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1-11 10:02 熱度:
摘 要:在信息技術時代,新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和教學資源“微課”已逐漸從理念變為行動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并應用于各大院校。“微課”以其時間短、內容生動、學生學習自主、易于分享等優勢逐漸取代傳統教學,成為翻轉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高職語文
1 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現狀
1.1 學時過少,定位不準高職學制為 3 年,實行“2+1”或“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在校學習兩年或兩年半,校外 1 年或半年頂崗實習。除去 1 年或半年的校外頂崗實習,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校從功利的角度出發,片面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延長學生頂崗實習的時間,鼓勵學生多考取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甚至硬性規定“雙證制”,忽視人文學科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影響。在這樣的教學理念影響下,高職語文變得無足輕重。有些高職學校開課隨意,在實際的教學計劃中不時壓縮教學時間,由于課時壓縮嚴重,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得不一再刪減教學內容,有些高職學校甚至停開高職語文。另外,還有些高職學校開設該課程的內容各異、名稱各異,如高職大學語文、大學語文、高職應用語文等,導致課程開設的定位不明確,教學目的不清晰。
1.2 教法傳統,改革不力高職院校雖然一直在強調教學改革,在教學改革實踐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于不少教師而言,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難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授課的隨意性、學生學習的被動性、教與學配合不佳等種種原因,使教師對非專業課程的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抱著可改可不改的態度,導致“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灌輸,純理論教學”的局面仍未出現太大的改變,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由于年齡所呈現的心理特點,高職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情緒化明顯,對學習的熱情隨著興趣而升降,他們沒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長的教學內容。
1.3 學生低頭,課堂低效從 2014 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 5 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 81%。大學生智能手機的持有率很高,他們熱衷于上網看新聞、逛論壇、網上購物、看網絡視頻及玩游戲等,對以學習為主的信息關注較少。學生對手機依賴性普遍比較高,學習上即便遇到問題也很少請教教師,習慣性地尋求“百度”解決,樂于成為“低頭族”,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越來越小,對網絡的癡迷程度越來越高,課堂互動效果不好[7]。
2“微課”的特點
2.1 短小精悍,資源豐富 “微課”以“微”為特點,內容簡短、具體,體現在時間上,與傳統課堂一節課 45 分鐘教學時間不同,“微課程”時間一般在 10 分鐘左右。“微課”雖時間短內容卻要求精致、豐富,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在短時間內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講解[8]。與傳統課堂相比,“微課”更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技術載體。
2.2 內容生動,便于掌握 “微課”以呈現教學視頻的方式,很好地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相連、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境。“微課”利用教學視頻集教師講解、圖片、音樂于一體,以卓越的視聽效果創造了一個真實的學習情境,拉近了學生與高職語文學習的距離,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2.3 針對性強,學習自主 “微課”內容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教學目標清晰明確,它的資源設計指向非常明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微課”教學中,學生可根據自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程度,通過重復播放微課視頻來鞏固知識,尤其對語文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能通過反復觀看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 高職語文“微課”教學實踐探索
“微課”將文學知識點與現代信息技術融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微課”、翻轉課堂與技術的關系,考慮學生的能動性與教師可操作性的充分融合,見圖 1。
3.1 時代背景和作者介紹高職學生對文學的認知很多還停留在中學階段,但已具備一定的文學常識,也對歷史性文學作品較感興趣。進入大學課堂,教師可利用“微課”介入關鍵性的文學知識點,使學生更深入、細致地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總體上把握文學的內涵規律,了解作品在文學史上的意義,準確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通過微視頻的片頭、主要內容、片尾,利用聲音、文字呈現、話外講解、音樂、FLASH 分別展示知識點。如涉及魏晉以來的山水田園詩,可將具有強烈歸隱意識的陶淵明、謝靈運作為切入點,制作“中國魏晉隱逸詩人作品集”,用呈現型“微課”讓學生對田園詩和隱逸文化有一個框架性認知;講授陸游、辛棄疾的詞時可播放介紹二人生平的“微課”,讓學生體會作家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情感歷程,從而深化對作品的解讀。
3.2 字詞和典故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會出現大量生僻的字、詞、典故,學習起來不僅枯燥,而且會占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將文字與圖像、動畫、故事相結合,增強趣味性,加深學生的印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習文言文時出現的生僻字讀音、解釋、通假字的用法可在“微課”視頻中配圖或動畫,這樣不僅將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也便于學生理解記憶。例如,解讀李商隱的《錦瑟》時,可將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兩個典故制作成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微視頻,然后根據故事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體味作者如何利用詩中朦朧迷離的意象來抒情,使學生產生聚焦式的學習體驗。
4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能夠把教師從繁瑣的傳授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并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和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高職語文翻轉課堂實踐,首先要明確學生要掌握的內容,據此設計制作教學“微課”。課前要求學生下載并觀看“微課”視頻,搜集相關學習資料,學生可靈活選擇相關學習資源反復觀看。課堂教師組織學生借助視頻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將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自主完成文學知識的內化,強化記憶與學習效果。課內教師解答問題,補充學習資源,組織學生討論。最后教師評價反饋,使學生能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見圖 2。
參考文獻:
[1]張金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 (19):59-64.
[2]蔣詠華.高校微課建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 (23):73-75.
[3]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33.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來源:《衛生職業教育》,作者:于 玲。
文章標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 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123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