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20 17:16 熱度: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世界經濟中,以聽、說、讀、寫、譯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商務英語課程受到了挑戰。與此同時,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理論被逐漸地引入到中國。本文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樣重要,分析了國際商務交往中常見的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沖突,最后提出了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以提高商務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教育論文,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文化差異,教學策略
一、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往愈加頻繁和密切。在國際貿易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只有專業的商務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各國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國家商務人士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也有較大差異,這些差異直接影響到了商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不利于我國培養具備熟練的商務知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美國教育家溫斯頓・布倫姆伯格說過:“采取只知語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養語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辦法。”如果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忽視了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不利于學生了解中西方文華的差異,從而在深層次上掌握商務英語知識,更會使學生在真正的英語交際中遇到障礙,在商務活動中遭遇挫折和失敗。可見,商務英語教學不僅要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技能,還要突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二、國際商務交往中常見的文化沖突
(一)言語行為
1.稱呼。中國屬于高權力距離(high power distance)
國家,權勢關系受到年齡、輩分、社會地位、資歷、財富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中國社會的商務交際中,經常會聽到“王廠長”“李經理”“孫哥”這樣的稱呼。然而英美國家屬于低權力距離(low power distance)國家,崇尚人人平等,對長幼輩分和等級關系不像中國這么看重,“Manager Green”“Brother John”這樣的稱呼在商務交往中幾乎不會存在。英美國家的商務人士在稱呼對方時,常常是直呼其名。因此在與英美國家進行商務往來的過程中,要注意這種稱呼與之間的差異,否則會讓對方感到費解,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2.問候語。漢語文化中,熟人在街上相遇,作為寒暄客套語會問:“你到哪兒去?”吃飯時間相遇,會問:“吃過飯了嗎?”而英美國家即使是熟人之間,也不會使用這樣的問候語。他們會簡單的用“Hello!”“How are you?”或是“How is your day?’來打招呼,而對方對于這樣的問題一般也不會詳細描述自己一天的經歷或狀態,只是用“I’m OK”或“Good”來回應。在商務交往中,如果中國人直接把中國式的問候語翻譯成英文向對方問候,會讓對方匪夷所思,甚至鬧出笑話。
3.恭維。在中國文化中,人們很少使用贊美詞,貶己尊人準則可以說是最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能力、成就、衣著等方面的贊美時,中國人往往否定對方的贊美,對自己進行一番貶低,以表謙虛。而英美國家經常贊美別人,對于贊美之詞也會微笑地用“Thank you”來回應。因此當英美人聽到中國人對他們的贊美表示否定時,會覺得中國人不懂禮貌。
4.隱私。英美國家十分崇尚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這種價值取向使他們非常看重和尊重個人隱私。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個人嗜好、宗教信仰等都是不熟悉的人之間應該回避的禁忌話題。然后中國人推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價值觀,集體的價值至高無上,個人價值常常被淡化甚至完全埋沒。中國人之間互相詢問“你多大了”“結婚了嗎”“現在的工作一個月工資是多少”這種話題,甚至被認為是關系親密、相互關心的表現。這在英美國家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問他們這些問題,會被看成極大的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二)非言語行為
1.面部表情。中國人比較含蓄,在商務交往中,喜怒哀樂這些內心情感往往不習慣直接表露;而英美人較直爽,心理活動一般都會表現在臉上。如此一來,在商務談判中,英美人一般會覺得中國人難以捉摸,因為他們無法從對方的神態中得出其對談判方案的看法。另外,英美人在交談過程中會直接進行眼神交流,他們把堅定、持續的眼神接觸看做是坦率的表現,漂移不定、躲躲閃閃的眼神會被認為是不禮貌或有所隱瞞。因此在商務交往中,要注意對英美國家的商務人士進行直接的眼神接觸,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2.沉默。在美國著名人類學家Edward T.Hall對語境文化的劃分中,中國屬于高語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而英美國家屬于低語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前者認為沉默在交談中有豐富的含義。“既可表示無言的贊許,也可是無聲的抗議;既可以是欣然默認,也可是保留己見。既可以是附和眾人的表示,也可是決心已定的標志。”而后者對中國人經常采取的沉默態度感到很不習慣,在英美人的文化中,只要聽清楚了對方的問題就要做出回復,而聽到問題后保持沉默,則會被視為對對方的輕視。
3.空間與相互距離。Edward T.Hall認為,空間的變化會對交際發生影響,可以加強交際的效果,有時還會超過言語的作用。中國人對空間距離的要求不高,能夠忍受擁擠,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也被視為關系親密的表現。然后英美人卻無法適應過近的空間距離,他們認為4―12英尺是正式場合進行洽談的合理距離,如果與他們交談的時候站得過近,他們會覺得個人空間受到了侵犯。一旦出現了擁擠現象,英美人也會選擇回避。
三、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
首先,商務英語作為我國的一門新興課程,應該反映出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的要求。學生在接觸商務英語的初期,會受到我國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把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作為商務英語課程中重要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認識東西方文化在語言、文化習俗、商務禮儀等方面的差異,使用情景教學法或案例教學法,幫助學生靈活地轉換思維,處理好跨文化交際中容易出現的失誤。
其次,在培養言語行為交際能力的同時,也不可忽視培養非言語行為交際的能力。商務交際中雖然語言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但是眼神、表情、體距、時間觀念等非言語行為對交際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有時甚至直接影響商務活動的成功。教師應該把非言語行為及其文化背景知識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更好地達到商務英語的教學效果。
最后,教師也要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要引導學生客觀地看待不同文化間的文化差異,營造一種平等的文化氛圍,不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也不可以認為自己的民族是優等的。
【參考文獻】
[1]Hall,E.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Anchor Books,1973.
[2]竇衛霖.國際商務交往中的語言文化差異研究[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37-42.
[3]范蘊華,李杰群編著.實用體態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181.
文章標題:英語教育論文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498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