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14 14:06 熱度:
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模式和形態,一直備受關注。高等教育工作者在這項領域中有許多深入探索,歷經多年的實踐與創新,逐步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不斷激勵和鼓舞著全校師生共同進步,開創美好的校園生活。
[摘要]新時期,傳統大學校園文化和現代大學校園文化的融合已經成為主流趨勢。文章提出高等學校應該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明確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融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建設和諧校園。
[關鍵詞]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新時期,校園文化,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在價值觀念、校園精神、行為準則等諸多方面均有體現,并且蘊含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濃郁的學術氛圍之中,有著獨具特色的理念和別具一格的文化精神。高校校園文化是經歷了萬千莘莘學子不斷追求所傳承下來的獨有的精神財富,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時刻都在大學生德育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我們更需要對校園文化進行充分的認識,加強其建設,使之能鞏固其應有的地位,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明確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
校園文化必須具有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必須代表著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發展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不僅是建設現代化高校的需要,也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更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為了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正確的思想作為指導,從思想上樹立起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目標,明確校園文化的前進方向。
第一,明確校園文化的根本任務。校園文化的根本任務是“以人為本,教人育人”。“以人為本”充分體現出校園文化人文化、開放化的特點,同時也體現出其促進學生了解自我、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良好趨勢。“教人育人”更加明確了高校所肩負的為社會發展和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的根本任務充分展現了校園文化與時俱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科學的先進文化。
第二,建設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必須始終不渝地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地位,營造健康、積極、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融合
建設先進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必須充分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胡錦濤同志指出: “要幫助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充分認識我們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深入了解近代以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英勇斗爭,深刻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性進步和光明前途,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充分體現了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時,為了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僅僅依靠繼承傳統文化還不夠,要放眼世界,海納百川,充分吸收各種思想文化的精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思想的融合。
第一,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提升高校學生素質的根本需要,是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資源。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前人智慧的寶貴結晶,它教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它教導學生學會做一個“家國天下”的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它教導學生學會做一個自尊自愛的人,知禮重信,務實踐行;它教導學生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光明磊落,不投機取巧;它教導學生學會自立自強,不斷求索,實踐出真知;它教導學生學會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在逆境中學會堅韌,不氣餒,不退縮,勇往直前;它教導學生懂得追求,不貪圖享樂,做生活的強者;它教導學生懂得感恩,心系他人,知恩圖報;它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些無一不體現出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無盡魅力。
第二,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結合已成必然趨勢。就現階段而言,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國夢”相結合,把繼承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的傳統作為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切入點與突破口,注重發揮第二課堂主渠道作用,將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格等滲透在黨團建設、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科技創新、文化活動等環節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網絡媒體平臺,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和知識。通過學科滲透、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之轉化成大學文化的一部分。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建設和諧校園
第一,要以正確的思想為引領,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發揚并繼承“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精神,開啟人生嶄新的篇章。在才華施展、理想騰飛的殿堂里,充分使用校園文化傳播媒介,廣泛開展宣講和研究活動,切實提高廣大高校大學生自身素質。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報告,切實加強形勢政策教育,時刻做到與時俱進。
第二,要發揮課題主渠道的積極作用。在教學滲透方面,由于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和引導作用,教師自然而然地成為校園先進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教師必須履行其“教書育人”的義務,做到自律自立,做好學生的引導人。在課堂上,教師要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去影響學生,讓學生感悟到校園文化的魅力所在,以此實現校園先進文化的建設。設置主題活動和實踐活動,可以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團會、征文、演講、講座、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層次水平;舉辦“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大學生“挑戰杯”等校園科技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其創造力;積極開展大學生藝術節,培養大學生的藝術素質,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充分展示自我、釋放自我的舞臺。
第三,全面營造校園文化環境,應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學校的硬件設施及軟件設施,保證校園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必須優化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好的環境才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應建設相應的文化場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空間,這樣才會使廣大師生身處于良好的環境文化氛圍中,心情舒暢,身心愉悅;應取得廣大家長的關注和支持,使建設和諧校園的活動全面發展。
我們要充分認識建設先進校園文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是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新途徑,能夠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功實現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完美結合,能夠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苗偉.當今世界人類日益凸顯的文化關系[J].齊魯學刊,2012(3).
[2]趙煒中,高麗.圍繞核心價值體系與傳統文化開展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2013(6).
[3]李金初,牛玉發.現代學校文化建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J].中國教育學刊,2004(12).
[4]郭傳鑫.對多元文化下體育教育的文化思考[J].山東體育科技,2008(3).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新時期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223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