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24 16:42 熱度:
摘 要:了解邢臺市鄉鎮衛生院醫生繼續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根據鄉鎮衛生院實情提出針對性強、思路新的解決方案。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法對邢臺市巨鹿、廣宗兩個縣鄉鎮衛生院的183名全科醫生進行調查。邢臺市繼續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缺少機會、培訓費用高是影響參加培訓的主要原因。建議加強政策配套,落實鄉鎮衛生院醫生的在職培訓。
關鍵詞:容易發表的教育類核心期刊,鄉鎮衛生院,繼續教育,醫療培訓
繼續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和學歷教育之后,在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斷進行知識、理論和技術更新的一種連續性醫學教育[1][2]。繼續醫學教育作為科教興院的載體,為醫院培養了大量業務精通、技術精湛、學風嚴謹的專業技術人才[3]。為了解邢臺市繼續醫學教育的基本情況,我們進行了邢臺市鄉鎮衛生院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現狀和存在問題的調查,并結合邢臺市實情提出針對性強、思路新的解決措施。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邢臺市巨鹿、廣宗兩個縣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200人,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3份。其中男性82人(44.8%),女性101人(55.2%)。
(二)調查方法
采用中南大學李沅201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中的問卷,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1.5%,獲得有效問卷183份,有效率100%,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培訓模式現狀、理想的培訓模式等。與此同時對鄉鎮衛生院醫生和領導進行訪談,對其關于科技創新的認識等方面做了詳細記錄。
(三)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并經過計算機邏輯檢查和校對。
二、結果
(一)被調查醫生的個人基本情況
1.全科醫生的受教育程度:接受問卷調查的183名醫生中初中及以下人員占2.7%,中專和高中人員占24.6%,大專學歷人員占42.6%,本科學歷人員占27.9%,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2.2%。
2.全科醫生的月收入情況:月收入小于1 000的占17.5%(32人),1 000-2 000的占47.5%(87人),2 000-3 000的占18.6%(34人),月收入大于3 000的占16.4%(30人)。
(二)被調查醫生參訓情況
1.在被調查的183名醫生中只有59.6%(109/183)的人員參加過繼續醫學教育培訓活動,參加過培訓的人員中20.2%出現過遲到早退現象,參加次數小于5次/年的有58.8%,由此看來,邢臺市繼續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有76名醫生認為缺少機會是影響其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最主要的原因,其次(68人)為培訓費用過高。
2.全科醫生參加培訓內容情況。
表1 培訓內容調查表
■
由表1得知參加過溝通技能培訓的僅19人。而接受問卷調查的109名參訓人員認為最有實用效果的前三項培訓內容分別為三基培訓(94人)、全科醫學知識(91人)和溝通技巧(75人)。
3.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形式和教學方式。183名全科醫生參加過的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形式如表2所示:
表2 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形式分布表
■
由表2可以得知參加培訓的人員中僅有52人參加過臨床觀摩,而我們通過訪談得知,有80%的人表示更喜歡臨床觀摩的培訓形式,希望多增加些臨床觀摩的機會。
183名全科醫生參加培訓的教學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繼續醫學教育教學方式分布表
■
由表3可知,邢臺市進行繼續醫學教育最主要的教學方式為課堂教授,其次是舉辦講座和基層現場指導。
4.每次培訓后的考核情況。參加培訓的醫生表示培訓后完全無考核者占4.9%(9/183)。
5.培訓經費情況。調查顯示全科醫生培訓經費需由個人完全負擔者占23.9%(26/109),個人承擔部分的占72.4%(79/109),培訓費用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所在衛生院共擔者僅占3.7%(4/109)。
6.輪崗情況。接受問卷調查的醫生中有50.3%(92/183)人員入院時接受過輪崗培訓。輪崗時間在三個月以內的人占45.7%(42/92),大于三個月的占54.3%。被調查的醫生表示最愿意接受的培訓頻率大于六個月(127人)。
7.相關專業科學研究情況。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有133人從未做過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科學研究,42人偶爾做過,8人經常做。69.9%的醫生表示做科研工作對自身工作有幫助,談及實施科研的困難時,36.1%的醫生表示所學知識不夠是自己面臨的最大困難。
三、討論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其中鄉鎮醫生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問題備受關注。據衛生院統計,中國鄉鎮衛生院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高級衛生技術人員為零,本科學歷人員占2.2%,大專學歷人員占20.3%,中專學歷人員占58.7%,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占18.7%[4]。本調查結果顯示邢臺市鄉鎮衛生院醫生中初中及以下人員占2.7%,中專和高中人員占24.6%,大專學歷人員占42.6%,本科學歷人員占27.9%,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2.2%。說明該市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學歷高于全國水平,但仍可以看出重點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所占比例較少。楊燕初等在《廣西區域醫學教育與農村衛生人力資源研究》[5]中提出由于社會體制、市場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現狀,大量引進全科醫生并不現實,因此提高現有全科醫生的整體素質是改善農村衛生人力資源狀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關鍵的環節。繼續醫學教育既是全科醫生旅行權利、義務,提升素質能力的基本手段,又是建立現代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6]。通過對邢臺市繼續醫學教育情況的調查發現存在的以下問題: (一)政府財政投入不足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鄉鎮衛生院醫生月收入大于3000的僅有16.4%,平均月收入偏低。而全科醫生培訓經費需由個人完全負擔者占23.9%,個人承擔部分占72.4%,培訓費用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所在衛生院共擔者僅占3.7%,對該市全科醫生調查結果顯示影響醫生參加培訓的原因中培訓費用過高位居第二,可以看出邢臺市政府對繼續醫學教育的財政投入不足以滿足需要。
(二)培訓紀律和制度不完善,提供的培訓機會不足
被調查的醫生中有過早退遲到現象的有20.2%,通過和該市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訪談了解到院方或衛生行政部門并未對培訓中出現的遲到早退人員做出任何管理。影響醫生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原因中缺少機會占據第一。
(三)培訓內容欠缺合理性
接受問卷調查參訓人員認為最具實用效果前三項培訓內容分別為三基培訓、全科醫學知識和溝通技巧,而實際參加過溝通技能培訓的人員僅有19人,遠遠不能滿足醫生的需要。此外,有80%的全科醫生表示更喜歡臨床觀摩的培訓形式,希望多增加些臨床觀摩的機會。
(四)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的科研能力偏低,培訓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較少
通過對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訪談了解到有86.3%的醫生未做過與自己所從專業相關的科學研究,接受訪談的醫生表示自己所需知識不夠是阻礙自己進行臨床科學研究最大障礙(36.1%),另外,69.9%的醫生認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對自己從事相關專業科學研究有幫助。由此看來邢臺市全科醫生的科研能力和積極性均不高。此外,全科醫生進行過網絡培訓的人員較少,邢臺市對網絡教育的應用還很少。
四、結論
針對以上邢臺市鄉鎮衛生院繼續醫學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一)增加財政投入,深化衛生體制改革
由于財政投入不足,醫生參加培訓積極性不高,政府要增加財政投入,將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訓等支出列入預算,并逐漸建立鄉鎮衛生院在編人員工資發放保障機制[7]。
(二)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加強繼續教育制度和紀律,完善培訓機構,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
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加強繼續教育制度和配套政策的建設,是繼續醫學教育得以深入、持久、全面發展的根本保障[2]。市衛生局應當積極扶持、鼓勵在職培訓,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制度、進修學習制度、繼續教育制度為鄉鎮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終身教育,不斷提高其工作與學習能力[5]。同時為各鄉鎮衛生院提供足夠的培訓機會。
(三)調整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使培訓更深入人心
肖傳實[8]在《山西省社區醫師對全科醫師崗位培訓的需求》指出現今社會,全科醫生不僅要學習全科醫療知識、預防保健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各專科疾病的轉診尺度、有關制度以及與患者溝通的技能等,這是醫學發展的需要。對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的培訓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醫生的需求調整培訓內容。此外,在所有調查的全科醫生中有80%的人表示更喜歡臨床觀摩的培訓形式,希望多增加些臨床觀摩的機會,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大省市級全科醫生與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的交流,為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提供更多臨床觀摩的機會。
(四)加強和擴大繼續醫學教育的宣傳,樹立醫學人員終身教育概念
鄒旋,宋朗明[9]在《適應知識經濟需要發展繼續醫學教育》中提到意識的強化是發展繼續醫學教育的有力支撐,終身教育觀的確立為發展繼續醫學教育提供了理論基礎。在與鄉鎮衛生院領導訪談中了解到全科醫生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積極性不高,每次都有多人請假、缺席等,終身教育意識薄弱,不利于繼續醫學教育的有力開展。各鄉鎮衛生院及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和擴大繼續醫學教育的宣傳,幫助全科醫生樹立終身教育的概念。
(五)加強信息素質教育,提高科研能力
根據美國科學委員會、凱斯工學院和日本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一個科研人員在一個研究項目中用于查找和閱讀文獻信息的時間占完成該項目時間的50.9%,獲取科研信息已成為據頂科研人員工作效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信息素質是影響科研人員科技創新能力的基本素質之一[10]。朱科倫[11]認為繼續醫學教育則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徑。
(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促進繼續醫學教育的發展
當今教育的發展已進入網絡化和多媒體化[12],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繼續教育發展是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它本身與時代接軌、走向信息化發展的新出路[13]。對于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效果是有好處的,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是醫療機構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是醫院總體發展、學科建設、更新知識與技術、倡導和實踐學習型社會最有效、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13]。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應重視農村衛生隊伍建設,遵循“以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的培訓策略與原則[14],加強鄉鎮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不僅可提高鄉鎮全科醫生的知識與技能,運用整體醫學的臨床思維模式解決健康問題,而且能夠更好地適應衛生保健服務,更好地發展全科醫學,為廣大農民服務。
參考文獻:
[1]抓住機遇 開拓進取 開創繼續醫學教育新局面[R].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0-12-11.
[2]郭海濤,陳自強,彭霞,等.綜合性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重慶醫學,2007,36(2):116-117.
[3]祁國明.在全國繼續教育培訓班上的講話[J].繼續醫學教育, 2002,16(4):3-7.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5]楊燕初,覃漢寧,周振作等.廣西區域醫學教育與農村衛生人力資源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26(4):42-44.
[6]葉林書,曹靜,吳鳳嬌,等.地區性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9):109-111.
[7]胡月娥.淺談鄉鎮衛生院人才現狀與對策[J].當代經濟,2009(10下):76-77.
[8]肖傳實.山西省社區醫師對全科醫師崗位培訓的需求[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A):349-352.
[9]鄒旋,宋朗明.適應知識經濟需要發展繼續醫學教育[J].衛生軟科學,2000,14(1):23-24.
[10]劉慶文,胡翔,張健.網絡信息環境下科研人員的信息素質及再教育[J].情報探索,2006(2):15-17.
[11]朱科倫.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J].繼續醫學教育,2005,19(6):29-30
文章標題:容易發表的教育類核心期刊投稿邢臺市鄉鎮醫生繼續教育的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jiaoyu/jishu/2507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