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07 09:23 熱度:
學生學好一門學科,不外乎兩個原因,其一對學科感興趣,其二,對教師的崇拜。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生理和心理基本成熟,而且正是對新生事物特別感興趣、求知欲較高的階段。要想使初三學生學好化學,我想,一方面可以借助學科魅力,使孩子對化學學科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借助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喜歡老師,真正學好化學。
摘要:文章結合心理學原理,探討化學啟蒙教學中如何發揮實驗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何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如何在啟蒙教學中養成各種學習化學的好習慣,如何在啟蒙教學中關注教和學的方法,注重掌握知識和解題思路的形成。
關鍵詞:化學教學論文,啟蒙,興趣,實驗,習慣
一、展示學科魅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讓學生對學科感興趣,學生就能要學、樂學,也就一定能學得很好,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培養興趣方面下功夫,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1.奇妙的實驗現象是興趣的源泉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學科的優勢就是有趣的化學實驗,實驗中的各種現象都會讓學生感到特別的新奇。化學實驗具有神奇的魅力,它不僅能揭示許多科學的理論,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解釋日常生活的許多現象,更重要的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化學興趣。教材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實驗近百個,其中還不包括教師的補充實驗和興趣實驗。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實驗,精心設計實驗,將化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好奇而興奮的狀態下接受新知識。例如:講述分子間有間隙,在演示“25毫升的水與25毫升的酒精混合后體積明顯小于50毫升”實驗,可設計為:用25毫升的移液管2支,分別移取25毫升的水與25毫升的酒精,放到50毫升的容量瓶中,這樣實驗現象會較為明顯。另一方面,氣體分子間的間隙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學生從生活中能感受到,但液體沒有感性認識,此時可以補充實驗“將50毫升熱的濃硫酸置于50毫升的容量瓶中,冷卻后再觀察液面明顯低于刻度線。根據實驗現象,去分析和解釋,這樣就在學生好奇中將問題得到解決,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理解知識、記憶深刻。
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借助一些興趣實驗,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吸引學生,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再把新知識溶入其中,而不是僅僅為了興趣而做。例如:在“燃燒與滅火”的教學中,以興趣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為開場白,熄滅時將其浸入水中,為后面滅火埋下伏筆;通過觀察和分析,得出燃燒的概念;再從實驗中觀察到“水不能燃燒,酒精燃燒了”,得出燃燒需要物質具有可燃性。
2.奇怪現象的解釋是興趣的動力
化學又是與生活、生產實際息息相關的學科,所以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聯系實際。一方面去解釋現象,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聯系實際不斷地發現問題,為了進一步解釋或解決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對帶有迷信色彩的“鬼火”、“天火”等問題的分析和解釋,學生一定情緒高漲,興趣濃厚。再如:在寒冷的冬天,盛水的水缸里結了很厚的冰,水缸出現了裂紋,這是怎么回事?由于水結成冰時,水分子間的間隙變大,所以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大,漲破了水缸。那溫度低了,為什么水分子的間隙反而變大了呢?為了進一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關于冰的結構和氫鍵的知識,這樣既解釋了問題,又激發了學生求知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一定會很濃,學生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3.豐富的化學史知識是興趣的調味劑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對化學的研究更是令世人矚目,許多化學成果在世界化學史都留下光輝的一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講述一些中國在化學方面的發展很有必要。例如:古代中國的火藥、造紙術、瓷器文明于世,再如,侯德榜的先進事跡:侯德榜以十門功課滿分的成績赴美留學,學成后歸國,克服內亂和抗日戰爭的重重困難,建立制堿工廠,潛心研究,所創立了聯合制堿法,打破了歐洲壟斷造堿的歷史,結束中國使用洋堿的歷史,他改進的造堿工藝,被世人稱為侯氏制堿法。此外,我國的瓷器工藝、釀造技術、冶金技術都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在現代,我國的化學和科技都取得了偉大成就,隨著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后,我國又成功地爆炸了氫彈,發射了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現在不僅能發射自己的衛星,而且還為其他國家發射衛星。這些都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實踐證明,在化學教學中,愛國主義素材有機插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
4.開發家庭小實驗是興趣的接力棒
化學既然是與生活聯系緊密,又是實驗科學,所以滬教版的教材中共列述了近15個家庭小實驗。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模塊,不僅僅是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其實,家庭實驗的器材、物品,遠遠不止15個實驗可做,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開動腦筋,去開發一些有趣的、沒有安全問題的實驗。例如:復習到化學試劑的存放問題,不妨就讓學生走進家庭廚房,看一看,鹽、糖、味精的存放;醋、酒、醬油的存放;植物油、豬油的存放;酸奶、新鮮牛奶的存放等,是怎樣存放的(存放于什么容器中、容器口的大小)?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存放?相信學生一定會完全掌握這一知識點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也會又增進一點了。再如:在溶液部分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回家試一試:探究物質的溶解性由什么決定的?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快物質的溶解速度?物質在溶解過程中有沒有能量變化?這些問題都可以用廚房中一些物質的溶解進行實驗來解決,教師可以適當具體一點,以表格的形式來列述用什么物質,做什么實驗,得出什么結論,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討論,相信學生的收獲一定非常大。二、展示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崇拜你
初三學生的心智漸趨成熟,但還不成熟,在這個階段,受周圍的學生和老師的影響會比較大。“親其師,信其道”。如果能讓你的學生喜歡你、信服你,那么你的引導就會很有效,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小的影響,即使你在某些方面不是很優秀,學生也會非常寬容你。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和信服呢?下面就說說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1.瀟灑地上好每一節課
教師要在課前下功夫,要力求做到:帶著教案去上課,但從不打開教案(說明教師授課的思路一定清晰,且邏輯性較強);認真備好習題課,上習題課時,根本不看習題(說明教師對試題了如指掌,見識和記住的題目特多);黑板上板書滿的時候,基本上是下課鈴響的時候(說明教師一定精心設計了每一節課,不僅僅是板書設計,更重要的是把握課堂的能力較強);上課時語言幽默風趣、松弛有度,讓學生在愉快而緊張的情況下接受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一定佩服得五體投地。
2.耐心而快速應對學生的問題
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對化學一定十分好奇,所以不僅會問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更會問出生活中很多不解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學習和積累,注意各種教輔材料的瀏覽,關注科普知識,當學生問出的問題,你能在他還沒說完,就告訴他該怎么做,或者你瞄過一眼題目就立即給予解答。那么,學生就會覺得你很厲害,不僅書教得好,而且是個“事事通”,學生就會信服你、崇拜你,聽你的話,教學就會有效。
3.對學生守信且能換位思考
教師在學生中要樹立威信,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守信用,也就是說話算數,不隨意更改;講究效率,不隨加課,也不拖課;如果作為班主任,更不可廢話連篇,很多時候是無聲勝有聲,切記不可利用學生自修時間去上化學課;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要能換位思考,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寬容,更要多一點愛心。對待學生最基本的一條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這一點,這樣的教師一定是最受學生歡迎的。
總之,教師的個人魅力,是靠教師自己不斷地、有意識地、主動地去塑造,是在長期的不懈堅持下形成的,需要教師把教育當成事業來做,而不是當成一種謀生職業。
三、教學中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化學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其實用性、實驗性很強,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養成一些習慣。如:規范書寫化學用語的習慣、聽課的習慣、觀察的習慣、做實驗時的一些實驗習慣等,這對以后化學的學習和今后從事化學研究都十分重要。
1.規范書寫化學用語的習慣
化學用語是中學化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向學生傳播化學知識的媒介,是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國際統一規定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符號。所以從啟蒙教學開始,就要注意規范書寫化學符號(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如:字母的大小寫,CO是一氧化碳,Co是鈷;字母要寫清楚,Co是鈷,Ca是鈣;規范書寫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結構示意圖,明確其表示方法和意義。如:方程式書寫要注意配平、注意反應條件。教師要縱觀全局,理清脈絡,認清各種化學用語的特點,比較各自的異同點和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打好一定的基礎。化學用語的教學,要采用有計劃、分散地超前滲透,不斷地規范、重復,養成良好的規范書寫化學用語的習慣。
2.認真聽課的習慣
化學不同于其它學科,良好的聽課習慣,是學好化學的關鍵。首先,要訓練學生在聽懂的前提下記好筆記;實驗時,要在看明白后再記筆記。其次,來不及記內容,要做好記號,留好位置,課后再補或整理。最后,對聽課的過程中,有疑問之處,課上不要去和同學討論,而應該及時記錄,下課再向老師請教或和同學討論。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每討論完一段或一個重要問題時,要留給學生一點討論和記筆記的時間。經常有意這樣處理,學生的良好的聽課習慣也就養成了。
3.善于觀察的習慣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實驗,所以觀察的習慣是學好化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啟蒙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觀察實驗的角度,從而在每一個實驗時,都引導學生如何全面細致地觀察實驗,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的習慣。描述實驗現象一般可以從反應容器中“氣、液、固”三個狀態上的變化來描述,這樣不容易出現遺漏,這是觀察實驗和描述實驗現象的最好角度。例如生銹的鐵釘放入鹽酸溶液中,要注意觀察氣、液、固等三方面的變化:固體逐漸溶解,表面出現黃色,并向周圍擴散,一會后,固體表面出現氣泡,且氣體越來越多,溶液最終變成棕黃色。
4.良好的實驗習慣
實驗的良好習慣是實驗安全的重要保證,實驗操作規范不是靠死記硬背出來的,而是在實驗時,教師不斷地引導、學生不斷地在實踐和感悟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在啟蒙教學中,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例如在使用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等儀器時,要有檢漏的習慣;在完成裝置的連接后,要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習慣;在實驗過程中,用好的試劑瓶及時放回原處,桌面上的藥品、液體等及時清理,并用抹布擦干凈,藥匙用完及時用濾紙擦干凈;用完的玻璃棒及時用水沖洗;用完的膠頭滴管及時洗凈放于燒杯中,要養成擦洗和整理的習慣,要能始終保持桌面的整潔;在實驗時,要有注意實驗操作先后的習慣。
5.預習、復習的習慣
學習任何一門功課,如果能在教師講解和分析之前進行預習,一方面可以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帶著問題來聽課,這樣課堂效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為了養成學生預習的習慣,可以通過布置預習提綱,以及上課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提問和授課,兩方面結合起來,逼學生去預習,一段時間后學生的預習也就成了習慣。
學習的過程中有遺忘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把知識的遺忘降到最低程度。根據艾賓霍斯遺忘曲線,及時的復習可以將知識的遺忘降到最低程度,可以將知識的遺忘延遲。所以培養學生的復習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樣也可以布置復習提綱,堅持每節課進行復習提問,特別是訓練學生在下課后和上課前的5分鐘復習,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充分利用時間,復習效率和提問效果特別的好。
當然,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二天的事,對教師而言,貴在將習慣教育落實到每一節課上、每一個細節上;對學生而言,貴在堅持合理且規范的做法,長期堅持也就是習慣了。
四、教學中重視方法和思路的形成
初中化學內容相對簡單,多與生活、生產聯系,記憶的東西較多,但千萬別把化學變成背背記記的學科,雖然背記能解決很多問題,但絕不是學化學的方法,即便要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否則學生進入高中,化學的廣度、深度、復雜程度等都會有很大提升,學生就無所適從了,這也許是現在高中學生學不好化學、怕學化學的原因之一吧。所以作為啟蒙教學的承擔者,應該有一份責任,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方法、學會思考,懂得化學思想。對于教學內容,要從長遠的角度去設計和教學。
例如:在初中化學教材中,“離子”雖然僅被提及3次,篇幅也不大,但“離子”不僅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十分重要,對初高中銜接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縱觀教材的三處闡述,就形成了一條主線: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離子構成物質,物質在水分子作用下生成(或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即電離),所以溶液能導電,溶液表現出各種性質。而這一主線的主角正是“離子”。所以我們應該從離子的角度去認識很多問題,如復分解反應的本質、離子的除雜和鑒別、物質的化學性質等,充分認識到離子在教材中的地位,尤其是在酸堿鹽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這對高中化學的學習將會產生較好的影響。
再如:初中化學中討論了氫氣、二氧化碳、氧氣等的性質與制備,那么就應該讓學生明白一般氣體的制備從哪些角度來思考,研究氣體的性質從哪些方面來討論,這樣到高中學習氯氣、二氧化硫、甲烷、乙烯、乙炔等的性質與制備時,就有了方法和思路,學生完全能夠自學。
總之,作為啟蒙教學者,應該重視學法指導,本著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思想去組織教學。
參考文獻
[1]李香禮.淺談利用化學實驗進行化學啟蒙教學的體會[J].化學教學,1994,(1)
文章標題:化學教學論文淺談化學啟蒙教學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huaxue/2091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