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12 09:55 熱度:
摘要: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的賞識,但是一味地無原則的賞識讓老師無所適從,也讓學生不能直面自己的不足。讓我們從牛瑞鋒老師的教育案例中領悟對學生“不一樣”的賞識。
關鍵詞:教育案例,“不一樣”的賞識,慧眼,慧心,慧愛
優秀班主任牛瑞鋒老師曾有一個教育案例《無原則的賞識是毒藥》,現摘抄如下: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不錯,就是虛榮心太強。一次數學考試后,我發現他最后兩道選做題沒做,就把他找來想問個究竟。沒想到沒等我開口他就說:“老師你找我肯定是問我最后兩道選做題為什么沒做,是吧?”我很機智地反問道:“你不會告訴我你是故意的吧?”更沒想到的是,他根本沒有理會我的反問,仍大言不慚地說道:“是,我是故意的,我怕給第一名增加壓力。對我來說,考得低一點沒什么。”我不露聲色地對他說:“那你給我做一遍,我看一下,好讓我心里有底。”我的話剛說完,他臉一下就紅了。他的表情印證了我的猜想,這兩道題他不會做。為了根治他這種虛榮的心理,我拿出了筆和紙,對他說:“你現在利用30分鐘的時間把這兩道題做一下。”
事已至此,他只好在我旁邊的辦公桌前坐了下來。10分鐘過去了,他沒寫一個字。又過了5分鐘,他還是一個字也沒有寫。看著他那狼狽不堪的樣子,我把他手中的筆拿過來,在他那張紙上寫下了兩個字:虛榮。他看見這兩個字,一下子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似乎要和我爭論什么,但最終什么也沒說。見狀,我決定趁熱打鐵,于是我說道:“這兩道題的難度,我早已向數學老師打聽過啦,就你現階段的數學能力是無法將這兩道題做對的,今天找你,我本來是想和你探討一下如何將你的數學成績提上來,沒想到你給我來這么一手。難道你不知道嗎?前三次的月考成績,你每次都是第二名,并且每次與第一名的差距都是30多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你死要面子活受罪。以前我暗示過你好幾次,希望你改掉這種不良的心理,你卻不思悔改。坦誠地面對一切有什么不好呢?”他低著頭走出了辦公室。一個星期后他給我寫了一張紙條:
尊敬的牛老師:
當面具被撕破后,原來是那么可怕。這一周我是在煎熬在度過的。說實在話,我既恨您又怕您,恨您的毫不留情,怕您再也不理我。您說的對:我為什么不能坦然面對呢?因為虛榮。我為什么虛榮呢?還是因為虛榮。但請老師相信,虛榮不是我的本質,我一定要將這一心魔趕跑。希望老師和我能夠笑臉相對。
看著他的紙條,我一下子釋然了。我在他的紙條上寫了一句話并將紙條還給了他。這句話是:明天我依然愛你!
此案例正可謂是“一語喚醒夢中人”。“喚”在于牛老師的“穩、準、狠”。穩,我們從案例中不難看出班主任對該生是觀察已久,歷經三次月考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而且在此次考試后又與數學老師進行了溝通;準,正是有了老師長期的觀察,“虛榮”二字的精準才直擊學生問題之根本;狠,班主任曾經多次的暗示對該生的教育力量不夠,不足以讓學生性格缺點根本改善,但卻已讓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此時的狠才有了“喚醒”的效力。“醒”則在于學生的回應。學生通過紙條表達了自己面對“虛榮”的痛苦,也表達了自己戰勝“虛榮”的信心,同時更期盼老師的繼續關注。誠然此案例中的一“喚”一“醒”體現了牛老師的教育藝術,但案例最后的“釋然”所體現出的牛老師對學生的“不一樣”的賞識才是本案例的要旨。
如果說近來的“虎媽”和“貓爸”才引發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討論,那么學校如何進行賞識教育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加且心理問題初期呈隱性發展,部分老師的教育更是成了“蜻蜓點水”,表面上是對學生的賞識教育,實則已成了無原則的賞識。2009年頒布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第十六條明確規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從這條規定中不難看出合理的批評也可以是“不一樣”的賞識。如何做好對學生“不一樣”的賞識呢?
一、關注每一個學生——“不一樣”的賞識要“慧眼”
慧眼又稱靈眼,泛指敏銳的眼力。
1、班里有一個虛榮的學生。我們的班里有這樣或那樣的學生,你是否真正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也知道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呢?一個愛學生的老師會的。他一定會用自己的“慧眼”耐心地長久地觀察他們,找到他的成長問題,并做好充分的準備去幫助他,這樣的關注就是一種賞識的過程。
2、以退為進。老師的“慧眼”還體現在對這個有虛榮心的孩子的心理特點的洞察力上。三次月考中最后的幾道數學題不太會做,雖然成績還不錯但想讓成績再好一點的心還是有的,但是又礙于面子不想問別人真是有苦說不出,這時老師適時的談話和現場做題以退為進自然有效。當老師深入把握每個學生的心理特質時,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讓批評點石成金——“不一樣”的賞識要“慧心”
慧心,指聰慧之心。
2、一份特殊的試卷。找到好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教育的效果離不開老師獨具“慧心”找到的切入點。幾次的暗示未見成效,一份特殊的試卷讓老師其后的教育順理成章。一直以來學生的缺點總是老師說的多,而學生改的少,這里既有老師沒有給學生自我改正的時間,也有老師沒有給學生適時創設情境去直面自己的不足的機會。
2、聲聲喚爾歸。“虛榮”二字一出,學生想站起來爭論卻又沉默,他的這種被人窺破心事后的反應再次印證老師對他的判斷的精準,。成長的過程必然會經歷一些痛苦,但這樣的過程也是讓學生擁有一顆“慧心”的過程,只有老師和學生都能有“慧心”,教育怎能沒有效果。
三、讓學生自信起來——“不一樣”的賞識要“慧愛”
慧愛,也是一種大愛。
1、護短之后。老師把學生叫來談話,當面對試卷時學生不但主動出擊而且說話的內容和方式都表現出一種無所謂和深層的掩飾,如果此時老師直接點出學生的問題,那么學生肯定會加以反駁并認為老師小題大做了,而牛老師卻順著學生找了個“好讓我心里有底”的理由讓學生當場做題。這難道不是“慧愛”嗎?老師在抱怨學生難管理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這樣既能愛護學生的自信心又把學生教育好呢?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了愛卻不會愛也同樣沒有教育。
2、一張深思的紙條。一個星期后學生寫給老師的紙條,與其說是老師教育的效果,不如說是老師愛的回饋。牛老師看到學生的紙條后“釋然”了,這種“釋然”不在于學生表達了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改正的決心,而在于那一句“希望老師和我能夠笑臉相對”,正是這一句讓老師看到了學生對自己的愛和信任。只要老師有“慧愛”,學生從不缺乏感受愛的能力。
3、重新揚起燦爛笑臉。培根曾說:在一切有困難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邊下種一邊收割;而應當對所事妥為準備,好讓它漸漸成熟。牛老師的“明天我依然愛你!”一定會成為學生自信的源泉、行動的動力。學生在成長階段的認知會有一個反復的過程,當老師們能正視這一點時,不僅對自己的教育效果不會急于求成,而且會領悟到“慧愛”根本是一種守望。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讓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擁有一雙“慧眼”、一顆“慧心”和一片“慧愛”,給每一個學生以“不一樣”的賞識,那必將讓學生擁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
文章標題:“不一樣”的賞識——對一教育案例的評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1549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