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教師職稱論文發表刊物投稿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探究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21 14:18 熱度:

   摘 要:從高考恢復至今,大學語文課程開設已經有了40多年的歷程。在大學之前的教學階段,語文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主課程,進入大學后語文在高校課程中的地位有所改變,很多非文學專業都徘徊在開設或不開設的猶豫中。且綜觀當前大學語文教學,大多通過“中國文學史”課程來學習,古代文學中的許多經典文學作品在大學語文教材中越來越少見,學生讀的不多,教師講得也不多,這種情況進一步傳遞了當今大學在傳遞人文知識、傳統文化方面的失利。該文主要對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及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現狀進行思考。

  關鍵詞:教師職稱論文發表刊物,大學語文,古典文學作品,價值,現狀,探究

  大學語文是一門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目的在于對大學生語言文化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大學生們人文修養的提高。對于非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大學語文課與專業性、針對性較強的專業課和技能課有較大不同,它的存在在于增進非文學專業大學生語言文學修養。大學語文在課程設置方面,不僅要考慮到對學生語言和文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還需要考慮到大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養。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大學生必須能夠讀書、能夠作文,語文課就是很好的訓練場地,古典文學作品都是先人留下的寶貴,必須熟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是我國傳統文化凝結的精髓,具有獨特的個性風貌和高度的審美價值,時至今日,它們仍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價值。因此,在探討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現狀前,首先應對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有一定認識。

  1 大學語文中古典文學作品的人文教育價值

  古典文學作品是我國數千年來古人智慧的結晶,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對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情感的培養有重要意義,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對于現代的學子來說,古典文學作品仍然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教育價值,是大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1 古典文學作品中的內涵能夠激發大學生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在不斷向前的歷史長河中,我國文化在積累中日趨深厚,最終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沉淀為一種“仁愛、愛國、誠信、知禮”的內質,被人們一代代地傳承下來。從《老子》中的“上善若水”,到《孟子》中的“老吾老,幼吾幼”,再到黃宗羲《原臣》中的“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都可以看出從古至今我國文人志士都在將“仁、愛”為己任,前赴后繼地追尋和踐行著傳統美德。從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時期儒家就已經提出君子應“修身齊家”的觀點,歷代文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貫穿著對國家、人民、自己的理想抱負,并為此不斷努力,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通過對古典文學作品的閱讀,古人知禮誠信等美好品格必然會對大學生們產生積極的影響,激發他們對真善美的自覺追求。

  1.2 閱讀古典文學作品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獲得文化歸屬感

  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繼承和發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對古人人格、精神的認同、繼承和發揚。正是有了這些人一代代的思想基礎積累,才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精神基調,歷代文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態度中其實包含著很多值得被人們關注和挖掘的人文精神因素。大學生們對古典文學作品的解讀過程,實質上也是對作家思想感情、人生選擇的了解和品評,是對作家優秀品質進行弘揚的過程。學生們喜歡屈原的《離騷》,喜歡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對杜甫心懷敬畏,這些都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在認同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會在不知覺中模仿和學習他們的人格精神。比如大學生們對陶淵明作品的喜愛,就是喜歡其中透出的率真和自然,對杜甫作品的喜愛則是其中透出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透過這些古典文學作品,大學生們處處都能感受到自身內心深處相同的呼喚,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獲得文化歸屬感和安定感。

  1.3 大學語文中的古典文學作品可促進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

  大學階段的學習正是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大學生除了對本專業課程認真學習外,還應多進行課外閱讀和學習,以實現全面發展。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在人文素質方面還存在著普遍偏低的問題,比如行為舉止不夠雅觀,對長輩、老師缺乏禮貌等,在生活方面不少大學生過分依賴父母,自我中心主義較強,將傳統的謙仁禮讓拋之腦后,對同學、班級缺乏熱情和關心。新版的《大學語文》教材包含主題眾多,概括來說主要為仁者愛人、和而不同等,從這些主題也可以看出《大學語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大學生的理想人格。《大學語文》中選取的古文基本都包含著理想人格因子,如司馬遷《史記》中的《魏公子列傳》,其中記述了信陵君保存趙國的事件,從中可以看出信陵君的不畏強暴、不矜富貴的一面,他的真誠與坦然透過文字撲面而來,《漢書》中的《蘇武傳》記述的是蘇武出使匈奴的事跡,從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蘇武的愛國之心。這些古典文學作品所透出的人性美好品質一面,都能夠感染閱讀者,對促進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2 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現狀

  古典文學作品對大學生們的影響和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從當前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來看,其中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習卻一直在減少。概括來說,主要呈現出以下現狀。

  2.1 大學語文古代文學教材和教學以中國文學史為主

  明代以前,中國古代文化的正宗為詩詞歌賦,雜劇、傳奇、小說都屬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類別,要進入社會主流詩詞唱和是必不可少的。清末科舉被廢除之前,對古代文學的學習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寫作能力和藝術品位的提升,文言文和舊體詩詞寫作在當時是讀書之人必學的功課,唐宋詩詞和韓柳古文也各有其實用價值。后隨著甲午戰爭的失敗、科舉制度的廢除,尤其白話文運動后,古典文學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開始成為“文學遺產”。

  由于受到西方風氣和白話文運動的影響,大學講堂學習文學逐漸由過去的富于靈性感悟的“文章學”過渡到條貫系統的“文學史”學習,中國文學屆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學史著作。但當時的士人還僅僅是將文學史作為入門中國文學的拐杖,希望學習者通過中國文學史由淺入深地學習古代文學,并沒有將其作為古代文學學習的主流。隨著胡適等人反對文言文開始,古代文學開始被列入“國故”之列,至此后古代文學自然就成為不適合青年學生模仿的文學,古代文人的偶像作用轟然倒塌,大學語文中的古代文學也開始重視文學史的教授而越來越忽視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習。   20世紀40、50年代之前,很多大學語文教師都是作家、詩人兼學者,之后的大學語文教師能夠親自作文的越來越少,教師本身對古典文學作品的了解就不夠深刻。新中國成立后的大學語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學部分,基本都是通過文學史來完成的,古典文學教育實質上已經成為“史學教育”,在泛政治化嚴重的階段,階級性和人民性成為評價古代文學優劣的重要準繩。改革開放后,大學語文古代文學的教材依然以文學史為框架,直到今天大學語文中的古典文學作品越來越少,教學基本以文學史學習為范式,學生雖熟知文學史上的各個人名卻很少真正去翻閱古典文學作品。

  2.2 大學語文教學對知識的系統性與古代文學的特殊性顧此失彼

  現階段大學語文教學幾乎皆以文學史學習為主,嚴格來說這種模式雖然較大程度地泯滅了古代文學學習的本質,但并非完全一無是處。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分章分節的寫作形式與現代大學的教學模式更加相符,課堂上教師對時間和進度也更容易控制與掌握,學生們在筆記和知識梳理方面也更加方便。但古代文學教學演變到今天的大學語文教學,并非僅僅出于便利,更多的是出于現代學術形態的考慮,與傳統文章流別一類著作相比,現代大學語文教材中的文學史更加符合“科學”特征、也更加“系統”。很多學者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更能夠幫助古代文學找到出路,都能卻無法讓學生掌握我國文化和文學的精髓。

  近百年來,我國教育界一直在力求先進性,對傳統文化失去了信心,有關一個時代的文學或一種文體的研究越來越少。現階段人們認為古典文學作品并不能算真正的學術研究,只有系統性的、具有歸納性質的才算得上真正的古代文學學術研究,無論教學還是治學都應遵循進化的觀點。1949年后的大學語文教學,除了對科學性和系統性進行強調外,同時將政治性置于其中,盡管現階段這種現象已經得到極大改觀,但古代文學的課堂仍然著重知識的宏大性和系統性。而古代文學本身是以作品為支撐的文學,它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不能完全按照年代、人物來分門別類系統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與古代史雖然都屬于人文學科,但知識特征卻完全不同。學習中國古代史,學生并不能了解當時的具體文學作品內容和范式,并不能真正感受到當時的文學意境。古代文學是一種飽含著情感溫度的課程,而能夠激活這種溫度的只有古典文學作品,但古代文學從文學作品向文學史的過渡,無疑會導致大學語文教學對知識的系統性與古代文學的特殊性顧此失彼。

  3 對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思考

  現階段的大學生們在學習古代文學之前,很少接觸古典文學作品,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學習使他們身處云里霧里,對中國古代文學并不能有真正的心得體會。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個時期一樣,高等教育的教學主體對古典文學雙雙無視,現代大學生古典文學功底較低已經成為無可辯駁的事實。可以斷言,如果大學語文教材一直如此忽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那么在不久的將來古典文學真的會變成一種“死”的文學。因此,現階段大學語文教學必須對大學語文教學課程開設的真正功用和成效及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進行思考。

  對中國的語言來說,古典文學無疑是其根基所在,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20世紀之前的中國文獻,由于都是文言所著,幾乎都可以列入古典文學,說得直白些,中國文化幾乎全部存在于古典文學作品中。古典文學作品本身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體現,雖然數千年來歷史發生了無數的變化,但古典文學作品所傳承的精神內涵卻并沒有太大變化,通過古典文學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千百年前的中國,就像跟古人對話一樣明了千百年前的中國文化。正是古典文學作品的連接,促使我們的傳統文化繼承不會被中斷,才推動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如果沒有古典文學作品,現代的語言和書寫將會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處于游離狀態,網絡語和流行語的夾擊將會使我國的語言與文化越來越蕪雜而貧薄,而語言與文化一旦蕪雜,民族智力與創造力也將失去維系的重心。

  針對這一現狀,大學語文古代文學教學的當務之急在于將其以文學史教學為中心向以古典文學作品為中心轉變,正本清源,在課堂上迎接文學本位的重新回歸。應立足當今大學生的實際水平,重拾中國古代的詩學和文章學,不再將古典文學作品看做“文學史參考資料”的存在,而是將“中國文學史”轉變為中國古代文學的“輔助教材”。對古代詩歌的分析應立足古代的詩學,對古代文章的分析立足古代文章學,將文學史上的每個名字都與其作品對上號,每個朝代的文章都與其時代特征對上號,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刻和細膩地感受到古人的生命體驗和文學技巧。可以對西方的文論和美學系統學習,然后將其與古典文學獨特的藝術價值進行比較,從而在雙向的理論體系和范疇下更好地認識我國古代文學。

  大學語文教材在對古典文學作品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不僅應考慮到古人與今人審美標準的不同,同時應對各個朝代、各種文體的代表作盡可能地選取,對那些直到今天仍然擁有旺盛藝術生命力的作品加以選講。此外,為了讓下一代對古代文學精髓可以真正領悟,在對古代文學作家作品進行講析時,最好將西方文學理論范疇實施閑置,通過古代詩學和文章學對古典作品進行分析。當前大學語文教材應重開“歷代作品選講”,將古代文學真正地激活,使其由一種已死的“遺產”轉變為一種仍然活在當下的文學,并促使其融入當代文學和文化的建構之中。

  參考文獻

  [1] 王娟.關于課改背景下高師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4,2(15):21-22.

  [2] 胡輝洲.學習文化的構建與文學經典閱讀[J].文學教育(下),2010,1(1):44-46.

  [3] 田維武.文學經典閱讀及其思想教育功能[J].文學教育(下),2010,4(8):77-80.

  [4] 邵炳軍,張靜,路艷艷.文學“元典”教學在古代文學課程中應給予更有力的關注[J].中國大學教學,2007,2(28):33-36.

  [5] 王梅.生態化教學――古代文學教學的新視角[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0,1(1):102-104.

  [6] 孫鳳芹,王利培,李晨辰,吳妍.談我國當代理工科大學生經典名著閱讀現狀――對我國人文素養教學成果的反思性研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3(3):55-57.

文章標題:教師職稱論文發表刊物投稿現階段大學語文教材中古典文學作品減少的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26369.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日日做人人爱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av天天干 | 欧美黄色免费网站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 夜夜艹 | 91免费福利视频 | 最新日韩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 a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中文字幕网 | 日韩亚洲视频 |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综合久久久 | 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 | 99综合 | 超碰人人91| 国产精品视频www | 久久久久久久91 | 九九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 国产区精品 | 欧美一级毛片久久99精品蜜桃 | 人人做人人澡人人爽欧美 | 四虎影视免费观看 | 四虎最新 | 日日夜夜天天 | 成人国产毛片 | 亚洲成人精品免费 |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日韩 |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精品粉嫩超白一线天av | 青青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