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25 16:56 熱度:
新課程提出了“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并列的、互為支撐的目標,要求我們在物理課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強調知識的傳授,而要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為此,教師要堅守“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的設計、實施和展開的諸多環節中時刻關注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讓物理課堂教學成為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的同時也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摘要:新課程提出了“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并列的、互為支撐的目標,要求我們在物理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強調知識的傳授,而要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為此,教師要堅守“以人為本”理念,在教學的設計、實施和展開的諸多環節中時刻關注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讓物理課堂教學成為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的同時也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體現三維目標呢?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中學物理教師,新課標,初中物理教學,三維目標,教學方法
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體現三維目標呢?筆者簡要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做法:
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
新課標中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并有將科學技術運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在此基礎上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勇于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見解;在課堂上,教師應通過為學生創設物理情境,營造氣氛,展現物理過程,敘述物理現象,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揭示物理學內部的規律。例如,學習《重力》一節時,教師引入新課時提出: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水往低處流?為什么下山容易上山難?為什么向上拋出去的物體還要落回地面,這樣的問題源于自然現象,既激發了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又產生了對科學的求知欲。
二、創設情境、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首先,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尋找物理在生活應用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從而有效地營造學生掌握知識的學習環境,展現生動的學習情境。比如:水在沸騰過程中,沸騰前,下面汽泡大,上面氣泡大;而沸騰時下面氣泡小,上面氣泡大,學生對這個現象很感興趣,大家展開激烈的討論各抒己見,如果矛盾無法突破,教師恰到好處地給予點撥與引導。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高漲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了參與意識。再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時,教師引入新課時可以提出“早晨為什么看到樹葉上、草地上有露水,半空為什么出現霧呢?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瓶子為什么冒汗等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這樣讓學生突然覺得物理好親切,原來就在身邊,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
其次,妙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物理規律能有效地突破重難點,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或再現不同的物理過程,化理性教學為感性教學,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學質量。比如:電動機轉動時換向器的工作過程,利用多媒體動畫把電動機的整個過程以慢速度模擬出來,再有多媒體課件模擬四沖層程汽油機的工作過程,尤其曲軸轉動及對應沖程間的關系。工作過程學生自然明白,言不在多,達意則靈。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大氣壓強”,同學們生活中感受不深,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用抽氣機從大鐵桶中逐漸抽空氣,不一會,堅硬的鐵桶被大氣壓壓扁、扭曲變形,同學們驚的目瞪口呆,這么大的大氣壓為什么沒把我們壓死,把房子壓倒;這么大的氣壓人們又是怎么自如地呼吸的呢?同學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如: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用多媒體課件演示高速火車將周圍的人吸入軌道的情形,飛機升空的情形及倆艘靠近的行船相撞的情形,使學生去感悟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還有,講到液體壓強與高度的關系,利用多媒體課件回放物理學家帕斯卡在1684年表演的桶裂實驗,學生們在一片驚嘆中明白了為什么深水帶魚不能在岸上生存及攔河大壩做成上窄下寬的原理,及潛水員下潛水中作業為什么要穿特制衣服;那么,液體壓強與深度有什么關系呢?接下來就是探究“帕斯卡”實驗。還有同學們對波的概念及其傳播理解不了,我們利用多媒體模擬水波的形成及傳播,這樣即直觀又形象,學生更易于理解。還有在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節,學生對核裂變、聚變不能理解,我們利用多媒體摸擬中子和鈾核,涂上不同的顏色,用中子碰撞鈾核,隨著一聲巨響,鈾核裂變為兩個中等大小的核,同時釋放大量能量,同學們在震憾聲中對核能的威力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對核能的利用及危害做一個展現,使學生對核能有一個更新的認識。多媒體教學加大課堂容量,前蘇聯教育科學院院士巴班斯基說: “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是教師和學生在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效果。”合理使用多媒體可以加大課堂教學密度,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比如:課堂上新課講解之余,利用多媒體課件下載歷年同類型典型例題,讓學生當堂練習、鞏固,課堂上遇到問題及時處理。比如:“核能”一節中涉及到日本核泄漏;7.23特大交通事故涉及雷電機械能的知識;對于復習課,用投影出示難、中、易試題,更易分層教學,對于部分拔尖同學也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更好地夯實基礎。學生實驗課的復習,利用多媒體重現實驗過程并把本實驗設及到的所有問題再現、查漏補缺,鞏固復習。同時,可以把相關的實驗容為一體,這樣大大提高課堂容量,節約時間,很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為目標,以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特點,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學習為主導的模式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實施新的學習模式。為了使實驗探究深入一層、更進一步,我們成立了學生專題探究實驗中心小組,把每班66人分成11個中心實驗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布置任務,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節時,筆者提出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這一問題后,各小組激烈討論后,提出了很多猜想,如“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與接觸面積有關”、“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等等。此時,筆者沒有武斷地下結論,而是把這些猜想分給不同的小組,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去驗證這些猜想,并比一比哪組實驗方案最佳。互相商討后,不少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方案交了上來,而筆者此時并不評定方案的優劣是否可行,而是為學生準備實驗器材,然后就“袖手旁觀”實驗小組成員的“杰作”。通過實驗驗證自己方案的可行性,我們發現實驗的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都迫切希望自己的方案是最佳的,所以做實驗時個個迫不及待、一絲不茍,仔細觀察每一個實驗現象,認真記錄每一個實驗數據。雖然他們探究的實驗早有定論,但他們樂此不疲地去探究、去發現,真正體驗和領悟到的是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這是以往教學中很難有的。所以,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性的實驗,自圓了課本書刊上的缺憾,自悟難辯知識的真諦,自尋擺脫挫折達到成功的蹊徑,自謀解決實際問題的良方。更是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科學作風,從而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了學習興趣。
四、加強德育滲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可以引入科學家們為科學的努力奮斗史。在學習《內燃機》一課時可以引入從內燃機的發展史和火箭事業的發展,物理的發展對整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物理為整個人類服務。此外,在物理教學中,還應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團體協作的精神。
總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應注意三維目標的統一。多聯系實際,從現象折射出物理原理,教學中應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讓學生自我探索,發現新知識,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
文章標題:中學物理教師投稿初中物理教學應如何體現三維目標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337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