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芻議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及對策

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11 09:41 熱度: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經濟社會目前所處的歷史階段,闡述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點及根源,認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實際出發;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幾方面對策。
  關鍵詞:市場經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對策
  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4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5年初,中央又專門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我們認為,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掌握新時期中國社會的時代特征,找準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進而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是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嘗試對這一問題進行一些初步探討。教育論文
  一、 新時期的時代特征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分析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搞好各種工作的前提。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序幕,從此我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
  1、經濟基礎的變化。2000年我國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隨著市場化改革在廣度、深度上的推進,我國正轉變成為一個市場經濟體,并在國際上得到越來越多的承認。改革開放30多年來,私有財產已得到憲法承認和普遍尊重,“企業家階層”開始成長,各種所有制經濟都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國有部門在增加國民財富、吸納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在戰略層面上,經濟體制領域的重大課題已基本完成,改革正逐步向政治體制領域推進。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傳統計劃經濟日益被現代市場經濟所取代,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在經濟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我國社會中,等級觀念趨于淡化,人權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各階層走向平等,政治文明和社會民主取得巨大進步,中國公民享受到了空前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和行為自由。具體到對大學生思想狀態而言,自我意識、選擇自由不斷提高,經濟利益意識也會得到增強,責任意識、敬業意識卻可能弱化,如果缺少正確引導,則容易滋生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傾向。
  2、對外開放的加深。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競爭、開放的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態勢。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國際熱錢投機等因素對我國經濟運行甚至普通百姓生活都產生了明顯影響,宏觀調控難度加大,說明我國經濟已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不斷增多,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更成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增進了解的絕好機會。中外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相互滲透,增強了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趨勢,沖擊著長久以來形成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信仰。大學生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快,世界觀、人生觀等等還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價值觀念的浸染。特別是國外一些腐朽思想和糜爛頹廢的生活方式的乘虛而入,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復雜性。
  3、網絡文化的沖擊。計算機互聯網的興起在全世界形成了革命性的網絡文化。我國目前擁有3億左右的網民,成為世界第一網絡消費大國。大學生則是網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抽樣調查顯示,有97%的大學生使用過互聯網,45%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1小時,36%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3-5小時。互聯網是大學生獲取資訊、了解社會、相互交流乃至表達利益訴求的重要渠道。但不可否認,網絡上同時充斥著大量不健康的東西。網絡的跨文化傳播以其開放的狀態,挑戰了教育工作者在學生思想教育中的權威地位,各種思想文化、倫理觀念、道德意識給當今的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正面效應,容易使一些人人生價值觀念變異和失范。
  4、社會問題的影響。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經濟轉軌、工業化都沒有完成,新舊體制時有摩擦,諸多深層次矛盾逐漸被顯性化和激化。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二元結構明顯,貴州人均GDP還不及上海人均的十分之一。1500萬人口尚未脫貧,數千萬待業大軍亟需就業門路,老百姓教育、醫療、住房負擔沉重,貪污腐化、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常有曝光,局部地區治安問題突出,社會財富呈快速向少數人集中趨勢,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研究表明,我國目前的基尼系數已達到0.47,連續多年超出了國際警戒線0.4的水平。象牙之塔里面的大學生已失去了“天之驕子”的優越感,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使很多人感到失落和困惑。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思想困惑中常憂心忡忡,產生心理失衡、孤僻自閉、焦慮抑郁、悲觀厭世、強迫癥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少數人甚至萌發反社會念頭,給思政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二、 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剖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調查研究曾表明,我國當代青年學生思想政治狀態主流是好的,熱愛國家,勤奮學習,努力拼搏,積極向上。因此,總體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績。黨和政府對青年一代有高度的信心。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與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和共青團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談時所指出的那樣,“當代青年值得信賴能擔重任”。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思政教育還存在很多缺陷,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大問題。
  1、師資建設滯后。與思政教育的新形勢相比,很多高校在師資建設上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年齡結構、學科結構有欠合理;選拔、考核機制不夠健全;青年教師流動快,波動性大等等。有的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存有畏難情緒和敷衍了事的心態。有的教師對交叉學科的知識了解有限,一方面滿足于空洞說教,形式主義,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老生常談,重復性嚴重;另一方面缺乏創新性和時代感,理論脫離實際,特別是缺少對我國改革開放實踐以及市場經濟知識方面的介紹,大大削弱了思政課的感染力。
  2、教學方法落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開會、聽報告、學文件來進行的;在課堂上,也基本是采取灌輸的方式。很多老師滿足于“一支筆一本書一張嘴”,教學形式刻板生硬,課堂枯燥無味。缺乏“生本觀念”,忽視個體差異,只備教材,照本宣科,跟不上學生思想的變化,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缺陷,是思政課堂教學的致命傷。有實證研究顯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大約80%的人對思政課不感興趣。
  3、心理健康教育匱乏。80后、90后大學生一般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家庭寵愛,生活條件優越,獨立能力較差,社會知識缺乏。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社會問題積累帶來的思想困惑,常常使他們心情苦惱難以自拔。加之學習、就業等壓力以及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極少數學生甚至產生厭世和反社會人格等不良心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常將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結果適得其反。
  三、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探討
  思政教育要充分認識到高校學生的社會角色,立足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采取針對性措施,方能切實提高思政教育的實際效果。我們認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內容:
  1、與時俱進,完善教師隊伍。第一,要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考核和選拔機制,激勵青年教師自覺獻身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形成老、中、青三代教師“傳、幫、帶”的教學梯隊。第二,要優化師資隊伍的學科結構和知識結構。思政教師不僅要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原理及其中國化成果,還要通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對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也應有所了解。第三,要大力弘揚師風師德和敬業精神。為人師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人格力量。思政教師要具備高度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講奉獻,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教育人,培養大學生的法治精神和道德情操,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競爭與合作意識,是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者的應有之義。
  2、開拓創新,改進教育方式。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思政戰線也應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和通訊手段并加以充分利用。首先,要重視校園網絡建設,開辟專題網站和交互式欄目,通過BBS主題討論、網上黨校、時政論壇、專題聊天、網上訪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督和管理,利用“綠壩”等技術凈化網絡空間,過濾掉不健康的“電子垃圾”,減少其對大學生的思想毒害。對沉溺于網絡的大學生要及時進行干預、引導和救治。再次,要勇于打造高質量、高品位的網絡文化品牌,積極創造內容充實、形式豐富的教育產品,將互聯網建設成為教書育人的虛擬課堂以及傳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最后,要密切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使有關各方積極參與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如,江西藍天學院以手機短信和飛信技術為基礎構建了“每周一評”平臺,學生家長定期接收到來自學校的信息,從而及時掌握子女在校學習、生活狀況,成為督促子女成人、成才的有力保障。
  3.加強疏導,搞好心理衛生。《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試行)》明確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機構和實施機制,撥出專項經費,配備專業人員,明確責任,各司其職,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第二,利用心理健康普查、測試等手段,建立起完整、規范的大學生個人心理檔案,重點關注需要幫助的學生,做好全程跟蹤輔導,力爭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第三,利用校園廣播、有線電視、計算機網絡、校刊、簡報、黑板報等媒體,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或咨詢工作,為學生排擾解難。第四,有針對性地開設心理健康系列課程如人際交往藝術、學習方法指導、戀愛心理、擇業與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健康人格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等等,優化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大學生的發展和成才。
  4.環境育人,創建校園文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改變人。環境是一種潛移默化、隱形滲透的重要教育力量。第一,高校要重視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建設,集嚴謹的科學精神與厚實的人文關懷于一體,繼承傳統文化精粹,弘揚時代精神特征,讓校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能起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第二,增強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密切聯系自然和社會,定期組織大學生走進湖島山川、農村田頭、工廠車間、鄉社小區體驗生活,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架起橋梁,使其受到濡染和熏陶。第三,鼓勵和指導學生組織健康高雅、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將社團變成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思政工作新載體,占領校園文化高地。第四,探索公寓教育的新思路,營造舒適、愉悅的生活環境,搞好后勤保障服務,寓教育于服務之中,將公寓變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陣地。
  參考文獻:
  1.胡錦濤:當代青年值得信賴能擔重任[N],《新京報》,2008年6月15日。
  2.張春平:高等院校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學術論叢》,2009年第5期。
  3.王艷飛:《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2月。
  4.王強:對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2月。
  5.鄭華萍、柴莉: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現狀、問題及對策探析[J],《理論導刊》,2007年1月。
  

文章標題:芻議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gaodeng/7597.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看片免费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中文 | 在线一区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www.奇米| 中文在线视频 | 丁香六月激情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 依人成人| 天天草天天爱 | 999视频 |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久久激情视频 | 国产一二区免费视频 | 日韩a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涩涩99| 欧美性网 |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 www久久久 |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 丁香婷婷久久久综合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 岛国毛片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99 | 日本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久久久 | 欧美精品网站 | 色吊丝2288sds中文字幕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日操夜夜操天天操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久久国产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