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20 17:06 熱度:
摘 要: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常給人教學方法單一的印象,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效果甚微。在新課改理論的指導下,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探討了幾種新教法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包括:教師語言風格、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活動教學法,這些方法都是在把握教學大綱和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多參與到教學中,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關鍵詞:中學教師論文發表,語言風格,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實踐教學,活動教學
引言
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蓬勃興起,取得了重大成果。使教師在教學中擺脫了傳統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制約,教學中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本,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和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而政治在各學科中算是比較枯燥的一門,我們政治教師必須一改過去的毫無新意的說教方式。作為政治教師,在新課改中更應走在時展的前列,應積極的促進新教法和新教學手段的實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培養其學習能力。
其實,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教無定法。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多種豐富有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的目的。
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總結了自己和一些同事的經驗和教訓,對思想政治課程的新舊教學方法做了一些總結與探討,懇請大家指正。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是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內容,分別簡明扼要地講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哲學和政治學的基本觀點,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嘗試。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性很強的課程。在新課改的今天,《思想政治》課本的案例大量減少,而理論知識相對增多。教學時既要講清概念、原理,使學生理解概念、原理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又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即能夠運用原理分析、說明現實問題。
要想出色的進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必須堅持在把握整個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不拋棄原有教學方法的優點,多引進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筆者認為,可引入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教學語言的風格美
放眼當今政治課教學,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學語言風格,應當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不同個性的教師在教學的具體情境中,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的語言要素進行別具一格的創新運用所表現出來的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的語言格調。它既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表現,又是教師藝術性、創造性勞動的結晶。要使教學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機勃勃、洋溢 著美的氣息的過程,就必須精心追求教學語言的風格美。
如在講“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目標”這一問題時,可以這樣說:“我國的宏偉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目標,集中代表了全國人民振興中華、強國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同學們想一想:虎門銷煙,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同學們聽一聽:‘五四’怒吼,‘八一’槍聲,蘆溝驚雷!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都在做著同一個強國夢,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奮發追求,尋找強國路。這個夢,好久好久!這條路,好長好長!今天,我們終于找到了強國之路,正在向這個宏偉目標挺進。我們偉大的祖國必將以一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康樂的嶄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這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以一個中心主旨貫通,承上啟下,從時間到空間,從靜態到動態,從對比到印證,層次清晰,描繪出一幅悲壯感人、恢宏奇偉的歷史巨卷,在學生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中應多用案例
案例教學法也叫實例教學法或個案教學法,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國外非常盛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實效價值。案例的引入和分析,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把真實的典型問題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討論,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極有益處。
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所以那些直觀性很強的案例就成為幫助學生理解理論和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特別是在新課改的今天,《思想政治》課本的案例大量減少,而理論知識相對增多。例如在講到保護環境知識時,首先口述2002年前幾個月,北方多次受到沙塵暴襲擊的例子。然后向同學們提出四個問題:第一,這個案例反映了我國目前存在什么問題?第二,北方多次沙塵暴襲擊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認為國家應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第四,而對這個問題,作為青少年學生應做些什么?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討論后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看法和大膽構想,甚至有些觀點還會出于教師的意料之處。這樣會大大地增強教學實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又如講授《事物發展事前進行和曲折性統一》中,一位政治老師運用了這樣一個案例:我國火車的產生和發展的歷程。他的論述大體是這樣的:同學們知道我國第一條鐵路修建于什么時候嗎?生答:清末。對,我國第一條鐵路剛剛建成,清政府就認為它妨礙風水,把它從外國人手中買來并拆除,接著他講了我國火車的發展歷程,有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到電車,再到今天可以每小時行駛幾百公里的動車組和磁懸浮列車。剛開始火車的速度才行駛十幾公里一小時,連馬車都趕不上。接著他讓學生看書找出事物發展為什么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成功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教學重點。
通過案例分析,在民主和諧的討論氣氛中,學生大膽交流,有較大的自由度和較多的展現自己的機會,在沒有壓力和顧忌的良好心態下進行學習探索,容易產生學習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準備中,教學案例選擇尤為重要。案例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重點難點的突破和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思維的啟迪,能力的培養,乃至觀念的轉變。只有采用了恰當的案例,才能綱舉目張,使各個教學環節有效地組織起來,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
在案例選擇中一要注重方向性。選用案例應以正面教育為主,反面教育為輔。有些揭露社會陰暗面、丑惡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應慎應、少用,多弘揚正氣,謳歌正義,用積極的例子去激勵學生。二要注重時效性。引用的案例不應是陳年舊事,而應緊跟形勢,是發生不久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興趣,有新鮮感。三是要注重趣味性。所舉案例應生動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適應學生的接受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愿意去掌握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四要注意精確性。引用的案例必須盡量真實具體,不能胡編亂造。
三、提倡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述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
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學中首先請同學們演唱歌曲《小草》。歌曲唱完后,由老師創設情境談談自己聽這首歌的感受:小草是默默無聞的,無論是在平坦的地面上,還是在巖石的夾縫中,還是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只要給它一點陽光、一滴水,它就可以裝扮大地。小草是頑強的,我們贊美小草的頑強。接下來老師可以問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生命?請談談你的理由好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舉手發言。
情景教學法重視學生的情緒情感生活,集直觀性、啟發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體。情景教學的創設切合學生實際、切合教材內容、切合語言交際的實際,新穎而富于啟發性,設法創設各種生動有趣,貼進學生生活的情景、畫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寓樂于學,寓學于樂;學有所樂,學有所得變被動學習主為主動學習,為學好該科奠定了可靠的心理基礎。并在相應的學習環境中完成教學內容,降低學生理解政治術語的難度。
四、讓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學時行之有效的方法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教育實踐中的具體運用。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為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所有環節之中,使他們在教與學的實踐中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
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當大膽嘗試實踐教學,學生是教學主體,努力喚醒、激勵和鼓勵其“主體參與”意識,與教師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樹立“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 切”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發揮其主動性、能動性,達到鍛煉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如在講授《聯合國》一節時,我代表聯合國秘書長,每一個學生代表一個國家,用四十分鐘模擬聯大的程序召開聯合國大會。又如在講授《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時,由學生扮演一個消費者和一個售貨員進行小品表演,然后由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小品中二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學生不僅把握了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難表達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激發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有效地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充分張揚了他們的鮮明的個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時效性。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在思想品德教學改革中,“活動化”的教學策略,正被廣大教師所關注
“活動化教學策略”是在教師的指導與組織下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活動、積極探究、自我感悟為特點,以促進學生認知、情感、行為、個性等全面和諧發展為目的的教學形式。
我經多年的探索,總結出多種訓練方法,主要有:(一)三分鐘演講活動。這項活動放在每節政治課開講前三分鐘進行。演講的順序是按學生學號為序,演講者事先作準備,根據具體要求確定內容,擬一個提綱,或寫個演講稿,演講內容可根據課本內容或當前的熱門話題,提出問題讓大家答辯。此形式學生取名為“記者招待會”。(二)新聞發布活動。此項活動事先由學生準備,一般在打預備鈴后的二分鐘內,由兩位同學,一位講國內新聞,一位講國際新聞,向全班同學發布近一二天內發生的國內、國際重大時事政治。(三)辯論活動。辯論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說”訓練形式,是在前幾種“說”基礎上的綜合應用。因為在辯論前固然要有充分的準備,然而在辯論過程中,要邊聽對方的話,邊歸納要點,然后運用自己的知識來確立自己的辯論內容。這一切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的,辯論時雙方思維均處于最緊張、最活躍的狀態。這樣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現場應變等多方面 的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發展。
結束語
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新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有待各位同事探討。但無論使用哪種教學方法手段,我們都是把發展學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改變感知和教材過程中聽與讀的比例,減少教師講課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權威的講授者。總的原則是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自主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教學大綱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
[2]皮連生.教與學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3]葉瀾.新編教育學教程[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3]暸望.半月談.內部版.2005 , 5.
文章標題:中學教師論文發表淺談中學政治教學中的幾點教學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268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