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11 16:41 熱度:
培養學生數感的內容也在《課標》中作了描述:“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結果,并對結果合理性作出解釋。”結合這些內容,我在培養學生數感方面作了以下嘗試。
摘要:在小學數學新課標課程中已經明確地把“數感”作為數學學習的內容提出來,并且把“數感”擺在學生應掌握數學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建立數感,是新課標十分強調和重視的問題。
主題詞:教育技術論文發表,數學,教學,數感
一、加強生活體驗,在數數中萌發數感
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發展學生的數感離不開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有當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化知識。“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而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己去感知、發現和探索,從而更具體更深刻地把握數的概念,建立數感。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自己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數學就存在于周圍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釋現實中的數學現象,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和價值。比如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父母的居民身份證號碼抄下并且解讀,當他們明白了身份證號各位數字所代表的信息后,請學生當一次校長助理,仿照身份證號碼的設置,為學校設計全校學生的學號。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上去走走、量量、讓學生感受60米、100米、200米、500米、1千米的距離,深深體會到1千米大約有多少步以及走了多長時間;到學校食堂去看看、掂掂稱稱各種蔬菜、肉類、調料的重量,感受100克、5千克、10千克的實際重量等等。這些活動深得學生們的喜愛,不僅可以獲得數感的啟蒙,還能培養學生的“親數學”行為。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感應到數能表達和交流信息,而且數就在生活中,對數學學習充滿樂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在體驗中促進數感
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數感的基礎,如果較好地利用和創設情境,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學生不但較容易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建構起來,獲得豐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從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敏銳程度,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使學生的數感意識得以萌芽。例如,如認識“1”時,應讓學生說說現實生活中“1”表示的事物,小到一粒砂、一滴水,大到一個國家、一顆星球;可以是一個人、一家人、一支部隊;也可以是一堆蘋果等等都可以用“1”來表示。認識“100”時,讓學生從家中帶一些易數數的事物(黃豆粒、米粒、蠶豆、小棒等),通過小組合作,探索用不同方法(一個一個數,五個五個數,十個十個數等)數出100,感受100的數量,并用手抓一抓這些用100所表示的物體,親自感受100粒黃豆、100粒蠶豆、100根小棒的大小和多少,使學生對“1”或“100”等數的感悟更深也更實在,這種做法與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了數感,感受了數的意義,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通過自己的操作體驗,成為培養數感的有效途徑與策略。再如可以讓學生量量手指的長度,測測手臂伸開的長度,跑跑50米的距離,稱稱100克水果,掂掂1千克蔬菜,算算操場的面積,數數電影院的座位等實際操作,讓學生感受數的意義,在心中萌發數感。
三、學會數字表達,在實踐中提升數感
現實生活是兒童學習的源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引發學習資源,經常練習用數字表表達和交流信息。如在教學一年級11-20各數的認識時,可以安排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兒見過或用過這些數字?學生很快就能與生活聯系起來。“我今年8歲;我的生日是12月16日;我的學號是19;我做作業用了15分鐘……”學生在學習中感悟到了數的意義。再如讓學生猜測我們班有多少個小朋友,我們班級容納了多少名學生呢?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誰也沒有這方面的直接經驗,所以很難猜出,就可以建議學生用實際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學生采取小組合作數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去知道數字的大小。感悟到的數字是現實的,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再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
在教學中,只有多設計讓學生用數字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學生才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世界,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找到數學與生活相交點,才能為學生形成良好數感奠定基礎。學生常用數字表達和交流信息也是培養學生數感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四、挖掘數學教材,在交流中落實數感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生活現象,采擷與數學相關的生活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又比如:認識“0”時,啟發學生自己說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0”,學生的積極性一下高漲了起來,“大街上的門牌號碼上見過”;“在溫度表上見過”;“手機號碼中有0”;“我的直尺上有0”……使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歷上表示日期;在電話、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在生活中體會了數的含義,在現實中初步地建立了數感。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學生在交流對數的感知時,拓展思維,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體會數學的價值,從而能促進數感的形成。
總之,培養學生數感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中進一步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具體內容有意識地設計具體目標,提供有助于培養學生數感的情景,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把培養數感的任務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我想,隨著數感的建立、發展、形成和強化,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也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史寧中《對數感及其教學的思考》《數學教育學報》2006,15(2):9-11.
[2]徐文彬《“數感”及其形成與發展》《數學教育學報》2007,16(2):.
文章標題:教育技術論文發表培養良好數感,提升數學素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12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