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但雙向也需要有主體,老師對課堂的控制、駕馭能力很重要,否則要不變成一言堂、要不就會完不成教學計劃。因此傳統教育的講授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結合,可以更好的發揮各自的優勢加強學習效果。我認為講解教學還是比較適合大學生,適合教概念之間的關系的,只要同時以發現教學為輔就好。另外在課堂上根據講課內容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教學條件下學會社會技能,如學生在學習施工部分時,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把自己當成一個技術員、一個監理來學習、總結這部分內容,這樣利于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上實驗課時讓同學們在當前條件下、按有關試驗要求設計試驗過程、同時還要合理的分工協作、在規定時間內合格的完成實驗任務,這樣有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將來在社交場合表現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態度和行為,有利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和技巧,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為將來進入職場打下較好的基礎。
5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地基基礎屬于隱蔽工程,學生平時無法看到作為建筑物地下結構的地基基礎,有條件的話應組織現場教學,如去看現場勘察、基坑開挖、基坑支護、基礎施工等,使學生能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課本知識,并且提高學生處理施工現場事務的能力。
另外,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彌補因施工的不確定性等造成的現場教學無法實施的缺憾,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按照高職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制作符合培養目標要求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大量的工程圖片、動畫和施工錄像將在課堂上無法表述清楚的抽象的基礎構造、基礎施工、試驗過程模擬展現出來,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由于教學學時的限制,有些與地基基礎相關的問題不能全部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也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在課程教學的同時,選擇與地基基礎相關的課題布置成課后作業,例如粘性土地基施工設備的選用、無筋基礎的質量控制、CFG樁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等,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己學習研究,完成作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了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
還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開放實驗室,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創新能力實驗教學是地基基礎工程教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手段之一。為此,要求每個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教師起到指導的作用,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實驗報告,實驗數據不合理的學生需要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條件允許的話應該重做實驗,以培養他們嚴謹求實的學習、工作態度。需要強調的是實驗教學應該與崗位技能相結合,如現場的取土檢測等,這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最好途徑。體現了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的。
6完善成績評定辦法,全面考查學生能力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考試大多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在注重過程考核的基礎上,重點應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將來畢業從事相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避免學生平時不學,期末突擊,為考試而學的暫時性學習。具體考核內容可包括:平時成績占25%,包括課上回答問題,課內實踐、隨堂測試、課后作業、出勤率;實驗成績占15%,包括實驗態度,實驗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實驗報告準確性等;期末考試成績占60%,考試內容可包括理解記憶部分、應用分析部分、綜合運用部分。
7結語
把學生培養成有別于學科型、工程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內在素質,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資料匯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2]姚榮.對高職《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4,8(4):60-62.
[3]2007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育才通道——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5]2010.5.21安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評知識問答
文章標題:《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高職實用性教學改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