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02-18 15:36 熱度:
國家的發展 離不開各行業的發展,而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所以培養人才也是我國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各個時期的社會情況,我國也頒布了不同的教育制度。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
摘要: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積極完善護理專業教育體系,創新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嘗試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實現病房與課堂相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三真一融合,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
五年制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自2003年開辦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以來,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特色,吸收德國的“雙元制”、美國的“合作教育”、英國的“工學交替”、澳大利亞的“TAFE”等典型模式的本質與精髓,加強校企合作,依靠企業開發專業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充分體現職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自2007年起經過不斷地開展探索與研究,初步構建了以“真實的病人資源”、“真實的學習情境”和“真實的職業崗位”為核心要素的院校雙元護理人才培養新模式,并開展這一模式下特色護士的定向培養,主要有中醫護理、婦兒護理、危急癥護理特色方向,為連云港市乃至江蘇省培養了一大批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護理人才。
一、“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
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所謂“三真一融合”,即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面對真實的病人,在真實的崗位上,將課堂與病房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1]根據醫院護理及醫療工作的特點,采用“半天病房半天課堂”的半工半讀學習形式。學生上午在病房接觸崗位實踐,醫院選派帶教老師,實訓內容根據修訂后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的要求選擇相關教學案例;下午在已有崗位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由醫院選拔臨床教師進行專業理論學習。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及熟悉帶教老師實施整體護理程序的基礎上為病人提供基礎性生活護理。在醫院真實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學做一體,發現和解決問題,使知識、能力、素質得到積累和提升。
“校院雙元”體現在校院雙方人才培養的“三高”特色,即合作融合度高、資源共享度高及優勢互補度高。[2]學生前兩年在校學習,后3年在醫院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骨干醫師作為授課教師,校院雙方教師“一對一”構思教學環節,集體備課不少于總課時的二分之一。充分挖掘和利用臨床案例、教學情景作為教學資源,實現行業骨干的經驗優勢、醫院專業實踐環境優勢和學校教師多年的理論教學優勢融合共享與互補,在教學方法及校本教材建設方面進行改革。針對校院合作人才培養的特點和醫院的需求,加入醫院文化、特色專科、護理文書資料的書寫、各種電子檔案處理等教學內容,從而豐富人文課程的內涵,體現醫院的特色。教學的組織由校院雙方共同承擔,教學內容充分體現行業特點、醫院特色。校院雙方同時為管理和質量控制的主體,校院形成緊密而非松散型的合作關系,雙方優勢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一)研究思路
“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是根據護理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遵循五年制高職學生認知規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著眼于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構建了“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核心(實訓)課程模塊”、“拓展課程模塊”和“證書培訓考核模塊”四大學習模塊。為滿足校院合作班學生對職業能力的需要,兼顧學生終身學習的需求,學校提出了“以高素質的人為體,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操作技能為翼”的“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思路。在真正的崗位上、真實病人中、真切的情境下實現了課堂與病房融合的“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3]
(二)構建“三真”教學情境
1.真實的學習情境。從知識培養的角度,構建真實的臨床護理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渴望,產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工學交替,學生半天病房半天課堂,圍繞病人病情發展、治療變化中問題的出現與解決,知識不再是抽象空洞,而是具體真實,因而知識理解是深刻的,知識的記憶是牢固的,知識的遷移必然也是好的。
2.真實的病人。從技能培養的角度,真實的病人有利于學生護理綜合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操作技能。每天安排的病房實踐,和病人零距離接觸,面對面進行交流,觀察操作時病人伴有的真實身體反應、心理變化等,因而技能學習時學會的不僅僅是單一的操作,同時有安全意識、愛崗敬業精神等的內化與養成;并且同一操作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不同體驗與感受,也有利于學生辯證思維的養成,這也是與在校生在沒有表情變化,沒有病情變化,沒有操作后反應或反應單一固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3.真實的職業崗位。從素質培養的角度,在真實的職業崗位中,病人及家屬的痛苦,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責任、職業的價值,感悟生命的寶貴和親情的可貴;藥品經過自己手服到病人口中、進入到病人體內,學生知道自己工作正確與否、嚴謹與否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理解作為一個護理人員為什么必須要有慎獨精神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醫護人員為了病人的健康,加班加點,甚至不能很好地照顧自己及家庭,從她們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奉獻精神。病人健康的恢復常常是醫生、護士、治療師、營養師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結果,這讓學生明白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耳濡目染下,潛移默化中,這些最終化作學生的愛傷觀念、慎獨精神、奉獻精神、嚴謹求實及團隊協作精神。
(三)病房與課堂相融合
按照“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思想,根據醫院護理操作、診療技術上午相對集中的特點,安排學生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到病房進行實踐,下午和晚上學習專業理論,每天上午的實踐課程由校院雙方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及知識基礎分成若干小組,根據課堂將要學習的內容,有選擇性地進入不同的病區病房進行實踐,病房所見與課堂所學相聯系,病房所見成為課堂所學的基礎,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相融合,實現知識與技能的螺旋式上升。 (四)搭建“三全”立體監控與評價體系
“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內涵建設,形成由學校、醫院、學生參與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學校、醫院四方共同組成的人才培養決策指揮系統。一方面,定期召開研討會,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認證調整[4];另一方面,對日常教學過程及質量進行全方位監控。在每一屆校院合作班開辦之前,校院雙方都會對任課教師進行面試,選拔優秀任課教師。每學期開學前召集校內及醫院相關任課教師進行對接,開展集體備課;成立教學質量檢查與督導組,定期檢查教學情況,反饋教師課堂教學情況;考試課程校院合作班和校內班均采用教考分離,科學的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促進了校院雙元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三、“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
人才培養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學生參加全國執業護士考試成績比較
傳統觀念認為,行業有真實的學習情境、真實的病人、真實的職業崗位,但在考試上學校教師在教學的系統性和重難點把握上似乎更有優勢,在考試成績上校內班好于校院合作班;結果三年成績比較,校院合作班不僅不低于校內班,且明顯校院合作班成績高于校內班(見表1)。
(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比較
以2008級高職護理校內班和2008級高職護理中醫院班(五年制高職護理在校班和校院合作班)為例,研究比較兩種護理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的護生綜合職業能力[5],包括10個方面:專業能力,如重癥護理能力、計劃和評價能力等;職業素養,如溝通能力、協作精神等;生涯發展能力,如領導能力、科研能力等。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記分。根據對所列條目的履行程度分“差”、“中”、“良”、“優”,分別用1、2、3、4表示。兩類班級的比較(見表2)。
結果顯示,兩種不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的學生,在重癥護理能力、計劃和評價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學習能力、專業發展能力等方面有顯著差異。
(三)對校院合作班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分析
校院合作班學生在崗位中認識專業、學習技能因職業認同感好、崗位適應力強、基礎護理操作能力而有優勢,在校院共同組織的活動如征文、演講、技能比賽等活動中成績突出,入職后工作單位普遍反映知識掌握活、臨床思維好,能理論聯系實際開展護理工作。歸因分析,工學交替,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教學場所從學校到醫院,真情、真人、真練,是真正的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和臨床工作零距離對接,學生能及時了解和把握行業的動態變化;真實的學習情景,促使學生學習動機轉變,在崗位中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深刻而牢固,學生較早接觸臨床工作環境,順利完成社會化過程,最終實現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信念的全面提升。
在醫院學習,由行業專家骨干教學,教學場所有遷移,教學主體有變更,這一改變更貼近職業教育的本質,順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體現了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本模式,首先,需要更多的醫院有重視和發展職業教育的內驅力,醫院要有“職業教育是行業發展不可分割的部分”的理念,把支持教育、參與教育看作是現代化醫院發展和成熟的重要標志,校院雙方都有互為不可分割的共鳴,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持久健康發展;其次,本模式的深度發展,教學資源還需開發,如配套的教材及進一步特色化的“半天病房半天課堂”實訓指導;再次,本模式的外部運行環境也亟需政府相應的政策制度,政府通過政策和制度的調節和導向,吸引行業參與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來,為“工學結合”提供成熟的市場環境。唯有這樣,校院合作辦學才能持久,才能培養高素質、行業歡迎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敏,馮維希,張海云,胡玉濤.院校合作下學習情景建構與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3).
[2]吳曉蓮.“校企(院)合作,無縫銜接”的護理人才培養新機制探討[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4).
[3]鄧荊云,賁亞�P,馬慧芳,余薇,周詠等.學校與醫院“定崗雙元”合作培養護理專業人才的課程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2(18).
[4]徐敏,傅育紅,邵阿末,王立文,邱東民.院校合作中高職護理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23).
[5]張渝成,雷寧,劉春江,王炎峰,吳正吉.高職護理專業“1+2”校院合作培養模式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11).
高等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高等理科教育》是由全國高等理科教育研究會與蘭州大學共同主辦的以理科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性刊物,是全國高等理科教育研究會會刊。本刊主要任務是根據高等理科教育的特點,研究高等理科教育發展規律、教學規律、人才培養規律和科學研究規律,探索高等理科教育教學改革問題和交流理科教育新經驗。
文章標題:高等教育論文“三真一融合 校院雙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300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