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07 17:02 熱度:
摘 要:高校是創新型國家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結合山東大學人才培養的理念和實踐,探索建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型,并對知識培育體系在人才培養中發揮的作用和途徑進行有意義的探索,旨在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東方教育網上投稿,高校,創新,知識培育體系,人才培養
一、當前高校知識培育體系面臨的三個矛盾
在高校人才培育的各個環節中,知識培育起著中心決定作用。評價一名學生是否合格、優秀,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是否具有較寬的知識面,掌握的知識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而這一切的獲得主要都是通過知識培育體系來實現的,因此要反思和改進當前高校人才培育體系,首要的便是分析作為核心內容的知識培育體系存在的問題,這正是本文關注的焦點所在。總的說來,當前高校知識培育體系中的問題集中表現為以下幾個矛盾:
(1)知與求的矛盾。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時代的一個鮮明特征是人類已有知識的不斷更新和突破,這使得具備社會發展所需知識的人才成為緊缺資源。社會對某些人才的需求反映到學校就表現為學生對某些知識的需求,然而,當前許多高校在專業設置、專業結構、專業建設上存在著很大的保守性和滯后性,不能緊跟社會需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調整知識體系和培養模式,這就造成了學校所傳播的知識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之間的差距和矛盾。這一矛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2)量與質的矛盾。高校擴招,使得高等教育的學生數量大幅增加。然而,教育資源尤其是高校教師的數量,不可能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這就造成了高校人均教育資源降低、教育質量滑坡等現實問題,從而形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量與質間的突出矛盾。對許多高校來說,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學生質量的保證和提高成為一個愈來愈迫切的教育問題。
(3)教與學的矛盾。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統一性教學,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長期缺乏改革創新,以灌輸知識為主,教學思維趨于固化,長此以往就導致了學生的亦步亦趨,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種教師機械地教、學生被動地學的教學模式,造成了高校中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和失衡。
學生本應該處于教學中的核心,但當前的教學模式仍主要是以教師為本位的,學生只能跟隨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這就使得教與學這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對關系本末倒置了。
二、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建構
(1)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模型。通過對當前高校知識培育體系的反思,筆者首先建立了一個創新型人才培育模型,然后在這一整體模型下,對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循環系統,其具體特征表現為:第一,開放性。人才培育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同時這一系統不是孤立和封閉的,它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因為人才培育自始至終都要處于一個大社會環境中,始終保持著對社會的開放。第二,動態性。人才培育過程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靜止的系統,而是一個動態的、及時更新發展的系統。因為它引入了反饋機制對人才培育全過程、對學生的培育質量進行監控和調節。第三,循環性。通過對社會的人才需求及規模需求的感知,高校在招生過程中招收適度適量的學生入校,然后對其進行知識和人格的雙重培育,直至其學成就業。而與此同時,社會對畢業生的質量評價及需求會及時地反饋到人才培育的各個環節,調節著人才培育模式,使其不斷更新,緊跟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步伐,在開放、動態的過程中循環前進。
此外,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將知識培育和人格培育和諧納入,使人才培育過程更加完整、健康。大學的任務首先是為社會培育出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培育出優秀的人才。創新型培育模式將人格培育納入到整個培育系統中,與知識培育齊頭并進,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尤其是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本的教育理念。
(2)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地位和作用。知識培育與人格培育是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人格培育著重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培養,側重于“人”的方面,其對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起著基礎性作用;而知識培育著重于學生在知識領域(知識和智慧)和技能領域(操作和技藝)的發展,側重于 “才”的方面,這一方面恰恰是創新教育的源泉所在,因此對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起著決定作用,處于主導地位。也就是說,要實施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知識培育體系的創新尤為重要,這一環節是否完善決定著創新型人才培育體系的成敗。
(3)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一項問卷調查。為了獲得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受眾――學生對它的看法,我們在結合知識培育的幾個要素及學生對自身知識素養訓練的認識,對山東大學全日制本科生做了一個隨機抽樣調查,發放了 200份問卷,有效問卷173份,有效回收率為86.5%。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高校知識培育體系中存在的上述提出的幾個矛盾的狀況,也表明建構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必要性。在四個備選答案(招生、知識培育、人格培育、就業指導)中,接近1/4的學生認為知識培育是人才培育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幾乎一半的學生認為這一部分是最需要改革創新的。因此,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構建是滿足學生發展需要,且勢在必行的教育改革舉措。
三、如何實施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
(1)強化專業能力。扎實、寬厚的專業知識是每一個學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而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則是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根本任務。專業能力的培養和強化離不開一個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結構,這是實現學生專業培養方案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在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中的專業培訓方面,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應更關注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注重學生學習潛能和創造力的開發。①堅持以專業教育為核心,將專業課作為整個知識培育的主體部分,為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提供保證。②控制專業數量,優化專業結構,明確專業定位與特色;制定專業建設與評估標準,重點建設優秀專業,保證高質量的專業教育。③拓寬專業口徑,打破專業和學院界限,整合全校教育資源,構建寬厚的基礎課教學大平臺,擴大選修課程比例,為學生成長和個性化發展提供靈活自主地學習空間和更多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④加大在培養方案、精品課程、教材建設、教學成果、教學名師等方面集成培育的力度,提升專業建設整體水平,為學生提供高質量、多元化的教育資源。 (2)提升創新能力。較強的實踐能力是創新型人才的必備資本,因而實踐教學也就成為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負面影響,人才培育中依然存在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踐和理論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脫節現象。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在這一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①制定新的實踐教學大綱和計劃,使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安排盡量有利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進取的科學精神,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②大力開展課外創新活動,設立創新學分,并且通過項目立項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強化所學的專業技能。進行經常性的科技競賽培訓,籌集專項基金支持學生參加全國各類設計大賽,努力實現學生人人具有社會實踐經歷。③改革考核機制,將對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的考核統一起來。既要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又要重視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測試,注重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
(3)培養科研能力。在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中,科研能力的培育是最能發揮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環節。針對這一問題,可以作如下努力:①推進研究型與啟發式教學改革,將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研究型大學的科研優勢和師資優勢,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最新最好的信息和資源。②實行個性化培養,使學生在分析能力、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表達與交流和問題求解等方面受到更好的訓練,初步形成研究型學習方式。③改革考核方式與方法,將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建立能充分體現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評價內容、方式和標準,支持學生開展自主創業創新活動。
(4)開拓國際視野。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現狀相對于國外比較成熟的高等教育體系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當今的信息化和全球化世界,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必須著眼于更大的國際環境,學習國外成熟的經驗。這就要求在建構創新型知識培育體系的過程中,必須進一步提高高校開放的力度,使大學與外部環境相互滲透,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①加強與國外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在若干領域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積極推進教學國際化,以此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例如,山東大學實施的“三種經歷”(第二校園經歷、海外學習經歷、社會實踐經歷)人才培養模式,其中的“海外學習經歷”就是為一部分具備一定條件的學生提供海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并盡可能地發揮海外訪學學生的輻射作用。②與國外高校互派學者訪學,支持本校教師積極參與出國進修、訪問、講學,參加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同時聘請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師,在教學領域與國外高校展開廣泛交流與合作,不斷推動教師國際化,從而為創新型人才培育提供高效高質的師資力量。③加強與國外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積極推進科研國際化。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校開展學術活動,舉辦高水平的學術活動和講座,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國際動態,培養前瞻性的國際視野。
參考文獻:
[1]楊志堅.中國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的問題與挑戰[J].遼寧教育研究,2004(5).
[2]高峰.論人力資本及其向道德資本的延伸[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3).
文章標題:東方教育網上投稿創新人才培養中知識培育體系的建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360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