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27 10:53 熱度: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對一個即將走向社會的準大學生至關重要。
《中國德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德育工作綜合性月刊。內容分為新聞篇、理論篇、實踐篇、科研篇、專題篇、資料篇6個單元。讀者對象為大、中、小學書記、校長、政教主任、團隊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師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干部。
一、高校管理、服務的德育滲透功能不可小覷
高等學校的所有的管理崗位包括后勤部門都與學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與教學管理直接相關的部門和后勤管理部門的教職員工,他們的工作態度和行為表現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愛崗敬業的態度、熱情周到的服務、耐心細致的咨詢,會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激發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品格、愛校如家的情懷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風和焦躁的工作情緒會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為此,要強化學校教學管理和后勤服務各部門的德育滲透功能,強化教職員工的育人意識,明確自身不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記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嚴謹的敬業態度為學生樹立榜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影響學生,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談心活動是高校德育滲透的基本途徑
學生進入大學后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新環境的不適應、授課方式的改變、人際交往不適、獨立生活能力不強、新目標的缺失和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迷茫,都會給同學們帶來或多或少的思想變化。尤其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一般性心理問題和因為競爭壓力所產生的思想和行為問題也隨之增多。但所有問題的產生,一定會有其主客觀原因。解決這些問題,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談心”活動。春雨談心運用了心理學的談話技巧,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落腳點,幫助他們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探討解決問題和改變現狀的方案。
通過開展耐心細致的春雨談心,針對個性問題具體分析、細心疏導,將積極健康的認知方法傳授給他們,挖掘其自身的潛能,幫助其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實現德育教育功能。實踐表明,高校輔導員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談心活動是解決學生學業、人際交往、就業擇業、情緒情感等多方困惑和問題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載體建設,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滲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過依附一定的載體方可實現。高校的德育滲透工作要通過發動廣大師生,創新性地根據德育教育目標設計、策劃相關主題活動或教育氛圍,讓學生不知不覺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內化到自身的行為之中。這是一項細致、復雜、艱巨且永無止境的工程,需要廣大德育工作者們創新思維、精心設計、共同努力。
(一)大學文化的德育滲透功能
大學文化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主要指校園中主導群體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校風、學風、作風等。“入則增長知識和才干,出則服務祖國和社會”“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與真理為友”,哈佛大學看重的是培養的學生是否有為國家服務的品德。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既體現了所有大學都應該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時體現了自身理工科的特點。
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既體現了大學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體現了重點培養教師的特殊性。這些校園文化一旦被師生認可并形成共識,便會對他們的行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導作用,體現出一定的規范作用,從而成為學校師生的認知和行為標準。同時它又有相對的穩定性,不只是在學校期間,甚至于對他們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校園文化活動對德育滲透的潛移默化影響
高校校園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針對性地、有計劃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活動之中,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學術類型的報告或講座,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創新潛能和求知欲望;各類學科競賽、發明創造等科技類創新活動,會培養學生們縝密的思維和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
各類參與性體育活動,增強了大學生的體能并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征文、影評、作品欣賞等活動,培養了大學生文學修養并陶冶了情操;演講、辯論等活動,培養了大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拓展知識體系;社會調查、各類參觀等實踐類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人生閱歷,還能夠促使他們走出校園,親身體驗,有助于培養他們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奉獻社會的良好品質和道德風尚;
志愿服務類活動,是學生們的自主行動,沒有任何報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對于培養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提供了很好的體驗平臺,對于社會的和諧進步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近幾年參加各類志愿者活動的學生越來越多,例如:各類文體賽事、三進社區、敬老院、兒童村等志愿服務活動,學生們在奉獻中收獲快樂,促進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視環境的隱性德育滲透功能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道德自覺的培育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因而,要著力建設高校育人環境,從校園的建筑布局到滿足廣大學生活動的場館設施;從校園的花草樹木到景觀設計,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例如,“上善若水”“求實創新”等校園內各種文化石;某些高校的院士墻;美國耶魯大學校園那座獨立戰爭時犧牲英雄的雕塑,這些蘊涵道德追求的校園景觀,對人們都會產生重要影響,激發人們產生某種道德追求,并內化于心,去約束或規范自己的行為。
大學生的道德修養一旦轉化為個人的情感需要,就能成為每一位大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道德教育既是一個道德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一個道德主體實踐內化的過程。因而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與未來。
高校德育工作必須增強滲透性,將德育滲透寓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賦予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學習、生活、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強化道德認知,然后經過自我反省、自我總結、自我批評、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動將社會道德內化為個人道德,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并在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做出更大貢獻。
文章標題:高校德育教育的幾種途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338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