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德育工作是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途經和有效有段。" />
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4-03 09:52 熱度: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德育工作是培養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途經和有效有段。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德育工作是從宏觀層面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通過作用于單個學生的心理實現個體的和諧發展。二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融合發展必將有利于構建中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思想取向與價值觀。
一、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發展的基礎
首先,二者目標相互涵蓋,是融合發展的基礎德育的總體目標除了培養熱愛祖國,擁護黨,樹立遠大的理想志向和正確的人生觀等之外,還包括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二者都強調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健全的人格和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都是抽象地從非知識層面強調育人的重要性。共同的目標是融合發展的先決條件。二者目標的相互涵蓋,為它們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其次,二者側重層面各異,是融合發展的條件德育工作主要從大的方面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愛國、愛黨、守法,志向遠大,導向正確。可以說,德育工作是從宏觀層面約束人的行為準則,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具有普遍意義。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從個體的角度關注人的內心,強調內心感受,注重心理潛能的開發,是從微觀層面調節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個體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能夠實現內心的豐盈與和諧快樂。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完整的健全的適合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人才。任何把二者割裂開來、單獨進行的教育,將會是孤立的、片面的、不健全的教育。因此,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側重的不同層面,為二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條件與可能。
二、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發展的策略
中學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備了基礎和條件,那么二者怎么才能實現真正的融合發展呢?實踐證明,要實現中學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發展,就要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貫穿德育工作的目標,兩種教育手段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才能塑造全面發展的品德優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人。1.以德育心,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大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世界觀,小到班紀班規、勞動習慣、性格養成,都屬于德育工作的范疇。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限于單純的德育課堂的授課,還包括班級的班會、班級流動紅旗的評比、學校的主題活動、愛國主義教育,甚至為貧困地區捐獻愛心、同學間團結助人、老師的言傳身教,等等。德育工作不是單向的、單一的,而是互動的、融合的。以德育工作形式為載體,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摒棄單純的說教,和學生進行心靈對話,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更易讓學生接受。可見,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拓展德育工作的內涵,增強和鞏固德育工作的成效,讓德育更好地發揮育德樹人的作用。2.以心養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貫穿德育工作的目標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內驅力,培養人以積極的陽光的心態看待萬事萬物。“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基礎”,同樣,人本身的意志、意愿決定了人的行為方式。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心理學的原則、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內心認識的轉化,真正實現外在品格的提升。心理學強調遵循人心理發展的原則,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循序漸進地貫徹適合單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在心理健康教育時貫穿德育工作的目標,就要深入了解學生內心想法,在進行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講座時,同時進行品德教育中的養成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機融合。以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從內心出發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中學生行為守則的原則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變他律為自律。有效的直達學生心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定是結合德育的融合的教育。學生在內心的認知提升上來了,才能真正實現外在行為處事的規范化,德育工作的目的才算真正達到了。3.二者相輔相成,融合滲透,共同作用于學生的內心無論是德育工作,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終目標都要通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心理素質的健全來實現。就是說都要作用于學生的內心,通過學生內心的發展變化來起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如此。一切教育都是人的教育,而人的教育都要通過內心的提升來實現。教育本身是一種外化的形式,只有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認知、感受、體驗,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過知、行、情、意四個層次,讓學生從道德認識、道德行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內在的心理認知和外部的道德體現和諧發展的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丘宏宗.中職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實踐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7
[2]顏晉.淺談中學德育——以重慶市田家炳中學幸福德育實踐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
[3]鄒惠蘭.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困難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長江叢刊,2018(33)
《中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來源:《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作者:王友方 孟盼
文章標題:中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aoyuxue/4236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