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0-23 10:14 熱度:
摘 要:中職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不僅能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還能培養其語文應用能力、自覺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有必要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水平,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賦予閱讀新的教育功效。
關鍵詞:中職語文;閱讀;課本
1 向學生說明閱讀語文課本的重要性
閱讀是一個從書面語言中獲得信息的過程,是一種基本的信息技能,這種技能是語文學習成功的先決條件。語文閱讀是通過課本上的書面語言獲得信息,領會意義,從中獲取思想精髓的過程,能提升學生對文字的讀解能力。目前,有些教師和學生認為閱讀語文課本并不重要,只要聽好課、按要求做好練習與作業或多看一些課外讀物就可以學好語文了。筆者認為這個觀點不正確。閱讀語文課本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學生掌握正確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習慣,可開闊視野,開發智力,提高學習成績。課本是教師講課的重要依據,如果學生學會了閱讀語文課本,就等于掌握了打開語文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的語文知識領域進軍。閱讀語文課本既是主動獲取語文知識的過程,又是系統整理知識、科學運用知識和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
2 讓學生知道閱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2.1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海洋里航行。”可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閱讀能讀出生活中的美閱讀是搜集與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學生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不僅能提高表達能力、寫作水平,還能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因為閱讀就是讀者和作者間的對話,多讀課本中的名家名篇,就是跟名師大家對話,無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化。
3 讓學生體會到閱讀語文課本帶來的喜悅感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當學生通過認真思考終于解決一個對他們來說是新奇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時,就會體驗到成功感。學生一旦有了這種體驗,就會產生再次體驗的愿望。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哪怕獲得一點點的小成功,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和贊賞。作為語文教師,可在每節課前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完成。當學生完成這些練習后,他們就會看到自己的力量,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對閱讀語文課本產生興趣,這時教師可給予適當的表揚。當學生閱讀語文課本后仍不能完成這些練習時,教師也應該對他們已經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否則會挫傷其閱讀語文課本的積極性。對于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所提的要求要高一點;對于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所提的要求要低一些。有些學生在閱讀語文課本時確實存在困難,教師要悉心加以指導,慢慢培養其閱讀語文課本的興趣。比如,學生在閱讀語文課本時,有些字、詞、句、篇等不理解,教師可通過讓他們查字典來弄懂字的發音、詞的含義,認真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文章的結構等,使學生完全明白。
4 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本時感受語文的美
語文課本中的字、詞、句、篇等處處給人美的感受。在學生閱讀語文課本時,引導其挖掘課本中的美學因素,充分認識漢語的文字美、用詞的恰當美、語言的簡練美等。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這樣描寫: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課上,教師提問:可否用“照”替代“瀉”,用“升”替代“浮”呢?學生閱讀討論后,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最后教師總結并明確:“照”字直白、范圍窄,不能與“流水”相對應,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淡而無味,失去和諧感。一個“瀉”字,月輝照耀一瀉無余之景,頓時化靜態為動態,寫出了月光的流動感。再加上修飾語“靜靜地”,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但又是絕無聲響地寂靜幽美,營造出一個靜謐的氛圍,意境相當優美。“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突出了霧的恬靜朦朧,一個水氣迷蒙、月色輕籠的情境呼之欲出。而“升”給人騰空而上的感覺,不能妥帖地道出霧的輕柔。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在閱讀語文課本時,要善于發現語文美,欣賞語文美,培養閱讀語文課本的興趣。
5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語文課本的方法,慢慢對閱讀語文課本產生興趣
閱讀語文課本進行預習或復習時,應該采用邊看、邊記、邊思考、邊做筆記的方法。看書是感知材料的重要方式,不同的閱讀有不同的要求。預習時要領會新知識,對遇到的已遺忘的舊知識及時復習,為聽課創造良好條件。課后復習時,要回憶課堂上教師講過的內容,比較課本內容與教師講授內容的異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閱讀時要善于思考,領會知識間的聯系。在閱讀、回憶、思索的過程中,都要做筆記(做筆記的方式有提綱式、提要式、批注式、批駁式、補充式、質疑式等),這樣不但可以集中注意力,提升思考效率,而且有助于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同時,還要求學生做一些練習,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在聽課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聽課效率。
5.1 巧設導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閱讀課的導語對于閱讀一篇文章起著畫龍點晴的作用,好的導語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閱讀興趣。如在講授老舍的《我的母親》時,首先請兩名學生在課前演講中介紹自己的媽媽,說說自己與媽媽之間發生的感人的事。然后導入新課: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人人都愛自己的母親,更被自己的母親所牽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回憶母親的散文,語言質樸,情真意切,母親雖然物質上一貧如洗,但她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一世。今天,讓我們認識老舍的母親到底是怎樣一位母親,請大家認真閱讀《我的母親》。精心設計的導語,能極大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5.2 巧妙設問巧妙設置疑問,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在講授《沁園春·長沙》時,當讀到“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時,提問:同學們,這里是否能讀出偉人的內在氣質?到底又是誰能主沉浮呢?引導學生反復品味并積極探討。隨著問題的深入,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日益濃厚。
5.3 巧用考試比較、分析、判斷、推理、歸納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因此,針對每次測試時基礎部分的字音、字形、標點、病句等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閱讀時看準字形、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并將平時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在上述試題中的得分情況進行評析,激發學生閱讀語文課本的興趣。
6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語文知識對自己職業生涯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學習語文的自覺性
語文的用途非常廣泛,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助手和工具,學不好語文就會影響其他專業課的學習,也會影響工作能力和水平。比如,寫病歷、講普通話、與人溝通、寫就業推薦表、寫簡歷、發信息、寫信、做廣告、寫通知等,都要用到語文知識。當學生正確認識語文的作用和學習的意義后,就會從內心產生對語文的需要,從而激發學習動機和興趣。因此,在學生學習新內容時,教師要多提供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 (比如人物的出生年代、主要作品、主要貢獻、有關事跡等),讓學生初步認識學習語文的作用與意義,不斷提高閱讀語文課本的積極性、自覺性。
7 要認識到學生閱讀語文課本興趣培養的長期性
培養學生閱讀課本能力任重而道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樹立大局觀,長期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能力訓練,堅持“以學生為本”,創設和諧愉悅的閱讀環境,激發閱讀興趣,拓寬知識面。學生閱讀語文課本的興趣可能是短暫、不穩定的。因此,教師要總結經驗,不斷引導,使其短暫、不穩定的興趣逐步轉變成穩定的興趣。同時,中職語文教師還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開展閱讀教學,注重學生的感受,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而提高學生閱讀課本能力和語文水平,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視野,賦予閱讀新的教育功效。
《論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興趣》來源:《衛生職業教育 》,作者:梁 麗。
文章標題:論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興趣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11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