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8-07 09:25 熱度:
教育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國家級期刊《華夏教師》,《華夏教師》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級教育類權威期刊,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雜志為月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10-1045/G4,國際刊號:ISSN2095-3267。郵發代號:82-439。全書采用大16開本,雙色印刷。
摘要:情境教學法在當前的中職教育教學中運用比較普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改善德育課單純的理論教育模式,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體,感受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經濟政治與社會》,德育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諸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音樂欣賞、社會實踐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通過這種方法,把知識的教授與愉快的體驗統一,把學生的感性和理性結合在一起,能使學生在感知、思考、體驗情境的同時輕松的獲得知識。
下面我就情境教學法在中職《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教學法能夠很好的與課程結合
《經濟政治與社會》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本課程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相關基本觀點教育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建設常識教育。其任務是使學生認同我國的經濟、政治制度,了解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積極投身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為什么說情境教學法與本課程能夠很好結合呢?
1、《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在創設相關情境方面有著很大優勢。中職德育課教材本身就含有豐富的職業素材、生活素材和時政素材。現行的德育課強調了聯系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結合我國的國情,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識,加強了了解和參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常識性。如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政治制度,科學發展觀,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等內容,都加入了時政素材和案例,因此,德育課教材中可供使用的題材相當豐富,為情境教學的運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2、德育課的教學內容易于讓學生參與進來,切身體驗。教材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知識,一些時政內容,重點熱點問題,學生們都有所接觸,有的還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可以說這些知識和學生們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創設相關情境,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參與和體驗,自主探究問題和解決方法,主動培養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3、有利于德育課貼近生活,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在傳統的德育課上,特別是《經濟政治與社會》這門課程,教學幾乎是灌輸式的,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學生們難免學習乏味,良好品德的培養作用很難達到。情境教學法強調學生與知識的聯系、互動,學生們親自參與進來,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學習不再乏味,學生可以通過活動直接體驗課本中的知識,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生的道德觀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
二、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
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創造情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依據所要講授的課程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個典型的場景,作為學生體驗的客體,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產生鮮明的感官。再有音樂渲染情境的方法,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它以旋律、節奏塑造出音樂形象,把聽眾帶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樂渲染情境可以是現成的歌曲、樂曲,也可以是教師或學生現場的演奏、演唱,只要與所設置情境對應即可。還可以運用問題,把學生引入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中去,或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的利用電影、圖片、模型等實物激發學生的感官。根據教材的需要,在課堂上設計表演、辯論、小組合作等形式,也是情境創設的重要方法。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實踐試舉幾例。
1、表演體會情境
情境教學中的表演,即讓學生進入角色、扮演角色,素材中的形象就是學生自己或者同學,這樣,學生對知識有了切身的感觸,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講授“貨幣的產生”這一知識點時,我親自編寫劇本,由同學們來扮演原始人表演小品。故事發生在原始社會末期,人們用多余的產品來進行物物交換,隨著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增多,物物交換的缺點顯現出來,即交換雙方都需要對方的商品才能交換成功,人們需要等價物來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通過不斷的實踐,原始人最終認識到金、銀這樣的貴重金屬最為合適,就產生了貨幣。我和同學們一起準備道具、服裝,同學們興趣濃厚,通過表演、評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表演能力,培養了學生們的協作精神,團隊意識。
2、形象創設情境
所謂“形象”,包含是很廣的。比如錄像、電影、圖片、模型、實物等。用形象創設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情感。當然,形象的選擇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如我在講授“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舉行”時,我播放了溫家寶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的視頻,我對視頻進行了編輯,剪輯了其中涉及到職業教學和就業情況的內容給學生們觀看。這些內容和學生有著緊密聯系,讓學生觀看視頻不僅將文字變得形象,很好完成了教學任務,還讓學生們了解了目前國家職業教育的政策。再如我在教授“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一知識點時,我為學生播放了我校高年級學生參加人民代表選舉活動的視頻。視頻中都是學生自己熟悉的人,他們就在自己的身邊參與政治,行使公民權利。課堂上,同學們議論紛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大家都覺得政治離自己并不遙遠。還有,在講授“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我播放了《青藏高原》、《龍船調》、《草原之夜》等民族性很強的歌曲的MTV,同學們非常熟悉這些歌曲,通過聽歌,我向同學們滲透民族平等,我國是多民族的大家庭這些觀點,同學們接受起來很容易,教學效果很好。
3、問題創設情境
所謂用問題創設情境,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提出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去探究答案。例如,在講授“商品的含義”這一問題時,我運用教材中的例子“天空下起了大雨,李明穿著被淋濕的衣服,跑進一家超市,買了一把傘”,并把這個例子做了擴展,加入了以下情節:“李明買完傘在回家途中遇到了被淋濕的老人,他將傘贈送給了老人”。根據這一情境我提出了如下問題:(1)大雨時商品嗎?(2)衣服是商品嗎?(3)在超市買的傘是商品嗎?(4)老人接受的傘是商品嗎?并請學生們展開討論,找出答案。這些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
4、生活創設情境
生活展現情境即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的場景或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探究。比如在講授“商品的交換與消費”時,我帶領學生們來到超市,讓學生們直觀的接觸到商品,并親眼看到商品的交易過程,并把“交換”,“消費”這些知識點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學生正確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過程中,我還帶領學生隨機“采訪”了在超市購物的人,提出準備好的問題,將“消費心理”、“消費觀”這些知識點結合人們的回答給學生們做了講解。
情境創設的方式還有很多。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覺得用創設的情境來幫助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正確理解了所學知識,而且使學生們獲得了直觀的感受和體驗。情境教學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啟迪,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然,運用情境教學法也要注意,情境的設置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情境的形式要多樣和新穎,情境的設置要恰當,把握好時間和深度,讓學生愿意接受和容易接受。
總之,在《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的教學中,只要能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就可以使德育課也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文章標題:教育學論文情景教學法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182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