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7 10:49 熱度: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就像時間隧道,帶領我們穿越幾千年的時空,與中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和詞人共享一條河流,暢飲一壺酒。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讀古詩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錘煉語言表達的技巧,重視對意象和意境的把握,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 文本細讀
一、細讀古詩詞對于語言的錘煉
古詩詞講究詞句的錘煉,所以在欣賞古詩詞時有必要咀嚼字詞。例如,賈島反映動靜相對的“僧敲月下門” 中的“敲”;韋應物表現悠閑自得的“野渡無人舟自橫”中的“ 自 ”;林 逋 表 達 幽 然 情 趣 的“ 暗 香 浮 動 月 黃 昏 ”中 的 “暗”,都是對字的錘煉,一個字就可以使整首詩光彩奪目,千古流傳。當我們進行古代詩詞的學習時,也必須反復思考語言,欣賞作者的獨創性和詩詞的無限意蘊。
在古代詩詞創作中,意義的錘煉與字句的錘煉同等重要。古代的詩人和詞人力求生動地表達一個句子,會將復雜而深刻的情感凝聚成作品中的詞或句。在教學古詩詞時,教師要立足于對學生文本引導的把握,撬動語言的外殼,認真研究作者的遣詞造句,使學生能夠與作者的靈魂產生共鳴,感受到古典詩詞語言的美妙。對字的錘煉需要找準詩詞中最有活力的字,如杜甫的《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中的“垂”和“涌”,這兩個字很好地營造了全詩的意境,非“垂”不足以見平野闊,非“涌”不足以見千姿百態的江水奔騰,畫面如在眼前般壯麗。對古詩詞中語言的細讀研究,應該從字形、意義、發音等角度考慮它們與詩詞、句式、節奏、意境、情感、語言風格等的統一與協調。李煜的《浪淘沙令》中的 “獨自莫憑欄”的“莫”,可以從聲調的朗讀變化上分辨出不同的意思,如讀去聲,就是“黃昏”的意思;讀入聲,可以作“勿”講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和欣賞詩詞的節奏、情緒和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個詞所富含的國恨家仇的內容。
二、細讀古詩詞對于意象的把握
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術語,指融合在一起的主觀情感與外在意象。審美的廣度可以說就是意象,詩人通過不同的意象反映內心情感,但創造若干意象并不 是 詩 人 追 求 的 最 終 目 的 ,而 要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進 行 升華,達到審美的深度,進而達到景物的交融效果,超越特定的意象,進入無限的時空,讓讀者感受到生命和詩的意境。《山居秋暝》是唐代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在詩中,王維選擇了空山、清雨、深秋、明月、松、春、石、竹林、浣紗女、荷塘、漁船等意象。朦朧的月光、清清的泉水、喧囂的浣紗姑娘、快樂的小船,是詩人寫詩時情感的反映。白居 易 的《琵 琶 行》開 篇 ,反 復 渲 染 了 潯 陽 江 頭 、楓 葉 、銀花 、馬 、酒 、管 弦 樂 隊 、琵 琶 聲 等 意 象 ,為 全 詩 定 下 了 基調。詩來自自然并高于自然,如上面兩首詩所創作的對象是什么樣的意象?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空寂的茂密山林在新雨之后有明月映照松間、流水潺潺的安寧靜默,詩人此刻的心情是淡泊而優雅的。然而,詩人并沒有對這種空寂的景象感到凄凄慘慘,而是發自內心地涌現出了喜愛之情。讀到這里,我們發現這首詩突然變得開朗起來,它體現了一種包容的平和,一種更深層次的寧靜。可以看出,王維創造了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意象,表現出了一種怡然自得的心理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白居易《琵琶行》所創造的意象與王維的意象明顯不同,前者整首詩顯露出的是哀傷的基調,白居易被貶官江州,詩中的荻花楓葉、江月茫茫、濁酒一杯、蕭殺一片,很好地反映了詩人的挫折感和離別之情,也正好與晚唐俊才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之十九《悲慨》中的“蕭蕭落葉,漏雨蒼苔”的悲憤之情相吻合。
三、細讀古詩詞對于意境的表現
意境由意象構成,但不是單純的意象疊加,它遠遠大于意象。因此,有一種超越意象的意境,即在分析意象的基礎上品味古典詩詞的境界,感受意象之外的意蘊。
上文提到的《山居秋暝》這首王維的大手筆詩,一氣呵成地完成了敘述、描寫和感嘆,詩中客觀的自然景物和人生景物與審美主體的情感融為一體,整首詩的意境清幽、純真、古樸。詩人在山水里抒發了自己的情感,用自然美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的社會美,使讀者在融入詩詞意境的同時也能夠升華審美的意境,在理解詩人思想趣味和價值取向的同時,建構了自己的審美和價值觀。幾千年來,代代相傳,在文學史上閃爍著永恒奪目的藝術光芒。
為了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教師應認真閱讀文本,在仔細閱讀意象的基礎上理解意境,然后用意境豐富每個具體的意象。如果我們能像這樣來回“走”幾次,學生就會對古詩詞有獨特的見解。
總之,從實踐的角度出發,要想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的細讀,教師就應從文本的角度直接閱讀,實現詞句的理解、意境的感知和閱讀的比較等,引導學生細讀古詩詞,在積累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探尋古詩詞之美,體會古 詩 詞 的 深 層 意 蘊 ,不 斷 提 高 學 生 的 文 學 素 養 和 綜 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玉玲 . 論文本細讀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教學參考, 2015(16).
[2]錢建江 . 在拓展佐證中體會微言大義——古詩詞文本細讀方法例談[J]. 語文教學通訊,2014(35).
《文本細讀方法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來源:《中學課程資源》,作者:周小芬。
文章標題:文本細讀方法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17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