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0:26 熱度:
[摘要]加強情感教育,是我國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大學生感情遭到挫折而走向極端的案例在高校中在不斷發生,就這個問題,筆者在理論上簡述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現實意義,并結合大學生的具體情況談談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情感教育情商自信實施方法
情感是人類生命的本質力量,列寧說過“如果沒有人類的情感,那么,過去、現在、將來都永遠不能尋到人類的真理。人類的情感是尋求人類真理的強大動力”。諸多教育家認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進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那么,高等學校如何才能實現“理智教育”、“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呢?筆者認為應該首先認識情感教育的內涵和現實意義,并在教育過程中尋求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 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
所謂情感是指人們內心對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態度的體現;一個人的情感智商是指人的情緒品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它包括自我認識能力、情緒控制能力、自我發展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這幾方面的能力。而情感教育,則是在大學教育中通過開展大學生情感實踐活動,引發大學生新的情感體驗,培養和改變大學生的情感世界,使他們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1]。
二、 情感教育的現實意義
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通過情感教育,可以使大學生懂得人生的價值,對生活產生熱烈的認知欲望和感情。這從有關教育“四大支柱”的觀點更能說明。第一,學會認知,即掌握認知世界的手段;第二,學會做事,即學會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第三,學會共同生活,具有參與和合作精神;第四,學會生存,即充分發展自己的人格,從而不斷地增強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責任感。從教育的“四大支柱”的內容來看,它在情感教育過程中,通過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認知的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古往今來,一切杰出人物都有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素質是衡量大學生全發展的重要指標。在大學教育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其對道德規范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將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提高道德素養。根據情感道德教育思路和模式可知,情緒、情感的不斷感悟,體驗和積累,可以逐漸變成人的性格的一部分。泰勒在其關于價值觀教育的文章中指出,價值觀教育就是通過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使美德成為人的性格的一部分,只有成為性格的才叫品格,不成為性格的就不叫品格。重視人的情緒、情感系統的發育,重視與道德相關的情感的發育、培植、強化與提升,則人就一定會朝著美德的方向積累,體驗和感悟,最后變得人格化、性格化。
3.有利于大學生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同學關系,使不同智力水平、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的學生相互學習;在相互認識的碰撞中,有助于友誼的建立,在相互諒解和信任中克服各種學習及生活中的困難。
三、 實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1.學校要重視和加強情感教育。大學生所處的這個時期正是人生中最大的轉型期,能否形成正確的世界關和人生觀正是這個時期決定的。歷來高校都輕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幾年來由于學生走向極端的案例在不斷上演,才引起高校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視.高校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在各班委成立互助小組,并由輔導員統一監督。通過交流談心以及班委對各學生的思想表現通過書面的形式向上呈報,盡量使每個學生的想法都反映出來。若發現問題就及時成立疏導小組,把問題降到最小。我們老師要在學生的行為上有一定的“預知”能力,對那些思想有問題的學生要及時疏導,對那些走向極端的行為我們要把它們扼殺在萌芽狀態,這就需要教師多與學生接觸,多與學生談心。在思想上要有切合實際的引導方法,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從而激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2.建立平等、和諧的教育關系。情感的人際關系教育應包括以下措施:讓大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培養高水平情商;面面俱到地關注大學生的所有情感;教導學生描述、記錄或調節自己的情感;鼓勵學生與社會各界健康平等的交流。教師在工作中要投入大量的情感情感交流是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不僅是要滿腔熱情,盡心盡職,而且還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全面地了解學生,進入學生的真實的情感世界;平等地教育學生,把握學生自尊的情感特性;充分地肯定學生,是建產學生進取心的情感基點;熱情地期待學生,拓展學生憧憬的情感通道。通過上述措施,盡可能地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情感關系,為創造和諧的情感交流環境奠定基礎。
四、 正確處理情感問題
引起學生走向極端行為的劣根無一不是心態不健康的,心態將導致不健康的行為,所以情感教育關鍵就在于:
1.情感上要及時排解不良情緒。這也是對情感智商中的自知、自控能力。有位英國哲學家說過:“生命的潮汐因快樂而升,因痛苦而降”。如果情緒調節好了,那么自知、自控能力便得到加強。
首先,學生在遇到情緒壓抑時可采取宣泄疏導,逐漸發泄的方式。一個人遇到不順心的事,受到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如愛戀愛中遇到挫折、親朋好友去世、生活中發生重大事故、工作學習上或家中有不愉快的事等,怒從心頭起時,或心中泛起陣陣愁云時,首先需要冷靜下來,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后找自己誠懇、樂觀的知心朋友、親人傾訴自己的苦悶、煩惱[2]。俗話說:“旁觀者清。”從親友的開導、勸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消極的苦悶、憂愁和煩惱會隨之消散。所以,廣交知心朋友,擴大社會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醫治心理不良情緒的良藥。
其次,可采用升華的方式。排除不良情緒最根本的辦法是建立良好而穩定的心理狀態,用頑強的意志戰勝不良情緒的干擾,保持良好的心境。在生活中遭到煩惱時自解自勸,用理智戰勝生活的不幸。任何理智的情感都可以化為行為的動力,無論是愉快滿意的情感還是悲痛不快的情感,都能激勵人去工作和學習。人們常說“化悲痛為力量”就是這種表現。
再次,可以采用超脫的方式。當你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你可以漫步在綠樹成蔭的林蔭大道或視野開闊的海濱邊,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做短期旅游,把自己置身絢麗多彩的自然美景之中,陶醉在藍天白云、碧波蕩漾、花香鳥語的自然懷抱里,山青水秀的環境會使你產生豁達明快的心境,一切憂愁和煩惱會隨之消散。大自然可使你舒暢,忘卻煩惱,寄托情懷,調節心靈。
2.學會正確面對情感危機。一些事情僅有升華還是不行,如大學生的戀愛,這幾年涉及情感智商中的所有組成部分,隨著時常經濟的影響,愛情已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生活問題,它不僅需要大學生會自知、自控,還需要學會與人相處。大學生對愛情應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中把握和處理失當。首先,不能誤把友誼當愛情。有些同學在與異性交往中,不能準確區分友誼與愛情良種性質不同的感情體驗,給雙方平添許多煩惱。其次,不能擺錯愛情的位置。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于感情纏綿之中。這樣的戀愛觀,很容易導致對人生目標的誤解,這對需要將主要精力用于學習上的大學生來說危害極大。因整天卿卿我我而耽誤學習,虛擲光陰的例子在大學校園中并不鮮見,這樣的戀愛態度也不利于正確對待和處理戀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挫折,常常會使一些同學在求愛不成或失戀之后,情緒和行為失控,甚至產生悲觀厭世情緒,導致嚴重的后果[3]。大學生只有處理好這些才能使愛情成為奮發學習的動力而非危害。
愛情是主題,就業更是關系學生的未來,而許多畢業生未能正確面對就業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其實,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就業競爭是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的真正動力,它可以增強人的危機感與挑戰意識。我們更要認識到祖國各地城市的基層單位求賢若渴。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基層單位,相對來說生活條件都要艱苦一些,但是那里對人才的渴求最為強烈,也就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大學生可以選擇想這些方向發展而非“天南海北”不去。要知道艱苦是開發人的巨大潛能的一種重要動力。只有自覺地在艱苦中鍛煉,才能變壓力為動力,變困惑為通達,變逆境為順境。“梅花香自苦寒來”。要真正成為人才,就應該是一個敢于面對艱苦的勇者,是一個善于戰勝艱苦的強者。中國古人歷來強調做人要立大志,吃大苦,耐大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大學生在擇業和創業中應當有這樣的膽識、氣概和品格,這是一個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人生境界的現實過程。當代大學生在擇業和創業過程中要直面艱苦,不怕艱苦。“在艱苦中鍛煉”的品質,是對社會責任的自覺擔當,也是對人生歷程的自覺準備。“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要適應在艱苦的環境中就業,學會在艱苦環境中生存。
3.在人際關系方面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要清楚的認識到友誼意味著一種責任,而不是一個機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于真實、誠意和廉潔。對別人還要學會寬容,寬容即寬厚能容忍,在處世、待人接物時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是胸懷寬廣,坦蕩的表現,“量小非君子,嫉妒不丈夫”,“有容德乃大,識高量大”。
4.家庭經濟困難也是部分大學生產生情感問題的組成部分。作為學生要明白,面對這種困難只有家庭、學校、國家共同努力才能順利解決,沒有必要因此而陷入情感問題。我們也相信,學生只要把自知、自控、自我激勵處理好,正確認識愛情與就業,以及掌握與人交往的內涵,這些方面處理好了,那么面對家庭中的情況也會有十足的信心度過。
大學生面對情感問題需要勇于正視,“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學會在艱苦環境中生存。學會處理好復雜的人際關系,為自己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情感基礎。
參考文獻
[1]丁凱,劉志成.論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涵及價值[J].科教文匯,2006,(2):24-25
[2]唐汶.如何排解不良情緒[J].思維與智慧,2004,(10):32-33
[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6年版
文章標題:試論加強大學生的情感教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