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19 16:49 熱度:
新課標指出: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高效語文教育必須在課堂教學方面進行改革。語文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現在想讀書,將來會讀書,一生樂于讀書。但在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學生對語文缺乏熱情,在課堂中表現壓抑、淡漠,這并非他們不喜歡語文,而是我們的語文教學缺乏一種使人“刻骨銘心”的力量,不是一種“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的過程。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努力,創設高效語文課堂,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摘要】加強課堂內外改革,促進學生學習語文興趣;首先要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其次,要采用合理新穎的教學方法;第三,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最后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學習生活。
【關鍵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投稿,高效課堂,改革,激發興趣
一、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是在課堂這一特定場合,師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的豐富而復雜的過程,但在傳統教學中,人們卻將之簡單概括為一種認知活動。于是課堂變成了貨真價實的教師與學生之間“買賣知識”的“交易所”。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嚴重受挫,對學習的激情和理想消退,這正是和語文教學終極目標背道而馳的。要抓住學生的興趣,追回學生的熱情,得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學習。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主陣地。讓學生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課堂,首先得讓課堂有“家”的感覺。阿格妮絲・赫勒的《日常生活》中這樣表述:“回家意味著回到我們所熟悉的、所了解的,我們在那里感到安全,我們的情感關系在那里最為堅實的位置。”那么,家的感覺就是熟悉感、親切感、安全感、依戀感……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家的感覺才能使他們的心靈開放地舒展,生命自由地生長。
青少年的學習動機往往伴隨著濃厚的個人興趣,覺得有趣便積極主動,反之則消極被動。因此,我們課堂應努力變抽象為形象、枯燥為有趣,使課堂有一種魅力吸引著學生。課堂上只要有助于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就應“一路綠燈”。解除一切陳規陋習對孩子的“五花大綁”,才能使他們有“家”的感覺,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由,廣闊的發展時空使孩子擁有了一個廣闊的心理空間和開放的心靈,使他們真正成為“家”的主人,成為知識與真理的探索者、發現者。
二、采用合理新穎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法像在學生頭腦中塞入成人為他們準備好的東西。今天,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拿著這張“舊船票”去登課堂的“航船”,去重復“昨天的故事”。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讓師生成為伙伴,一起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悟、用頭腦思考。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自己的認識經驗、是非判斷、真情實感,讓課堂成為他們展示個性的舞臺,讓個性在自然愉悅的氛圍中飛揚。
1.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學生的自主選擇是一種主體意識、主體行為、主體能力的體現。學生的知識經驗相異、興趣愛好有別,閱讀個性、對學習所關注的重點不盡相同。因此,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中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尊重學生學習內容和方法的選擇,盡量讓學生自主選擇認為有價值、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八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的最后一個單元,就要求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一篇來自學,這正體現了這一點。此外,學習方法也應因人而異,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習能力。
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漢語言本身是富有靈性和詩意的。作者情義的表達隱匿于語言文字的深處,加之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所以、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和想象,去和作者對情,與主人公交談,這些理解往往充滿靈性和思想,閃耀著創造的光芒,因此教師應珍視學生的“個性化解讀”,鼓勵學生主動地與文本展開自由對話,讓心與心碰撞出鮮活的思想。
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將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教師首先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來看學生”,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主動地接觸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流,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正是基于這點,學生才會有疑而問。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行為、回答表示一種贊同、欣賞,或者來一點掌聲,都會令學生充滿成功感、自豪感,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隨意間表揚了班級帶來花盆的小姑娘,第二天清晨,講臺上竟“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對一時興起擦拭講臺的“小淘氣”稱贊了一句“呀,會替老師做事了”,隨之而來的會是一份意想不到的欣喜--“小淘氣”會在課間將班級的垃圾簍洗得干干凈凈。這就是表揚的效應。正如全國著名賞識教育家周弘先生所說:“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一個幼小的生命仿佛就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但是每個學生對贊揚的渴望都是一樣的。表揚讓學生處于精神亢奮狀態,也激勵著學生對下一次表揚的追求。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學習活動
語文學習資源在生活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課外生活這個廣闊的天地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場所。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教師就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指導學生辨析好與壞,對與錯,聯系實際生活,編排演一些反映社會現象的相聲小品,并讓學生觀看評議。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活動中體驗語文的快樂。
教育家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和鼓舞。”例如,開辟班級“展示臺”,展示手抄報、讀書筆記、讀后感等,并定期評議,獎勵各式的先進個人,于是“故事大王”、“進步之星”、“背詩天才”應運而生。學生上進心很強,總是不甘示弱、爭先恐后為爭得榮譽而暗自努力。因為這個“展示臺”讓學生享受到了勞動的成果,成功的快樂,既而在成功的體會中不斷增強對語文的興趣。
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語文,當今社會到處充滿語文信息,學校、家庭、書籍、影視,無處不有。帶領學生走出書本,感受色彩繽紛、有聲有色的生活是學好語文的一條妙計。春天,帶學生去踏青,感受春的“新、美、力”;夏天一同體驗勞動一天的人們“休憩、暢談”的愉悅;秋天到田頭聆聽豐收的“大豆搖鈴曲”;冬天觀賞“一道兒白,一道兒黃”的“帶水紋的花衣”。活生生的場面,身臨其境的感受勝過無數空泛的講授。在玩樂中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這才是玩的真正目的。然后趁熱打鐵,指導作一些小練筆、小作文,相信學生一定有言可發,有感可抒。充實的生活讓語文更生動、更有活力。
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學各方面因素和條件的綜合體現。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教學也輕松愉悅,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江蘇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
2.董志新.《青年成材之友叢書》
文章標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投稿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13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