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3:28 熱度:
摘要:隨著近年高校擴招,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呼聲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缺乏職業化素質、缺少職業生涯設計的意識從而導致自身缺少市場競爭力。那么大學生如何能在強手之中脫穎而出,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怎樣選擇職業以及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設計。
關鍵字:職業;職業生涯設計;高校擴招;大學生就業
一職業、職業生涯階段模型分析
所謂職業是指從業人員所從事的有償工作的種類,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為生活所得發揮個人能力,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持續性活動。
職業生涯設計指的是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項職業或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最終退休。
每個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過得有意義,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特別是對于大學生而言,正處在對個體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對職業的選擇對大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職業生涯的階段模型。
一個人整個一生所從事的職業按先后順序可分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個發展階段。在這三個時期中,我們依據休普的劃分,又可以將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分為四個階段:探索階段、創立階段、維持階段和衰退階段。這兩種階段模型可以用下圖加以描述:
從圖中可以看出,職業的選擇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與前后步驟有著密切的聯系,共同決定著未來職業的發展趨向。同時人是作為一種生物存在著的,他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特征,因此職業選擇的趨向必須依賴于個人的年齡和發展,不同年齡和發展階段的特征都與職業生涯的選擇和發展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過程。
從職業生涯階段模型中可以知道,大學生時代正處在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職業發展研究表明,探索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時期:(1)嘗試期(15—17歲);(2)過度期(18—21歲);(3)初步試驗承諾期(22—24歲)。依據這一結論,大學時代應該跨越了過度期和初步試驗承諾期兩個時期。在這兩個時期,大學生的個體能力迅速提高,職業興趣趨于穩定,逐步形成了對未來職業生涯的預期,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主要工作應在于學生職業興趣的培養和職業生涯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和嘗試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職業,積累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幫助學生在未來較短時間內實現個體人力資本、興趣和職業的匹配。
二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
案例一他只懂“心煩”,不懂就業
鄰近7月,小董作為當年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卻一直找不到工作,每次到人才市場找工作都是無果而歸。用人單位有的認為他的專業不對口,有的雖然覺得他的專業對口了,但又認為他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最后一律將他拒之門外。由于找工作屢屢受挫,他對找工作失去了信心,每日茶飯不思,心里煩透了。
其實不止是案例中的“小董”由此煩惱,對于臨近畢業的多數大學生這基本上已經是一個共性的問題,這是為什么哪?
因為在西方許多國家,他們的職業教育從小學便開始了,而且教育的形式非常多樣化。如,職業日、職業興趣測試、社會實習等等,他們非常注重學生對社會工作經驗的積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邀請社會上各種職業的到學校介紹各自的工作;學校還定期組織一系列的模擬實踐活動,年滿14歲的則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到校外打工,積累寶貴的工作資本。這些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不相融的,我們只有在學有所成之后才能考慮職業的問題,我們現在這一代的大學生都是如此。但是,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以后,傳統的計劃分配已被“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取代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形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體制上和觀念上的變化與我們在成長階段所受到的教育和感化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當現在的大學生成為就業責任的主體時,上述煩惱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
那么,面對當今激烈的人才市場的競爭,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又應該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呢?
首先,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應該學會“審視自我”或稱為個體的自我定位。每個大學生對自身都要有一個客觀、全面的了解,擺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實力。現在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時候,在用人單位面前缺乏勇氣,對比較有把握的事情總是不能大膽接受,尤其是對一些自己向往的高職,高薪的單位缺少競爭的勇氣,從而喪失理想的就業機會。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競爭優勢。為此,我們第一要準確的評估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第二要善于剖析自己的個性特征,這是職業生涯設計的基礎。這個階段只有在充分并且正確地認識自身的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對自我及環境的了解越透徹,就越能為自己作好后面的職業生涯設計。
其次,有效的生涯設計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許多人在大學時代就已經形成了對未來職業的一種預期,然而他們往往忽視了對個體年齡和發展的考慮,就業目標定位過高,過于理想化。近幾年,不少畢業生在職業選擇中一直強調大單位、大城市和高收入,甚至為了這些不惜放棄個人的專業特長,不顧個人的性格和職業興趣。同樣,對于那些存有“這山望著那山高”心理的學生,也是職業目標不確定的一種表現。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在現在和將來要做什么。對于職業目標的確定,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點、工作能力、興趣愛好等分階段制定。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于目標的實現。
第三,有效的生涯設計需要有確實能夠執行的生涯策略,這些具體切且可行性較強的行動方案會幫助你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實現目標。
最后,有效的生涯設計還要不斷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標,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當。以能適應環境的改變,同時可以作為下輪生涯設計的參考依據。
三、思路決定出路
案例二只講“熱門”,不講變化
在我國,目前會計這種熱門職業高失業率現象已經出現。但前幾年,會計專業人才緊缺,于是,高校、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職校紛紛開設會計專業,學生也把報考這一支專業作為首選,以為一旦考上,以后就業不成問題。可誰知道,近年來形式急轉直下,對一個沒柔任何經驗的財會專業畢業生來說,要想謀求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已成為一個難題。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為自己職業發展著想,大學生們有必要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理論加強對自身的認識與了解,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確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優勢所在,明確切入社會的起點及提供輔助支持、后續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自我人生目標,即給自我人生定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思路決定出路
1個人選擇與社會需要相輔相成
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很多人才,社會需要決定著求職的環境。社會需要、市場需要,就是就業選擇的方向。
首先,一個職業的前途是與社會需要息息相關的,只有準確把握社會需要,緊跟時展步伐,選擇的職業才有發展潛力,個人在職業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會增值,個人才能獲得比較大的發展空間,自我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障。
其次,職業選擇還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因此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求來選擇職業。
所以在選擇職業時,不能完全憑主觀意志和愿望行事。如果個人的擇業脫離了社會和市場需要,他將很難被社會接納。只有把社會需要與個人的理想、抱負和志趣結合起來,才有成功的希望!
2重視自我發展和職業前途
調查顯示,當代青年擇業時更加重視自我發展機會和職業的前途。在調查中,許多大學生都認識到,“到一個前景不妙的企業工作,意味著今天就業明天便失業”。他們認為,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能給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動力。如果一個企業前景不佳、缺乏后勁,即使工資收入暫時豐厚,也不能讓員工有穩定感。而對于當前的大學生來說,大學專業不一定成為你職業選擇的方向。我認為,大學教育更多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職業是為了個人生存、生活,獲得持續活動的一個必要途徑,職業的選擇需要在社會上不斷地磨練,慢慢選擇的。職業內涵是沒有高下貴賤優劣之分的,對社會有用的就可以。所以大學生在擇業時,要用長遠的戰略眼光來審時度勢,重視自我發展和職業前途,切忌“病急亂投醫”,對待就業問題要更加理性。
3實力與努力并重
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經歷史性地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大眾化的教育階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能在就業這條窄道上越走越寬?毫無疑問,實力與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領頭兵。一個人只有實力而不努力,這個人太懶;一個人只會努力而沒有實力,這個人太蠢。當一個人實力與努力并重時,成功之路也就離你不遠了。
4按企業的需求塑造自己
因為現代企業需要的當代大學生應具有良好的就業觀;良好的職業心理;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嚴密科學的世界觀,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以及較強的綜合能力,而且現在職業選擇本身已經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過程,即個人選擇單位,單位選擇個人。那么怎樣才能跟單位成功配對呢?這就要求大學生應該按照企業的需求在平時的點滴學習生活中進行積累和真正的從思想上改變,認清擇業與發展的關系,具有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是企業所需的人才。
總之,當代的大學畢業生是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每一個大學生就業的必要工作,也是每一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以及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抓住良機發展自己,力爭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
【1】 [M]楊書良,趙桂梅,王掙•《大學生素養與職業生涯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8
【2】 [M]田光哲•《大學生就業指導》•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8
文章標題:論職業生涯設計與大學生就業管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2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