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5-14 09:50 熱度:
“生活化”的回歸始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越來越成為現代課程發展的重要理念。學生從初中開始正式接觸化學,在接觸的過程中會發現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有很多化學現象,利用化學也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我們對于化學的學習完全可以生活化,即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化學,同時又用化學知識去解釋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化學回歸生活,才能達到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
摘要:化學生活化理念要求教師以生活化的視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而對所學的化學知識有一個升華。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學與生活的關系,結合高中化學教學經驗,探討了高中化學生活化理念的構建與實施途徑。
關鍵詞:核心論文發表,高中化學,生活化,回歸
一、理論層面闡述為何倡導高中化學生活化的回歸
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杜威提出教育的本質有三種: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改造。關于教育即生活,杜威強調,“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們可以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校的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關,二是學校的教育要體現生活,關注生活,建構美好的生活。這種“教育即生活”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不僅給當時的美國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也給我們現在的教學很大的啟示。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中心思想。他強調:“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看似只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字序顛倒,然而意思也是不一樣的。二者相結合,相滲透,便為教學生活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支持。
二、如何實現高中化學生活化的回歸
1.從生活中來——將生活現象引入課堂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包含了化學知識,比如鐵鍋生銹就可以把生活實際和金屬的吸氧腐蝕聯系起來;蘋果汁變色現象和氧化還原反應教學聯系起來;還有水果能解酒是因為水果里所含有機酸和酒里面所含乙醇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的這一問題與酯化反應的教學聯系起來等等。把學生生活中常見而又無法解釋的現象引入化學課堂,與所學知識相結合,相補充,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興趣,同時能夠深刻地感受化學魅力。
2.到生活中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樹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因此教師務必按照化學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學好化學,以化學的視角,運用化學所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做出判斷和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物質、環境與化學的關系,通過化學知識的學習來應用于生活,形成化學觀和科學觀。例如,生活中經常會有人不小心打破體溫計,體溫計里面的水銀一旦外漏,則會散落到地面、桌面上,甚至會散布在空氣中,從而引起汞污染,危害到了人們的健康。那么打破體溫計以后應該怎么做呢?學了化學以后我們可以告訴學生,應該先開窗通風,然后戴手套將顆粒大的水銀妥善收集,放在封口的小瓶中,對細小的無法收集的水銀,可用硫磺粉末灑在水銀灑落的地方。水銀和硫磺反應生成不易揮發的硫化汞,能防止水銀揮發到空氣中,這樣就會降低水銀外漏對人體形成的傷害,減少汞污染。這樣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覺化學是實用的,引導他們運用化學原理積極展開思維,不僅可以使他們樹立環保意識,而且可逐步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高于生活——完善學生生活學科化的過程
知識按照獲取途徑可以分為直接經驗所得和間接經驗所得。學生通過學習化學教材獲取到的知識便是間接經驗所得,雖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容易被學生理解,然而依舊是間接經驗,無法真正地融入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之中,也就是說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化學內涵。畢竟,化學生活化并不是高中化學的全部,教師在貫徹化學生活化理念的同時,也要切記推進與完善學生生活學科化的過程,也就是在學生真正地理解的基礎上,重新構建和存儲以生活經驗形態存在的學科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做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真正使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真正理解化學的內涵和真諦。如在進行高一化學《二氧化硫的性質》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到城市各個區域測定雨水的pH值,然后引導學生開展調查分析,并進行有關“本市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對策”的研究性學習,利用所學的二氧化硫的性質來研究酸雨的危害,提出一系列可行的防治污染、保護環境的措施。
三、結語
《學會生存》是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供職的法國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爾于1972年向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長遞交的一份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富爾指出:“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化學是一門枯燥的課程,同時又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學科,因此化學教學一定要結合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生成有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杜威.趙祥麟,王承緒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154
[2]陶行知.我們的信條.陶行知全集第1卷:88
[3]王祖浩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
[4]鞏五中.高中化學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2,(09)
[5]毛善云.讓生活走進化學課堂——淺析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知識的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8)
文章標題:核心論文發表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huaxue/210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