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4 10:31 熱度:
摘要:在認識到中介語石化現象的普遍性與暫時性后,筆者針對英語寫作教學中問題較為突出的語法及文段石化現象展開調查。通過對于大一英語學習者英語寫作的批改,筆者總結了寫作語法及文段石化錯誤的普遍形式,并對其可能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針對英語寫作課堂的嘗試性修改意見,以期為英語寫作語法及文段石化消解的教學工作帶來啟示。
關鍵詞:中介語;石化現象;英語寫作;語法;文段
1 緒論
中介語石化現象(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其概念由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1972)首先提出,并在后來重新定義為:外語學習者的中介語的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則和系統性知識趨向于固定下來的狀態,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量的變化對改變這種固定狀態不起作用。作為中介語的一種特征,石化現象因學習者錯誤的固化而產生,并可能出現在學習者語言學習的任何階段。作為中介語的一種特性,石化現象對于學習者很難避免。而在1999年,戴煒棟教授等在《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中提到對于中介語石化性質的區分,即是暫時性石化(tem⁃ porary fossilization)還是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其在我國外語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大學英語學習者的石化現象在石化的分類中多屬于第一種,即一種暫時性石化,可以理解為Selinker的相關理論更新中所定義的穩定性(stabiliza⁃ tion)——石化的前兆。相較于永久性石化,暫時性石化對于中介語系統的侵蝕程度更淺,消解的可能性也更大。大學生發生的石化多定性為暫時性石化,使得為其消解做出的努力成為可能。同時大學生處于一個新的語言學習階段,高考應試壓力的解除也為英語課堂思路由應試技能的培養轉移至語言能力的提升創造了可能。
2 英語寫作石化現象的調查
學習者的中介語系統受母語的影響,對于目標語的語法系統的籠統乃至錯誤概括反復出現,導致了語法石化現象的發生,而語法的錯誤使得學習者無法正確地進行書面目標語輸出,造成論文總體的文段混亂。因此,為研究大學學習者英語寫作語法及文段石化現象發生的具體表現,筆者對于學院各專業150位大一新生以“traffic jam”為主題的英語寫作進行調查,對錯誤進行歸納整理,得到如下反饋:
2.1 語法上的錯誤 1) 單復數的不一致 ① The performance of traffic jam have (has) several kinds. ② The reason why the traffic jam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crowded is that many people has (have) their own cars. 分析:①中,the performance 是單數,因此謂語動詞也該是第三人稱單數的形式,所以 have 該改為 has. ②中 many people 是表示的復數概念,因此謂語動詞應該改為have. 2) 時態的不一致 ① That has really cause (caused) many social problems. ② Someone strictly followed the traff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but more and more people doesn’t steer the car carefully.(前后時態不一致)分析:①中has即表示一般完成時概念,因此謂語動詞應該根據完成時來變為過去分詞,所以cause 該改為caused. ②中,前半句的謂語動詞followed是一般過去式,而后半句doesn’t是一般現在時,一個句子中前后時態應保持一致,所以要么都為過去式,要么都為一般現在式。
2.2 語段上的錯誤 1) 邏輯結構混亂 ① As far as l am concerned, I think the solution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o begin with,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actions to for⁃ bid this situation. What’s more…… ② We should make people know traffic jam principle. People want to quickly, but traffic jam is time issue. 分析:關于①,是典型的概括論點,只是說明政府應該take actions但是并沒有具體的例子來做支撐。而②,首先前半句已經是兩個謂語造成了句子結構混亂,后半句表達很匱乏,邏輯結構混亂,不知所云。 2) 立意不明 ① Actually, when we go out don’t need by car. We can by bike or by walk, it makes us work out. ② In my opinion, we need to reduce the using of car, suitable reduced should be kept in our mind. Besides, we do need to do more exercise for the future life. 分析:①句在文章主題明確要求為traffic jam的情況下,論點卻是不乘坐交通工具能讓出行者得到鍛煉,與主題完全不符。②同樣是減少交通工具的使用確實是對抗traffic jam的一種方法,但后半句 do more exercise for future 顯然又與主題不符,立意不明。此外,在未提及的寫作中,論述觀點與文章主題不符的問題也大量出現。
3 英語寫作語法及文段石化現象消解探究
對于大多數以英語為第二外語的語言學習者來說,按照我國普遍學習英語的初始時間來看,基本都已經有了15年的外語學習歷程。筆者在一項面向全院各專業200位大一新生的英語語言基礎調查問卷中,發現即使已有長時間的英語學習,學習者仍然有各種各樣的語言學習問題出現,其中對于語法系統的籠統乃至錯誤概括現象尤為突出。語言學習者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但似乎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甚至是越用越錯,語法的掌握進程停滯不前。在此,筆者就語法石化現象展開研究,并通過所掌握的數據進行分析,由語法和文段所反映的問題著手,從比較實用的角度來談談語法石化的消解,希望能給教學者幫助學習者英語寫作語法乃至文段的提升帶來一定啟示。
3.1 關于語法體現的問題 1) 語境的辨別蘭蓋克的語法理論,也被稱為認知語法理論認為傳統語法理論視語法為單純的規則,太過形式,語法學習注重規則卻脫離語義和語境,這樣容易形成消極的輸入。這里筆者主要探討名詞語法使用的單復數問題,這背后有一個個性化原則(Princi⁃ ple of Individuation),簡稱PI 原則。這個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判斷一個名詞可數與否的關鍵在于看該名詞所表達的含義是否被看作是一個單個個體,如果是被看成一個單個個體,用作可數名詞;如果不是,則為不可數。
2) 句子成分的分析從本質上來講,分析句子結構,其實就是理解一個句子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用語法屬于來說,就是要分清句子成分。由此可見,對句子結構的分析是借助對句子成分的分析來完成的,比如哪部分是句子的主語、哪部分是句子的謂語等。而很多英語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并不愿意慢下來去分析一個句子的成分,看句子只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去理解,那樣就可能會造成句子結構混亂,句子意義理解偏差等語法常見問題。
3) 語言輸入質量的提高在對問卷調查的反饋中,許多受訪者表示自己并未理解之前學習過程中所教授的語法,或是對其具體使用環境的模糊、不明朗,這導致他們在語言輸出時語法錯誤的出現。語言學習者最初接受的知識時沒有真正弄明白知識點,輸入環節出了問題,而且這種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最終導致其自身輸出質量不高,長此以往加速了寫作語法石化的發生。
3.2 關于文段體現的問題英語寫作是詞匯、語法、句子的聯合使用在整個文章篇幅上的體現,考察了學習者語言的多方面能力。進一步來說,是學習者詞匯量、語法能力、閱讀量及思辨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對文章文段錯誤的總體整理中,問題主要為:隨意造生詞、語法,論點表達混亂,以及文章立意不明確。關于立意和論點的問題,不管是英語寫作還是漢語寫作,關系到輸出者的語言素養,對于所寫內容規劃的不清晰及對于論點理解的角度偏差都會導致問題的發生。因此成文前,對于文章的宏觀規劃顯得至關重要。很多學習者在寫作之前略去大綱的書寫,顯然為其完整的成文埋下了隱患。而對于生造詞、造句、造語法,其實就跟上面所對語法消解提到的一樣,要從語境、語意、句子結構、目的語的運用規則入手。為什么要造不存在的語法或者說是錯誤的語法,基本由于學習初期,記憶輸入錯誤了的語法規則所導致的。最終成文的句子、語段在文本語境中不能正確辨別,出現隨意添加、搭配的情況,進而使得整個句子結構混亂,錯誤百出。語法作為組成文段的成分——句子的骨架,顯得至關重要。不能正確地掌握目標語的語法體系,正確的文本輸出將無從談起。
4 總結
基于筆者對大學英語學習者寫作的整理,本文總結了寫作中出現的語法及文段上出現的比較普遍卻又很典型的錯誤。并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材料分析,筆者針對相應的具體問題,提出了在寫作課堂中可能需要補充的教學思路,以期為教學者的具體教案設計工作帶來幫助。除了上文所提出的針對寫作課堂的石化消解嘗試外,筆者希望學習者能有機會多融入一種目標語的使用環境中,使目標語的輸入不局限于課堂。畢竟,英語入門容易,精通難,尤其是對中國人來說。就像語法,初學時,可以是簡單的規則背誦,此時只是textbook grammar。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習者需要通過深入思考來建立自己的語法體系,弄清楚規則背后隱藏的道理,才會轉化為mental grammar,形成英語邏輯思維。這些都需要依賴學習者長期的堅持和不斷地總結。
參考文獻:
[1]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J]. IRAL - International Re⁃ 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2, 10 (1-4):209-232.
[2] Wang X. Features of Input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2010, 1(3): 282- 284.
《英語寫作語法文段石化現象及其消解探究》來源:《海外英語》,作者:梅子靈,王適,紀荊旋。
文章標題:英語寫作語法文段石化現象及其消解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17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