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9-06-26 10:17 熱度:
摘 要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知識、發(fā)展技能、提高素養(yǎng)的重要依托。小學英語教科書的編撰應體現國家課程標準的總體理念和基本要求。詞匯學習對學習者語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教科書中的詞匯教學應得到重視,科學設計和提高基礎詞匯的復現頻度是提高詞匯學習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 課標詞匯 小學英語教科書 復現頻度
英語學習者主要是依托教科書進行語言詞匯學習。因此,國家課程標準的理念和具體內容都必須在教科書編撰過程中得到落實和體現。 2001 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實施。據此,各地出版發(fā)行了數十種貫徹新課標理念的小學英語教科書。這些教科書對全國小學英語教學的推廣、普及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關于課標詞匯與教科書詞匯相互比較的實證研究不多,對某套教科書基于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進行詳細的詞匯復現頻度研究更為鮮見。筆者選取知名度較高的江蘇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教科書作為研究對象,著重考察其對課標詞匯的覆蓋情況及復現頻度,以期對教科書編寫、日常英語教學、詞匯教學提供有效的改進建議。
一、詞匯在語言教學中的決定作用
語言是一套符號系統,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語音是符號的標記,語法是符號排列組合的規(guī)則,而一個個詞匯則是組成這個符號系統的一個個符號。詞匯維系著語音和語法,是語言的主體和建筑基石,它的角色決定了它的重要性[1]。 Allen & Vallet 曾指出,無論是哪種目標語,詞匯在所有語言教學中都是重要因素。Wilkins 更是精辟地指出,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but 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2]。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同樣認為,大量的再認詞匯是培養(yǎng)語言技能的基礎,對初學者來說,詞匯量遠比結構準確性重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詞匯量的擴大是提高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前提和最核心要素。有研究表明: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須遵循以下程序:詞匯 - 語法 - 聽 - 說 - 讀 - 寫;英語高分訓練也須遵循以下有效程序:詞匯 - 讀 - 寫。這兩套程序是語言學和認知學研究的成果,次序不能顛倒,不要指望詞匯基本功不扎實的人能夠學好英語,考出高分。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的輸入,許多研究和實踐說明詞匯輸入的頻度對二語習得是較大的影響因素。英國心理學家 NickEllis 在其為《第二語言習得》雜志年度特刊撰寫的論文中介紹了頻率知識對單詞拼讀、單詞識別、詞法習得、習語表達、句法理解、語法判斷和句法習得的影響,指出以頻率為中心的二語習得理論是語言學習的決定性因素[3]。
二、教科書是學生語言學習的主要依托
學習詞匯的途徑有很多,諸如學習詞典,閱讀各類媒體信息,學習學校課程教科書等等,而其中通過教科書理解、掌握詞匯是中小學生最為主要的途徑。教科書不是一般的讀物,而是學科知識的精華,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經過專門研制和編寫的文本,是教師執(zhí)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幾乎只能依賴教科書進行學習。目前英語資源雖然非常多,但小學生缺乏選擇、甄別能力,也只能依靠教科書。因此,教科書對小學生來說更為重要。
三、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詞匯情況調查
1.課標二級詞匯要求
課標對小學英語詞匯提出了如下要求:知道單詞是由字母構成;知道要根據單詞的音、義、形來學習詞匯;學習有關本級話題范圍 700 個左右的單詞和 50 個左右的習慣用語;能初步運用 400 個左右的單詞表達二級規(guī)定的相應話題。二級詞匯表說明:二級應學習 600~700 單詞,本詞表列出 423 詞,為小學二級基本詞匯。各地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自行選擇其他 200~300 詞(選自五級詞匯表)[4]。
2.二級詞匯調查方法
筆者采取了以下方法展開調查:一是將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整套教科書的文本輸入到電腦,形成語料庫文本。在文本采集中我們去除了人名、漢語地名、單元詞匯表等內容。二是將課標二級詞匯規(guī)定的 423 個基礎詞匯放在所采集的語料文本中逐個進行篩查,得出二級詞匯在教科書中的呈現情況。三是將五級詞匯逐個放在采集的語料文本中篩查,篩選出二級基礎詞匯外借用的五級詞匯呈現情況。四是我們將五級詞匯表中所列出的慣用詞組逐個放在采集的語料文本中篩查,篩選出該套教科書慣用詞組的呈現情況。
3.調查結果
基礎詞匯指的是通過現代語料庫語言學統計方法得出的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并且是必須優(yōu)先學習、掌握的詞匯。課標中所列出的基礎詞匯顯然是國家相關部門在英語詞匯詞頻研究的基礎上考慮詞匯的通用性、有用性、易學性、文體特點、學生的認知特點、中西文化差異及我國國情等因素而確定的權威的詞匯匯集[5]。調查發(fā)現:從覆蓋面上講,該套教科書對課標二級基礎詞匯覆蓋較好,423 個基礎詞匯呈現了 416 個,覆蓋率達 98.3%。以下 7 個詞 pupil,police, kind,kid,hour,exercise,candy 未能呈現,這對最基礎詞匯的性質、六年的學習時長和 12 冊教科書總量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課標規(guī)定小學英語應學習 600- 700 個詞,除列出的二級基礎詞匯 423 個外,其他部分可以從五級詞匯中選用。調查發(fā)現該套教科書使用的五級詞匯為 338 個。基礎詞匯和借用的五級詞匯相加一共 761 個詞,超出課標規(guī)定 61 個,超出 8.7%。我們認為就學習的整個時長、閱讀詞匯的要求和教科書編寫主題的需要來說,這個數字是合適的,適當增加了一些詞匯量,適當滿足部分優(yōu)秀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未來的五級詞匯學習做了一些鋪墊。
關于習慣用語,課標中對小學階段只給出了數量要求(50 個左右),并未列出具體內容,但 2001 年版的課標實驗稿五級詞匯表中列出了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共 370 條,那么二級詞匯要求中的 50 條左右的習慣用語當然應當包含在內。經過篩選,我們發(fā)現該套教科書中呈現了其中 43 條習慣用語,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 86%,這個數據我們認為基本符合課標規(guī)定,因為關于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在界定標準上還不夠統一,會出現一些變形。這種情況導致我們統計的數字會少于教科書中的實際使用。另外,教科書中可能也還用了一些非五級詞匯表中所列出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我們調查中未加關注。我們對 423 個基礎詞匯的復現頻度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復現頻度包括復現的次數和復現的間距,復現次數本身能夠說明詞匯反復的頻度在總量上是否有效,復現間距則說明詞匯在教科書中的分布是否合理,過于集中或分散都應當是不合理的[6]。
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理論,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期記憶,一般來說要達到長期記憶的效果至少需要約 8 次的重復。基于此,我們把復現次數低于 8 次的詞匯看作是復現頻度不足。那么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基礎詞匯中有 97 個詞復現頻度不足 8 次,具體情況見表 1。根據表 1 的調查統計表明:該套教科書對規(guī)定的基礎詞匯的覆蓋較好,對借用的五級詞匯略超出規(guī)定要求,基本符合學生實際和語言學習的要求。但存在的問題是:小部分基礎詞匯未能呈現,教科書中復現頻度不足的詞匯較多,占所有基礎詞匯的 22.9%,近四分之一。未能呈現和較大比例的復現頻度不足無疑會對小學生的詞匯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解決問題的建議
鑒于以上的統計分析,筆者認為應在整個英語教育教學中采取以下措施,著力提高詞匯的復現率,從而提高詞匯學習的效果。首先,嚴謹、科學地編寫教科書,確保基礎核心詞匯的高復現率,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首要辦法。在教科書編寫的前、中、后的全過程應當牢記課標的基礎核心詞匯,注意教科書板塊及單元之間的前后聯系和貫通,確保基礎核心詞匯以適當的間距、適當的形式和適當的頻度復現,為學生通過教科書習得詞匯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在廣義的教材資源中提高復現頻度。教學中除了狹義的教材,也就是教科書,還有配套使用的各類教學資源,如練習冊、音像制品、卡片圖冊等。設計出版時應整體考慮詞匯復現的頻度,幫助提高詞匯復現率。再次,在閱讀中提高詞匯復現率。目前,小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量很小,適合閱讀的材料也不多。但是語言學習必須有足夠的閱讀量來保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提供適當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以更大幅度地提高詞匯的復現率,鞏固詞匯學習效果,并逐漸擴大詞匯量。又次,教師在課堂教學用語中提高詞匯的復現率。實踐證明即使是小學英語教師也可以大量使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長期的大量的英語課堂用語是提高詞匯復現率的有效途徑,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藝術地使用課堂用語,保持對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和適當滾動、復現。
最后,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提高詞匯的復現率。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如兒童英語故事會、兒童英語歌曲歌謠演唱與表演、口語角、英語小報、英語小廣播等等,在活動中使用詞匯,在使用中復現詞匯,以加深詞匯記憶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小學英語教科書內容少,語言簡單,因此形成的語料總量也小,而在這樣小的語料總量里要實現所有基礎詞匯的高復現率,客觀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完整的復現率的研究應當包括復現的頻度、復現的形式、復現的間距等項目,復現頻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參數,但其他項目也共同對學生詞匯的習得產生影響,這有待于后續(xù)更深入的研究。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詞匯學習、詞匯的高復現率是教科書編寫、日常教學必須認真對待和處理的問題,對小學英語學習尤為重要。我們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者應當高度重視詞匯學習,共同努力,采取綜合的措施,提高詞匯的復現率,以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冬.略倫詞匯在語言中的重要地位[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6(02).
[2] D.A,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The MIT Press, Massachusetts,1972.
[3] 張季偉.教材中詞匯復現率對學生詞匯習得影響與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課程標準詞匯在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復現研究相關論文期刊你還可以了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文章標題:課程標準詞匯在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復現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036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