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09 10:17 熱度:
摘 要 在高中英語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要處理一篇較長的閱讀文本。教師需要為學生精心設計環環相扣的教學任務。本文探索的教學模式先通過解構閱讀,深入理解文本。解構閱讀包含理解性閱讀、概況性閱讀和生成性閱讀。理解性閱讀主要解決知識層面的困難。概括性閱讀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生成性閱讀將文本結構解析、理清脈絡,并結合學生原有的知識,構建成新的簡短文本。然后對新文本進行重組輸出,包括口頭復述、內容替換和內涵感悟。作業布置為:保留簡短文本的框架,替換內容后擴展成另外一篇較長的作文。對一篇閱讀文本進行縮寫后再擴寫的雙向處理過程,讓學生從知識、技能和情感的三個維度培養閱讀能力。
關鍵詞 解構閱讀 理解性閱讀 概況性閱讀 生成性閱讀 重組輸出
1 教學目標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應先確定教學目標是什么?對一篇閱讀文,我們需要學生掌握哪些方面?郭教授和章教授將中小學外語閱讀能力的認知過程細分為六個維度:感知與識別、定位與提取、理解與整合、分析與推理、賞析與評價、遷移與應用。(郭寶仙,章兼中,2016)其中,感知與識別是最低層次的閱讀能力。它屬于知識層面,學生需要掌握重要的生字、短語和句子。定位與提取、理解與整合、分析與推理,三個維度都是從技能層面著手,學生需要提高閱讀技能。賞析與評價指學生能感受與體味所讀文本的內容、形式、情感等,并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客觀標準對其進行評價。這是從情感層面分析,學生在深度閱讀之后,文本表達的觀點是否影響或啟發學生的思考。最后,遷移與應用是學生能夠聯系實際,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技能、情感等用于新情景中,使外語學習由“輸入”轉向“輸出”。綜合各種觀點,本文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鎖定為:知識層面上的認知、技能層面上的訓練,以及情感層面上的沖擊。
2 解構閱讀
對教學目標定位后,可以將課堂上的文本閱讀分三步展開。首先是理解性閱讀或知識性閱讀,即對文本進行通篇理解,即解碼文本,包含單詞的識別及重難點句型的理解。對不懂的生字或句子可以通過查字典或小組討論或請教老師的方式進行。在文本的語境中學習詞匯和語法,包括語音知識、詞匯知識、語法、語篇結構、修辭知識等。解碼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前提。這是心理認知的加工過程。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語必修模塊 2 第六單元第三篇閱讀課 The Art of Paper 為例,在理解性閱讀之后,學生應知道本課的語法點是定語從句,并了解在本文的七個段落中每一段含蓋的重點詞匯,如:第一段:無;第二段 tomb, date back to, dynasty;第三段:religious, purpose, pattern;第四段: character, happiness;第五段:temple, relate to;第六段:jewelry;第七段:try out。
3 重組輸出
在解構閱讀、吃透文本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重構性語言輸出。閱讀后搭建語言支架,為學生的輸出提供支持。首先,學生將縮寫后的新文本背誦下來,達到口頭輸出的目標。對文本的復述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口語和寫作的重要途徑。通過復述,實現回顧文本,實現整體理解的目的。長期如此練習,學生通過足夠量的積累,定能出口成章。接著,只保留新文本中的一些關鍵詞匯、重點句式,以及標桿性詞語,其他內容變成空白,讓學生替換內容,生成新的短文,達到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式的目的,即進行創作,加大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如: ___________ is a Chinese folk art with a long history. ___________ have been found in ___________ which date back to___________ Dynasty. There are___________ types. First, ___________. Second, ___________. The third kind is___________. I was ready to try out ___________ for myself
在當天的作業中,學生可以尋找另外一個中國文化元素,如京劇等,以類似的結構和思路填充短文,再擴寫成像課文一樣的作文。提醒學生思考作文每一段的主題句、運用的詞法和語法,以及為理清文章脈絡需要用到的連接詞等。
4 結語
課堂上的解構閱讀和重組輸出的活動環環相扣,層層深入。避免了讓學生一直重復“閱讀—做題,再閱讀—再做題”的模式。在解構和重組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積極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而且該種教學模式將讀、說、寫結合起來,更符合學習的發展規律。講課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杜威,2013)在該種學習模式中,教師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腳手架,幫助其一步步達到預定目標。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其更靈活地變更和替換詞匯和句式,更多地探討文本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習慣。
參考文獻
[1] 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維(2013 年版)[M].姜文閔,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16.
[2] 郭寶仙,章兼中.構建我國中小學外語閱讀能力的結構框架體系 [J].課程·教材·教法,2016(4)
《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文本的雙向處理》來源:《科教文匯》,作者:柳似玉。
文章標題: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文本的雙向處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14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